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3 毫秒
71.
季节性冻融是干旱区土壤盐碱化形成的主要驱动因子,但冻融过程中土壤水盐耦合关系及热量调控机理仍不清楚。通过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5月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典型盐荒地季节性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160 cm以内的水分、盐分和温度动态变化,探讨了不同土层冻融过程中水热盐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50 cm左右,表土层(0~40 cm)温度与气温关系密切;土壤剖面水分呈现“C”型垂直分布,表土层和底土层(100~160 cm)含水量较大,而心土层(40~100 cm)含水量不足10%,土层平均含水率在冻融前期增加了12.91%,而在初蒸期减少了10.01%;土壤剖面盐分在冻结期和初蒸期表聚作用明显,心土层和底土层含盐量稳定,土壤剖面含盐量表现为“积盐-脱盐-再积盐”的变化过程。水热盐之间具有高度协同性,心土层和底土层表现为水盐相随、而表土层为水去盐留的耦合特征,热量传输是调控水盐运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2.
内蒙古集宁地区变质岩系的特征、原岩恢复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宁地区位于内蒙古中部,阴山山脉东段,隶属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台隆凉城断隆.基底主要出露太古宙中深变质岩系,以大土城隐伏深断裂为界,断裂以南为集宁岩群分布区,以北为乌拉山岩群分布区.集宁岩群变质岩系的原岩主要由泥质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碳酸盐岩组成,伴有基性岩体侵入;乌拉山岩群变质岩系的原岩是由长石砂岩、泥质长石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夹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及碳酸盐岩等组成的一套巨厚的火山-沉积建造.通过1:5万袁家房子等四幅矿调,对集宁地区的变质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含矿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认为变质岩系为本区的主要赋矿岩层,为本区找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73.
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建库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建德  富莉  张海印 《测绘科学》2005,30(6):67-68,73
基础空间数据库是数字城市的核心,而数据质量的高低又是数据库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在简要分析数字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构建过程的前提下,详细论述了数字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建库中需进行的质量控制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74.
内蒙古李清地-大西沟地区钼矿化的发现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李清地-大西沟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大青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的东段,多年来一直认为该区仅有银铅锌矿.2010年在进行《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大西沟银铅锌多金属矿普查》时,首次在该区ZK141钻孔中的二长花岗岩内发现达到工业品位的钼、钼铅锌矿体.矿体虽薄,意义重大.尤其是近年来在普查区的西边和东边,相继有卓资县大苏计钼矿、兴和县曹四夭超大型钼矿的发现,进一步肯定该区有形成以斑岩系列Mo-AgPbZn-Au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的可能.  相似文献   
75.
重庆市伏旱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1—2008年重庆34个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旋转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重庆伏旱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中西部是伏旱高频区,约10年7遇,且多重伏旱。重庆伏旱的第1载荷向量场表明重庆伏旱变化具有很好的整体一致性。重庆伏旱空间异常可分为4个区,即西部区、东北部区、东南部区和中部区。西部伏旱在1960—1970年代最强,东北部伏旱在90年代最强,其次是70年代,中部伏旱在70年代最强,其次是2000年以后,东南部伏旱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不明显,且伏旱整体较轻。  相似文献   
76.
基于正交设计的旱区棉花膜下滴灌最优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飞  贾志峰  张道媛 《地下水》2011,33(2):89-92
以旱区广大群众最为关心的种植密度,滴水量,施肥量为考虑因子,将棉花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作为考查指标,把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引入高密度棉花膜下滴管研究中.采用归一化处理不同数量级的指标,比以往单独考虑各因素对指标的作用,合理而又更加直观;同时考虑了误差对指标的影响,从而提高了F检验的灵敏度.得出了在膜下滴灌的新疆旱区,土壤...  相似文献   
77.
无锡新区科技交流中心G区部分屋盖采用刚性圆形屋面空间索穹顶结构,该结构体系由上弦脊索、下弦斜索、环索、压杆、外环受压环及内环刚性拉力环构成,为肋环型索穹顶结构体系。索穹顶结构平面为圆形,屋面覆盖材料采用铝板和玻璃结合的刚性屋面,刚性屋面与下部索穹顶结构体系结合,是目前国内第一个空间索穹顶结构实例。施工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8.
利用若尔盖1971-2000年的大风、雷暴、冰雹、积雪、雾及飑的逐年各月气象资料,用现代统计方法,分别逐类、逐月、逐年代统计若尔盖地区旅游气象灾害出现频次、时间变化特征,并对其变化特征及主要旅游气象灾害发生规律进行气候综合分析,结合旅游安全社会经验,统计出若尔盖气象灾害发生月份集中在4-8月,主要是春、夏两个季节。而较少月份集中在8-2月,为秋、冬两季。若尔盖地区适宜旅游期月份为5、6、7、8、9月,非常适宜旅游区月份为6、7、8月,疗养期月份为7月。而该时段为灾害频发期,因此应特别注意对灾害天气的预防和应对。为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为旅游投资与实施建设提供气象依据,为旅游者选择旅游季节及评估旅游安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9.
大牛地属于低压、低渗、低丰度的三低油气藏,能否实行优快钻井成为制约水平井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头选型及泥浆体系结构等统计分析,总结出适合大牛地气田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形成了一套大幅度提高机械效率、缩短钻井周期,适合大牛地工区的优快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80.
张八岭地区变质地层序列与构造型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构造与地层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张八岭地区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10幅1:5万地质填图资料分析和典型地区的构造追踪,初步认为:北将军(岩)组自下而上分为三段,时代置于中元古代,获铅同位素年龄样值为1821±416Ma;西冷(岩)组自下而上分为三段,时代置于青白口纪。区内主要存在三期构造交形:早期为一系列呈NWW-近EW向的紧闭同斜褶皱,中期以韧性剪切带发育为特征,晚期以NNE向为主的宽缓褶皱。三期变形共同叠加,形成区内基本构造格架。并对变形机制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