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探讨东昆仑哈日扎银多金属矿岩浆演化序列及其岩石成因,对哈日扎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哈日扎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23.8±4.3 Ma,形成于晚志留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闪长岩高硅,SiO2介于71.21%~74.46%;高铝,Al2O3含量介于13.48%~14.46%;富钾贫钠,K2O/Na2O比值为1.32~1.54;A/CNK介于1.02~1.08,显示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特征;稀土显示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配分模式,富集Rb、Th、K元素,亏损Ba以及Nb、Ta、Ti等,具有I到S过渡型花岗岩特征,源区主要为上地壳砂屑岩部分熔融,是区域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2.
东昆仑造山带出露大面积的花岗岩,是研究岩浆活动的天然实验室,晚三叠世A型花岗岩为该区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约束.本文通过对东昆仑浪麦滩地区出露的正长花岗岩开展岩相学、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研究,以期限定其形成时代,探讨岩石成因,并为区域构造岩浆演化提供依据.正长花岗岩由正长石、条纹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等矿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1.5±1.7Ma,形成于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具有高硅富铝特征,SiO2含量为72.36%~74.58%,Al2O3含量为12.76%~12.89%,相对富钾贫钠,K2O、Na2O含量分别为4.43%~4.96%、4.0%~4.25%,低MgO、TiO2,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Ba、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δEu=0.040~0.08),表明为A型花岗岩.Mg#介于0.40~0.43之间,εHf(t)值介于+2.05~+7.53之间,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782~1132 Ma,指示源区有幔源岩浆物质的参与.综合分析表明,在后碰撞伸展背景下由于幔源岩浆底侵,新生地壳部分熔融并混入幔源物质,最终形成浪麦滩地区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23.
热水钼矿区处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北昆仑岩浆弧,区内侵入岩较发育,其中与热水钼多金属矿密切相关的矿化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相学及地球化学数据显示,Si O2含量在67.64%~71.09%,铝饱和指数(A/CNK)为0.86~1.11,为准铝质到过铝质,K2O/Na2O值1.35~2.32,里特曼指数为1.73~1.99,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岩石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Pb等,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Ce等,贫P、Ti。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为94.27×10-6~127.44×10-6,平均为110.92×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较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弱到中等程度的负铕异常。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0.9±1.4)Ma,形成于印支期,钼多金属矿与这一时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综合分析表明,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构造体制转换阶段,在热水地区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床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