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6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刘丽  刘楚吾  许强 《海洋科学》2003,27(10):59-62
应用RAPD技术,对笛鲷属的金焰笛鲷(Lutjanus fulviflamma)、金带笛鲷(Lutjanus vaigiensis)进行种群内及种群间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鱼的种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金带笛鲷0.1107;金焰笛鲷0.1673。二者的多态位点比例(P)分别为47.8%和59.0%。2种笛鲷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640,遗传距离Dpd为0.5360。2种鱼共检出6个可作为种的特异性鉴定的条带。  相似文献   
52.
虾蟹类脂类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蟹类养殖产量逐年上升,发展趋势非常迅猛.特别是近年来,对虾的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虾蟹类营养需要和营养生理的基础研究工作明显滞后于养殖生产实践.随着虾蟹类精养、半精养模式增多,虾蟹类养殖越来越多地依靠人工配合饲料作为其营养来源.如何降低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提高饲料的消化和吸收率,降低饲养成本,成为人们探求的主要问题.笔者综述了虾蟹类动物的脂类营养进展,以期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配合饲料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3.
微量元素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常常被忽略。早期对微量元素研究的重点限于渗透压调节及毒性。微量元素可以说是目前鱼类营养研究需求当中最弱的一环,如Halver在1972年所编的《Fish Nutrition》一书就没有关于微量元素需求的章节。日本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1976年Nose首度系统地综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锌是目前微量元素在水产应用方面研究最多的一种。笔者就锌在水产动物养殖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制水产动物配合饲料和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4.
采用微藻三级扩大培养技术,将在对虾养殖池选育的波吉卵囊藻Oocysits borgei引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养殖池,并检测养殖环境中微藻群落结构、水质因子、对虾抗病力相关因子、对虾生长情况,研究了以微藻生态调控为主的对虾防病技术。结果表明:养殖前、中、后期,波吉卵囊藻平均生物量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分别为98.02%、78.89%和45.12%,成为虾池中的绝对优势种;作为优势种的持续时间长达77d。波吉卵囊藻为主的微藻群落控制的水质较稳定,实验池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较对照池低。对虾的血细胞数、溶菌(LSZ)活力、抗菌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均显著高于对照池(P〈0.05);血清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池对虾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池(P〈0.05)。可见,通过微藻的定向培育方法来优化虾池微藻群落结构,可改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55.
采用Operon公司的 16个引物对两批凡纳滨对虾亲虾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第一个亲本群体对 16个引物共检测到 78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数为 4 8个 ,占 6 1.5 4% ;第二个亲本群体共获得 97个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数为 4 9个 ,占 5 0 .5 2 %。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数为 1~ 8个。第一个亲本群体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196 0± 0 .0 392 ,第二个亲本群体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0 92 2± 0 .0 189。两个亲本群体间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6 6 .98% ,遗传距离为0 345 5± 0 .0 795。在OPF 0 9、OPV 19、OPZ 113个引物的扩增结果中 ,发现两个亲本群体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6.
在水温28.6—29.5℃、pH8.2条件下,研究了管角螺Hemifusus tuba稚贝[(壳高19.5±1.23)mm、体重(661.4±48.6)mg]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和存活,并用二点法计算出最适宜存活和生长的盐度范围。结果表明,管角螺稚贝适宜存活盐度和最适存活盐度分别为17.7‰—40.8‰和25.1‰—35.9‰,适宜生长盐度和最适生长盐度分别为17.5‰—39.9‰和27.8‰—33.2‰。在最适生长盐度范围内,稚贝壳高日平均增长率为0.358—0.397mm.d 1,体重日平均增长率为44.64—49.09mg.d 1。超出上述范围,其存活率下降、生长率降低。稚贝在盐度17.0‰和41.3‰的海水中适应20d后再分别移至盐度14.0‰和45.0‰的海水中,72 h后存活率分别为84.0%和96.0%,而直接把生活在盐度为30.5‰中的稚贝放入到盐度为14.0‰和45.0‰的海水,72h后其存活率为8.0%和0,可见稚贝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与原生活海水盐度有关,经过驯化后的稚贝能够扩大对盐度的适应范围,提高对盐度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57.
军曹鱼群体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出10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的选择性扩增引物(E-aga/M-cgt、E-aga/M-cga、E-agc/M-cga、E-agg/M-cga、E-act/M-cgc、E-aag/M-cgc、E-aca/M-cga、E-aac/M-cgc、E-aac/M-cac和E-aac/M-cat),分析了4个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全人工繁育群体海南1(HN1)、海南2(HN2)、湛江(ZJ)和流沙湾(LS)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总体多态位点比例(83.9%)、分化指数(0.427 8)和Shannon信息指数(0.614 9)均处于较高水平,遗传多样性丰富;主坐标分析和邻位连接树中LS-HN2支与ZJ-HN1支明显分离,各群体内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遗传多样性大小依次为HN1、HN2、LS、ZJ),但总体基因流仍然较大(Nm=10.327),分子方差分析(AMOVA)获得的群内方差(53%)也略大于群间(47%)。  相似文献   
58.
龙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龙虾属。已知全球共有19个种类,我国沿海有中国龙虾(P.stimpsoni)、锦绣龙虾(P.ornatus)、波纹龙虾(P.homarus)、密毛龙虾(P.peni—cillatus)、日本龙虾(P.japonicus)、  相似文献   
59.
蜂巢石斑鱼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湛江沿海野生蜂巢石斑鱼的遗传多样性,从6个系列120个引物筛选出16个引物,对10尾蜂巢石斑鱼进行RAPD分析,16个引物共检测到15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比例(P)为65.58%,平均个体间遗传相似系数(S)为0.7887,平均个体遗传距离(D)为0.2113,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1776,研究结果表明,湛江沿海的野生蜂巢石班鱼的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60.
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胚胎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皓  罗杰  刘楚吾 《海洋通报》2015,34(3):252-259
通过显微直接观察法对红鳍笛鲷胚胎发生的形态学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红鳍笛鲷人工繁殖、育苗提供参考资料。红鳍笛鲷胚胎的形态发生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等6个阶段,24个时期。红鳍笛鲷受精卵为浮性卵,透明而呈圆球形,内有一大油球,在水温28℃、海水盐度32.2的条件下,受精后15 min原生质隆起形成胚盘;受精后30 min进行第1次卵裂,为盘状卵裂;受精后3 h,胚胎进入高囊胚期;受精后6 h 27 min,胚胎发育至原肠期;受精后9 h 36 min形成神经板,继而神经板前端分化出前脑泡、中脑泡和后脑泡;脑泡分化后,视囊、听囊、晶状体等相继形成;受精后15 h 32 min尾芽形成;受精后约20 h,仔鱼出膜。其发育过程与黄鲷、金头鲷、点带石斑等其他海水鱼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