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基于ARToolKit的地下管网增强现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RToolKit在室内实现了管网三维可视化的相关实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同时根据户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GPSRTK和INS相结合进行精确定位,以电子罗盘和倾角计相结合测定视线方向的混合注册方法,并对地下管网增强现实系统的框架及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化探汞量测量在考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探汞量测量应用于考古工作是从验证解决典籍中的疑难问题开始的.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描述了秦始皇帝陵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壮观景象.但在陵墓发掘之前用传统的考古学方法查证这一记载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而使一些,谨慎的学者存疑,而利用化探方法中的汞量测量将能直接验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秦始  相似文献   
13.
某超基性岩体位于北疆一起基性岩带南段.岩带呈北东一南西向延展,长100余公里,宽约5公里,由10个岩体组成,本岩体为其中规模较大的一个.岩体长20余公里,最宽处约2公里,走向北东一南西,倾向北西,倾角60度左右.岩体在剖面、平面上,形态均较复杂.岩体侵贯于下石炭统两个岩组的接触线附近,岩体上盘围岩是太勒古拉组的灰色、灰黑色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凝灰岩等,其底部有较大量的从中性到基性的喷出岩(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细碧岩等)及钙质砂岩.岩体下盘围岩是包古图组的灰黑色薄层凝灰岩、粉砂岩、砂岩和灰绿色凝灰岩互层.互层间夹有砾岩、硅质岩、凝灰角砾岩等.本岩体为含纯橄岩、二辉橄榄岩、橄榄岩等岩相的斜辉辉橄岩岩体.其具有二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发生之后需要立即对地震灾情做出初步评估,评估结果将为政府快速部署救灾资源和救援力量提供辅助决策支撑。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人口分布差异较大,因此目前的地震应急辅助决策支撑系统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可扩充性和针对性差。针对这一状况,该文采用成熟的三层式C/S架构,通过ArcSDE管理空间数据库,实现地震灾害评估模型库和微软Office接口与GIS无缝集成。通过在2013年4月宁洱的两次地震中的应用,证明系统能够仅仅通过输入地震三要素即可快速响应、将评估结果直接以word报告形式产出、准确判定应急响应等级,为政府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5.
岩溶泉流量衰减曲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勇  吴吉春  刘玲  罗跃 《水文》2016,36(1):15-21
由于岩溶含水介质的强烈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如何有效认识岩溶含水层内部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研究难点之一,岩溶泉衰减曲线分析为认识岩溶含水层的一种有效手段。总结了目前广泛用于泉流量衰减曲线分析的几种常见方法,主要包括指数型衰减、非指数型衰减分析方法以及综合型的衰减曲线分析方法,讨论了管道可能对泉流量衰减曲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今后对岩溶泉流量衰减曲线分析拟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个旧卡房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云南个旧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卡房铜矿是个旧矿田主要的产铜区。卡房铜矿主要的矿床类型有两类:玄武岩层中或玄武岩与大理岩层间的似层状矿体以及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夕卡岩化、阳起石化和金云母化。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卡房铜矿夕卡岩中的辉石主要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石榴子石端元组分以钙铝榴石-钙铁榴石为主。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研究显示,从主成矿期到后成矿期,流体温度有显著降低(从260~360℃到160~280℃),而流体盐度则基本保持不变(从1.74%~12.51%到1.74%~11.93%)。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为主,而晚期成矿流体可能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层中的大气降水相混合。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卡房铜矿似层状矿体中硫化物的硫来源于三叠系玄武岩,而燕山期花岗岩和三叠纪玄武岩共同为卡房铜矿接触带矿体提供了成矿所需的大部分的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卡房铜矿似层状矿体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三叠系玄武岩,而接触带矿体的铅可能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流量条件对岩溶管道溶质运移的影响,设计9种不同管道流量进行示踪实验,发现随着流量升高,峰值浓度逐渐增大,穿透曲线(BTC)拖尾逐渐缩短,弥散系数基本不变。在3种管道结构中,单管峰值浓度随流量升高增加的速度最快,不对称水箱峰值浓度随流量升高增加的速度最慢。相比单管道,对称水箱导致溶质瞬态存储在漩涡中明显滞后,不对称水箱导致主体溶质滞后穿透以及部分溶质瞬态存储在漩涡中滞后运移。根据中间7种流量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到BTC特征参数与峰值时间的关系式和特征参数与流量的关系式。采用2种方法预测最大和最小流量条件下的BTC特征参数:根据流量预测峰值时间,接着根据峰值时间预测其他特征参数;分别根据流量预测多个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方法 2的预测效果较好,但在野外条件下方法 1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岩溶碳汇的主控因子——水循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精确地计算岩溶碳汇量,有助于全球碳循环模型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排泄量和HCO-3质量浓度是岩溶碳汇监测评价的主要指标。选取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板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动化在线监测技术,获取了该域排泄量及水化学指标的实时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暴雨期、无或弱降水期以及枯水期等不同降水条件下HCO-3质量浓度、流域排泄量及岩溶碳汇量的动态过程曲线,发现流域排泄量与岩溶碳汇量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HCO-3质量浓度则呈负相关。这说明相比地下水中HCO-3浓度,流域排泄量才是影响岩溶碳汇的主控因素,同时也说明水循环方式是影响岩溶碳汇的主控因子,即流域排泄量愈大,流域内岩溶作用对大气CO2形成的“汇”值愈大。  相似文献   
19.
经典的Vensim模型采用2个平行线性水箱来模拟岩溶水文系统中的慢速流和快速流, 很难模拟岩溶水文系统内的非线性水文过程。提出一种改进的R-Vensim模型, 将Vensim中的一个水箱改为非线性水箱, 同时进一步考虑不同水文条件下降雨分配系数的变化, 用于模拟岩溶含水层中存在的非线性水文过程。2个模型被用于模拟丫吉试验场的S31岩溶泉, 模拟结果表明R-Vensim能更好地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岩溶泉水文动态过程, 而Vensim总是低估暴雨下的流量峰值和高估低强度降雨下的流量峰值。研究区岩溶水文系统中慢速流呈现强烈的非线性, 而快速流更接近于线性过程, 2个模拟时段内78.5%和68.4%的泉流量来源于非线性水箱。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中考虑非线性水文过程对于岩溶泉流量尤其低流量过程的精准模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