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人口过剩、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称为当代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本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已越来越清楚认识到要从社会现状出发,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协调发展。我国政府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今后发展的总战略。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和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之实现良性循环,更是成为科学工作者和各级决策机构进行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区域经济地理的角度,分析探讨福州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一、福州市人口、资源、环境态势分…  相似文献   
113.
全球世界遗产时空分布与列入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世界遗产在全球尺度的时间演变与空间分布,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方网站的世界遗产信息为数据源,运用统计方法与GIS空间分析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列入标准,得出:1)近40a来每年列入的世界遗产数量呈波动增长态势,且在波动中趋于稳定;2)1978-2016年每年新列入世界遗产数量经历了无显著规律的起步阶段(1978年~1987年)、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1988年~2000年)和趋于稳定的成熟阶段(2001年至今)三个时期;3)世界遗产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以意大利和中国为主的西欧和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的时空分布受自然因子、世界遗产中心的世界遗产策略、人类文明发展历史和文化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86.59%的世界遗产符合3条以内的标准,仅有0.58%的世界遗产符合6-7条标准,无符合8条及以上标准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内涵的多元化将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14.
在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平台上,使用VISUAL BASIC 6.0开发程序系统实现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自动化分发,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的服务配置介绍和程序源代码分析自动化分发系统建立的主要思路及重要通用过程,为预报服务产品的自动化分发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5.
滇东北地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部,该区域内发育一系列直接赋存有低温矿床或与低温成矿作用联系密切的构造穹隆体。详细研究这类穹隆体的构造成因及属性,是揭示区域内低温成矿规律的关键。驾车穹隆位于滇东北阿旺镇至驾车乡一带,与滇东北其他穹隆体相比,驾车穹隆出露完整的构造-岩石组合,是该区域构造穹隆体的典型代表。文中以驾车穹隆的构造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地质构造调查与构造解析、重点地层系统样品采集并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结合区域背景资料,确定了穹隆的构造成因及变形序列、主要低温成矿元素背景异常特征及赋存状态。通过对3条横切驾车穹隆体构造剖面的构造解析,厘定了3期构造变形:D1期顺层流变构造,变形时代推测为加里东期;D2期为NEE向纵弯褶皱,变形时代推测为印支期;D3期为NNE向纵弯褶皱,变形时代推测为燕山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穹隆内昆阳群中泥质和粉砂质板岩等低级变质岩中具有3~5倍以上Pb、Zn、Ag、Sb、As元素背景异常;震旦系澄江组粉砂岩、灯影组白云岩与黑色页岩中局部具有3~5倍以上Pb、Ag和As的元素背景异常;下寒武统渔户村组部分黑色页岩中具有5倍以上的Pb、Zn、Ag、Sb、As元素背景异常。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上述低温成矿元素在原生黄铁矿中富集。综合构造解析结果表明,驾车穹隆主体是一个由NNE向褶皱(D3期)横跨叠加于NEE向褶皱(D2期)之上而形成的构造穹隆体,为印支期与燕山期构造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6.
西秦岭早子沟金矿是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特大型金矿床,矿区中酸性侵入岩集中发育,主要有闪长玢岩、黑云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4种岩石类型。岩石微量元素均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整体上黑云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黑云母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具有弱-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60~0.89),深部石英闪长岩以不具Eu异常(δEu=0.96~1.07)、“Nb-Ta谷”较深明显区别于浅部脉岩。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30 Ma,晚于浅部脉岩10~20 Ma,与蚀变矿物绢云母年龄基本一致,推测金成矿可能始于230 Ma,主成矿期为230~211 Ma,深部石英闪长岩为早子沟金矿的成矿地质体。  相似文献   
117.
熊康宁  刘琦  肖时珍 《中国岩溶》2011,30(3):243-247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工程院卢耀如院士把毕生的精力奉献在岩溶地质事业上。他对岩溶发育的规律及溶蚀机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碳酸盐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岩溶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潜心研究岩溶地区的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参加了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研究,涉及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许多流域,包括三峡、乌江渡、新安江等百多座水利枢纽;他指导有关交通、城镇、矿山等建设的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勘测研究;他提出多种水动力条件、三相流的作用机理与混合溶蚀作用等问题;他提出地质—生态环境的新概念,提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的概念并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探索,积极开展岩溶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了一套有关岩溶发育与工程效应的理论,为岩溶地区的开发及灾害防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8.
    
中国多旋回盆地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具有多因素联合控制与多阶段复合成因的总体特点。塔里木盆地阿满过渡带北部地区超深层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之上存在相对完整的上奥陶统、志留系,几期不整合没有叠加且暴露时间相对较短,储层发育受控于沿断裂发生的深循环岩溶作用,主要沿断裂带分布。阿满过渡带南部地区奥陶系超深层储层发育受控于走滑断裂活动强度、分段性及热液流体改造,分别形成了热液白云岩储层(古城墟隆起鹰山组下段)、热液流体交代形成的硅化岩储层(顺南斜坡区鹰山组上段)、热液流体改造形成的微生物岩储层(顺托顺南地区一间房组)。基于断裂流体主控型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地质模式和针对性的地震采集、处理工作,通过叠前各向异性裂缝反演、多参数定量雕刻与叠后储层、裂缝预测技术及与应力场模拟的结合,可预测储层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19.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关键问题   总被引:54,自引:7,他引:47  
熊康宁  李晋  龙明忠 《地理学报》2012,67(7):878-888
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资料很缺乏, 传统的研究方法很多不适用, 为科学地认识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的特征与变化规律, 制定符合喀斯特环境的防治对策, 2006-2010 年间, 结合石漠化治理工程, 对鸭池、红枫湖、花江典型示范区进行了长期的水土流失定位监测, 结果显示, 总体上各研究区在生态及工程治理后土壤侵蚀量明显下降, 地貌类型从宏观上控制着各区域的侵蚀特征, 高原山地土层厚, 大量陡坡开垦, 水土流失严重;高原盆地自然条件较好, 发展生态畜牧和生态农业, 侵蚀量较小;高原峡谷经历早期的剧烈流失后, 现阶段几近无土可流, 侵蚀量极低。生态修复是石漠化治理的核心, 水保林、封禁治理的生态效益好, 草地畜牧业和经济林模式能带来良好经济与水土保持效益。不同等级石漠化的坡度与土被组合特征差异显著, 对土壤侵蚀量有强烈的控制作用, 今后应根据石漠化等级细化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分级和制定合适的治理措施。地下流失受研究深度所限, 目前尚无法准确判断其在地表-地下水土流失总量中的贡献率, 对落水洞等关键部位进行工程防治能大大降低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0.
动水压力作用下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岩溶地区水库蓄水不同条件下动水压力驱动下的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机制。以乌江流域某水电站坝前地区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开放体系压力溶蚀实验系统,对不同动水压力(0~2.0 MPa)条件下CO2水溶液溶蚀碳酸盐岩的过程进行实验模拟,其结果显示,动水压力增大会引起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加剧,溶解速率曲线随动水压力的变化而发生显著改变;随动水压力的增大,岩石的化学溶解量和机械破坏量同时增大,两者的比值随着压力增大逐渐趋于1:1,两者之间存在耦合关系。采用扫描电镜与压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微观研究发现,动水压力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不仅发生于岩石表面,使表面溶孔增大并加深,产生次生孔隙和次生矿物,同时还改变着岩石的内部孔隙结构,降低其渗透性并弱化结构面的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