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提出了同相谱和异相谱的最大熵方法间接估计公式.该公式只使用一个预报误差过滤器,在实际谱估计中,它比Ulrych提出的需要3个独立的预报误差过滤器的公式更准确.按照该公式,本文对东海实测海流数据作了同相谱和异相谱估计.由计算结果,发现存在着一周期为7-8天、波长约为600千米、向北传播的低频波动.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日本海热容海平面年际变化及其对ENSO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EOF分析与相关分析等高级统计方法,对近30年来日本海热容海平面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期间(1976年1月—2005年12月)日本海热容海平面异常TSLA与SOI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整个日本海的区域平均热容海平面异常TSLA与SOI的相关系数为-0.54,SOI超前热容海平面异常3至5个月。日本海热容海平面异常EOF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显示,日本海热容海平面在东南部海域的变化幅度明显强于西北部海域;相关分析表明,东南日本海的区域平均热容海平面异常TSLA响应SOI较快,与SOI的相关性更强,其相关系数达-0.57,SOI超前热容海平面异常1个月左右。计算还表明,日本海的热通量异常HFA比日本海热容海平面异常TSLA超前2至3个月,二者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54。这说明,日本海的热通量带来(或者带走)的热量对日本海的热容海平面上升(或者下降)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OI与日本海热通量异常HFA之间存在相对较弱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SOI超前HFA1个月左右。这表明,日本海的热通量异常HFA受到ENSO循环的调制。由此可知,日本海热容海平面对ENSO有较好的响应: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SOI是负值,由于SOI与HFA负相关,因此,HFA为正值;与此同时,HFA与TSLA正相关,TSLA为正值。综上所述,近30年全球的ENSO循环对日本海热容海平面异常TSLA有反位相的调制。  相似文献   
13.
渤海及北黄海气溶胶分布特征和大气校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3-2005年三年夏季渤海及北黄海海上调查资料,使用浑浊度系数α和埃斯特朗指数β描述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对该海域上空气溶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数据显示,浑浊度系数α的范围是0.03~2.76,大部分站点α集中分布在1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埃斯特朗指数β的范围是0.12~1.64,其分布较分散.在β=1.3处存在一个β最大值,在β<0.8的范围分布相对均匀.分析还发现,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与标准化气压有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特别是二者对应变化曲线的跨零点基本重合.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两尺度气溶胶的光学厚度模型以及对应的两尺度气溶胶散射的反射率模型,这样可将传统气溶胶模型中乘幂形式的两个变量结合改为两个变量线性组合,从而将气溶胶散射的反射率并入整体反演公式,使之有可能被用于水色遥感的线性系统算法,从而避免传统大气校正的过程,这为二类水体水色反演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赤潮水色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潮是一种经常爆发的海洋现象,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本文利用地物光谱仪和水面之上测量方法测量所得到赤潮海域水色光谱数据,对赤潮的水色特性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赤潮对水色影响的一些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物光谱仪数据研究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将在介绍太阳辐射衰减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地物光谱仪、太阳辐射计和臭氧监测仪测量所得到的海面入射的太阳直射辐射光谱数据及大气衰减数据,提出了一种研究水汽在近红外波段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水汽吸收系数与前人研究结果非常一致。在可见光波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主要体现为臭氧的吸收。在近红外波段,臭氧的吸收非常小,对大气起吸收作用的主要为水汽。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态模型中的伴随同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同化方法(简称“伴随法”)在1995年被首次应用于海洋生态模型,此后,它在海洋生态模型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作者详细阐述了海洋生态模型中伴随法的结构和特点,具体介绍了伴随法在海洋生态模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且以渤、黄海NPZD生态数值模式为例,展示了伴随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3—2008年在渤海所测的212组气溶胶数据,研究了气溶胶光学厚度(AOT)、浑浊度系数(β)和ngstrm指数α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初步探讨了气溶胶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方面,渤海气溶胶光学厚度、浓度和粒径尺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比较小,中午AOT较大,10点左右AOT较小。从6月份到9月份,AOT、β和α的范围和均值均呈下降趋势;3月份AOT、β和α均明显小于六、8、9月份的对应值。离岸25km之内的大部分地区,AOT随离岸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25km以外,气溶胶变化没有规律。比较而言,气溶胶AOT和β变化比较一致。浑浊度系数(浓度因子)β比ngstrm指数(尺度因子)α对气溶胶光学厚度AOT的影响更明显,AOT和β的关系可采用一阶线性回归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18.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El Nio and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through ENSO-drive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changes.We analyzed measurements made from 1960 to 2004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latent and sensible heat fluxes over the SCS.Both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latent and sensible heat flux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NSO events.The low-pass mean heat flux anomalies vary in a coherent manner with the low-pass mean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  相似文献   
19.
红外和微波辐射计反演海表面温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测量海表面温度的原理,分析了它们各自在反演海表面温度时的差异。在全球范围的海表面温度的遥感监测中,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遥感精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传感器本身的噪音、算法反演精度、传感器分辨率、搭载卫星的全球覆盖率等自身因素使辐射计的探测资料产生差别;大气状况、海面风速、测量海洋不同深度海水的表征温度等外界因子也同时影响着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遥感精度。了解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的辐射计在各方面的优劣,有助于发挥各自特长,有效提高卫星监测海表面温度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用最大熵方法估计海流旋转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将最大熵方法首次应用于海流旋转谱的估计.考虑到海流谱频域宽、谱峰多的特点,本文采用经验方法定阶,并提出了一个检验定阶是否合适的判据.在实例计算中,根据1980-1981年东海中美联合实测海流数据,在旋转谱分析基础上.阐述了所在海域关于潮流、惯性振荡、低频流的一般规律及某些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