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1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684篇
测绘学   354篇
大气科学   534篇
地球物理   531篇
地质学   1781篇
海洋学   481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233篇
自然地理   26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以一个数字城市项目用 LiDAR 点生成等高线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 LiDAR 点生成等高线及其相关要素的方法,主要包括 DTM 数据采集、LiDAR 数据的运用方式和生成等高线的过程。  相似文献   
52.
北京市有机氯农药填图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个样/km2的密度、1个分析组合样/16km2的方法,对北京市784km2范围内的土壤、大气干湿沉降物、大气颗粒物中HCH、DDT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有机氯农药填图.查明2000年北京市地表土壤HCH和DD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80±11.83ng/g、108.99±301.90ng/g.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平均含量分别为10.09±9.60ng/g、12.99±13.51ng/g,HCH和DDT的年沉降通量分别为996.57±939.96g/a·km2、1291.53±1342.28g/a·km2.2006年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的HCH含量分别为0.294±0.205ng/m3和0.217±0.137ng/m3,DD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37±1.301ng/m3和0.522±0.773ng/m3,显著高于2002-2003年度大气颗粒物中HCH(PM100.01786ng/m3,PM250.01731ng/m3)和DDT(PM100.01672ng/m3,PM2.50.02353ng/m3)的含量,表明北京市或周边地区仍在使用含HCH和DDT化学成分的农药.以2000年北京地表土壤和2006年大气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的含量为基础,对2020年土壤中HCH和DDT的时空演变的预测显示,即使干湿沉降物中HCH和DDT的沉降通量每年以5%的速率递减,到2020年土壤中HCH和DDT的环境质量仍不能显著改善,而控制和削减北京及周边地区含HCH和DDT成分农药的使用将是改善北京地表土壤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3.
河流活性物质入海通量:概念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水体中呈溶解态和悬浮物结合态的元素活动性强,具有生态环境意义,查明其入海通量是当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要任务。通过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河流水体悬浮物的浓度及其矿物、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从沿海经济带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实际需要出发,拟定了开展中国主要入海河流水溶态和悬浮物结合态元素入海通量调查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4.
以青藏高原锡铁山—格尔木—亚东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结果表明,除北部柴达木地块地温高出其它地块外,该剖面总体上呈现出青藏高原各地块地温状况南高北低的现象:以拉萨—冈底斯地块的地温为最高,其次为喜马拉雅地块,北部的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昆仑地块的地温依次降低。测量结果较好地对应于各地块及断裂带的划分,断裂带温度明显高出相邻低温地块温度,并且以狮泉河—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为最高。该试验方法较好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热活动状况,为青藏高原热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属碳酸盐台地相,可细分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和台盆等四个亚相.其中开阔台地相发育的鲕粒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为主要的储集层.该组地层可划分为2个Ⅲ级层序,界面平整,上下整合接触,在工区范围内展布较好.高位体系域沉积环境为高能鲕滩、介壳滩及生物礁,而海侵体系域初期则可形成处于蒸发环境的云坪.  相似文献   
56.
矿物标型六性及其在胶东金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矿物标型研究和应用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作者从哲学的高度,把国内外矿物标型特征的分散研究加以集中概括和总结,提出了“矿物标型六性”的普遍规律,即普遍性、特殊性、变化性、相应性、继承性和分带性,对矿物标型特征研究具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规律在胶东金矿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7.
赵鸿杰  孙智杰 《探矿工程》2006,33(11):52-53
阐述了空气潜孔锤与气举反循环钻进组合工艺的技术特点和施工特点,通过两口水井施工实例充分展现了其在施工效率、成井质量、洗井效果、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8.
中国大气本底观测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早期的大气本底观测网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并于10a后基本建成。目前,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在原有观测站的基础上各自建设和发展着自己下属的大气本底观测网络。全球大气观测网给出了一整套开展大气本底观测的技术标准,各国均予以严格遵循。20多年来,中国大气本底观测工作在基础数据积累以及观测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与此相关的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最后对中国大气本底观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9.
张广琴  孙艳梅 《福建地理》2006,21(2):164-167
本文就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软件之一———ArcMap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GIS工具软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表明GI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对GIS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希望。  相似文献   
60.
孙宝林  魏守忠  马健  杨瑾  刘绿林 《地下水》2005,27(5):352-353
利用三工河阜北地下水潜水均衡试验场资料,对该区潜水有效蒸发期4~10月的潜水蒸发量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区潜水埋深调控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