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397篇
海洋学   22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了明确辽河西部凹陷曙北地区沙河街组四段薄砂层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从岩心、测井响应和地震反射特征等方面总结了各类成因薄砂层的识别标志,并预测了各砂层组的砂体展布,探讨了砂体发育的控制因素,总结了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曙北地区沙四段为扇三角洲-湖泊的沉积体系,薄砂层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低隆滩坝、沿岸浅滩4种成因类型,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和低隆滩坝为主.古地貌、古物源和古水深控制了各类砂体的展布.以曙光和兴隆台古潜山一线为界,南部为扇三角洲体系沉积区,主要发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北部(包括低隆区)为无明显水流注入的半封闭湖湾区,主要发育低隆滩坝砂体和灰/云坪,在西侧沿岸局部地区还发育沿岸浅滩.储量区外大面积发育的低隆滩坝砂体,是下一步碎屑岩增储上产的潜在接替区域.  相似文献   
42.
鲁北新生代隐伏火山岩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韫华  代贤忠 《岩石学报》1990,6(3):43-52,T001
鲁北新生代隐伏火山岩可划分为3个喷发期6个亚期,9种火山岩岩石类型和同期侵入的辉绿岩。它们形成在近大陆边缘的板内裂谷型盆地,对于富有机质生油岩的沉积、各种储集体的形成、多种含油圈闭类型的形成以及有机质成熟向烃类转化都是非常有利的。作为储集岩主要有玄武安山岩、辉绿岩和湖底玄武质凝灰岩。储油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裂缝。火山岩及其有关岩石在本区不仅形成了特殊的油气藏,而且还可作为盖层、封堵层、披复构造的基岩,因此对石油地质勘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河南东秦岭北麓的推覆构造及煤田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4.
45.
46.
河道站水文资料整编综合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大兴  周忠远 《水文》1995,(4):20-23,34
河道站水文资料整编综合系统舒大兴,周忠远(河海大学水文系)1前言随着计算机工业的发展,微机应用已遍及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计算机软件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能为人们提供智能型服务。例如,ARCINFOR-地理信息系统;E...  相似文献   
47.
48.
文中根据硅铁矿层的褶皱形态、复合关系等确定迁安铁矿区在中元古代之前发生过6期褶皱变形,叙述了这6期褶皱的特征和分布,讨论了褶皱的成因。区内各期褶皱形态演化规律反映了变形过程中岩石塑性有规律递减的特点。这一演化规律对研究早前寒武纪地区褶皱变形和指导该区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碳棒涂膜式PVC膜铯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但德忠  谭明勇 《矿物岩石》1990,10(4):105-108
本文作者研制成功以四苯硼铯为活性物质的碳棒涂膜式PVC膜铯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最佳膜组成:四苯硼铯5m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4ml,硝基苯0.2ml,PVC粉0.2g。电极性能优良,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结合大粒度磷钼酸铵和结晶形锑酸分离K~+,Na~+,巳将此电极用于卤水样中铯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0.
本文针对山东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和控制能力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得出了一些主要结果。首先,以山东台网所适用的短周期地震仪倍率以及近几年来不同时段的地震资料,讨论了山东台网的控制能力,得出鲁南台网在1974年前的监测能力为2.2级(M_L),胶东半岛地区的监测能力为1.8级,其它地区为2.4级。采用1981年10月山东台网标定的仪器动态放大倍率,得出鲁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地区的地震控制能力为1.5级(M_L),其它地区为2.0级(M_L)。其次,还讨论了山东台网在不同时段内所给出的地震精度状况,以及山东地区地震定位精度的不均匀性和不同观测系统确定地震参数的差异。最后指出了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是造成山东地区地震精度类别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多种记录系统的仪器放大倍数、到时误差、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测定地震参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