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勃利县国土资源局把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紧紧抓在手上,在推进上有新思路,在监督上有新措施,在考核上有新方法,为富民强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42.
梅雨锋短时大暴雨的多尺度环境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郑婧  孙素琴  吴静  许爱华 《气象》2014,40(5):570-57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以及NCEP FNL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14日江西北部梅雨锋大暴雨的环境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极为有利的天气形势下,江南北部锋生以及低空急流对地形的强迫作用导致β中尺度系统强烈发展,是短时暴雨的触发机制。(2)稳定的环流背景下,500 hPa东亚大槽槽后冷平流与南方暖湿气流持续在江南北部对峙,是暴雨带稳定于赣北的原因。强的热力不稳定、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低层充沛的水汽供应以及强烈的辐合抬升是短时暴雨产生的有利环境场。(3)多尺度系统的协同作用和稳定维持,使西南急流异常强盛。暴雨区上空强垂直上升运动、高空强辐散、低空强辐合与中尺度系统的发展互相耦合,导致梅雨锋上出现大暴雨。干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在地面至对流层中低层汇合,激发正涡度柱沿假相当位温锋区倾斜向上发展;强烈上升气流穿越锋区加大了层结的不稳定,激发大量不稳定能量释放,使暴雨具有强对流性。(4)不同性质气流在赣东北的交锋、边界层强辐合与喇叭口地形的相互作用是赣东北成为暴雨中心的原因。  相似文献   
43.
高原空盒气压表是气压测量较为常用的仪器之一,使用比较广泛,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本文对该类型仪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为省级高原空盒气压表的计量检定工作中推行使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滇东北地区渔户村组铅锌矿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北地区是我国铅锌矿重要矿集区之一,渔户村组铅锌矿是滇东北地区重要的容矿层之一.通过对滇东北地区渔户村组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出渔户村组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有多源特征,成矿过程具有多期性、多阶段性.该区的铅主要来自地壳,也有少量来自地慢和造山带;硫主要来自海水,少量来自生物硫;成矿...  相似文献   
45.
在南方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有机显微组分及其赋存状态研究的基础上,以场发射扫描电镜二维图像所展示的有机质纳米孔隙形貌特征为主要依据,将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纳米孔隙的成因类型划分为沥青球粒孔、气孔、铸模孔。分别论述了这3种纳米孔隙的成因、形貌、大小、演化、连通性、相互关系及其在页岩储层中的作用。研究表明,龙马溪组页岩的显微组分主要是沥青质体,气孔和沥青球粒孔均发育于沥青质体内部,形成于有机质降解和热演化过程,是页岩气生成、吸附和聚集的有力佐证与优先空间。龙马溪组底部富有机质页岩中,各种有机质纳米孔隙发育程度高,直接体现了强的生气和聚气作用。   相似文献   
46.
基于分解-组合的思想,首先对移动点的运动轨迹进行细化,并分别对移动点与参考地物目标的时空拓扑关系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它们之间的方向关系和距离关系,并对自然语言时空关系进行定义和集成描述。最后,通过实例对移动点运动轨迹进行了自然语言描述和应用分析。文中实现的移动对象运动轨迹的形式化描述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导航系统中,对时空查询、时空分析及时空推理等诸多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恩平组广泛发育浅水湖泊,然而长期被认为是断陷湖盆的沉积充填模式。通过岩性组合、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古生物组合、地球化学指标、砂岩粒度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论证了在惠州凹陷恩平组沉积时期湖盆广阔平缓,湖泊淤浅,陆源供应充足,证实了在这种沉积背景下,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该体系具有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极其发育,而河口坝等反旋回序列不发育等特征,该体系的提出揭示了研究区断拗转换期湖盆广、薄煤层发育、砂体分布广、沉降速率高、碎屑颗粒粗等沉积特色,与前人探讨的惠州凹陷恩平组的沉积面貌完全不同,为惠州凹陷古近系的勘探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思路。  相似文献   
48.
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在GIS空间数据建模、空间分析、地图自动综合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如何快速判断要素间空间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从而有效维护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目前有关地理空间关系确定性描述及其集成推理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分类,分析其适应性与特点,并就该研究方向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9.
以煤田地质学和煤岩学研究为基础,以场发射扫描电镜为主要观测手段,对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时代、不同变质程度的煤进行纳米级气孔研究。结果表明,煤中气孔是煤变质过程中煤层气(瓦斯)生成、聚集与气体逸散后留下的孔隙,属次生孔隙,孔径以纳米级为主,形状多为圆形,密疏不等,分布很不均匀,多个气孔密集,常组成气孔群、气孔带、气孔窝。气孔发育受多个因素影响,显微组分是主要内在因素,变质速率是重要外在因素,变质程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根据镜下可见度,将气孔发育程度描述为发育和不发育,前者密集状气孔多见,后者偶见或仅见稀疏状气孔。根据气孔的发育程度,可以评价煤储层的生气方式和潜力,气孔发育程度越高,指示生气潜力越大。   相似文献   
50.
锂冶炼多以锂云母和锂辉石为原料,采用回转窑内进行火法冶炼,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粉尘、SO2和NOx。以某5万t/a电池级锂盐项目回转窑烟气净化为对象,探究锂冶炼烟气的特点,选择高温尘硝一体化联合钠碱法脱硫工艺净化烟气,对工艺流程、各系统配置、核心设计参数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了现场运行数据。烟气经过该工艺除尘脱硝脱硫后,装置出口净烟气SO2浓度均低于100 mg/Nm3,NOx浓度低于100 mg/Nm3,粉尘排放浓度低于10 mg/Nm3,各项参数达到超低排放要求,为同类锂行业火法冶炼窑尾烟气净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