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仙游M_S4. 8地震前福建流体观测出现一组典型的氟离子高值异常,震前综合流体多测项多种方法对未来发震空间位置进行判定。震后结合地质构造、测震等学科资料对这一地震进行疏理,发现流体资料判定的发震空间位置就是仙游M_S4. 8震前福建区域震群序列的发震位置,且震群序列震中空间分布与该区断裂带方向一致;对震群序列中M_S3. 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求解,发现这些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几乎一致,两组节面解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最后目标地震也确实发生在所圈定的空间范围内。  相似文献   
42.
<正>1研究背景历史上,中国台湾地区7级地震频次为3年1次,最长间隔不超过13年,而目前该区7级地震平静已超过15年。受地域限制,对该区地震活动预测当前仍主要依靠测震学方法。流体地球化学是地震预测的潜在手段之一,近年来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与运用(李营等,2022)。温泉与构造应力密切相关,温泉出露点也常是构造应力的灵敏反应点,地震孕育及发生过程可从相关区域的温泉地球化学动态中得以体现。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活动断裂带中的流体地球化学异常与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3.
针对闽清梅埔观测井在2009年8月出现的水位大幅突降以及波动现象,通过观测仪器检查和水位值校测、降水和气压资料分析,以及周边抽水等环境干扰因素的排查等,没有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但最后通过对测点附近的深入调查,寻找出是由于观测围墙下的暗沟内出现裂缝导致井水泄露引起水位下降的原因.本项工作表明,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落实观测...  相似文献   
44.
福建闽候旗山井水位大幅波动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福建闽候旗山井的观测情况,对其在2006年6月出现的大幅水位波动进行了成因探讨。通过综合分析及条件实验,认为闽候旗山井水位的大幅波动主要是因夏季用电量增加导致电压不稳而造成的。指出今后水点数字化改造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观测技术系统尤其是电源、防雷系统的改造上。  相似文献   
45.
为深化会商制度改革,提升地震预测能力,在流体台网监测和预报效能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震例中华南震例统计分析结果,进行华南流体预测指标提取。预测的时间指标主要从地球化学测项进行提取,其中短期指标以水氡异常为主,中期指标主要以水质异常为主。提取原则为:根据地震的最佳对应效果确定判据,当达某阈值多次对应地震且符合孕震机理,这个阈值则作为异常判定标准;或当出现某特征后多次对应地震,这个特征则作为异常判定标准。空间指标主要从水位的点-线-面三个维度进行提取。提取原则为:点的指标从水位年动态畸变进行提取;线的指标从同一构造带多井水位多年趋势动态提取;面的指标从水位同震阶升井围成的空间区域进行提取。同时对预测指标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提出指标改进方案和台网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6.
中酸性岩浆岩地区水文地球化学组分映震能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廖丽霞  黄可琴  黄声明  陈琳 《地震》2002,22(4):42-48
讨论了水文地球化学组分的映震能力与岩石矿物成分的关系, 并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了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在孕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 力图揭示发生水文地球化学前兆异常的内在因素, 为地震水化学前兆异常提供内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水化前兆观测的探讨和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丽霞 《地震学刊》2002,22(2):44-50
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说明利用水化组分预报地震是可行的,并以历次地震的震例说明水化组分具有映震能力,进而对映震组分的不灵敏原因作了探讨。并就今后如何利用水化观测手段进行地震预报的分析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8.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MS8.0地震在全国引起了大范围的同震及震后效应,能否将这些信息应用于地震预报,为震情判断提供依据?本文以福建流体台网井水位为例,将同震效应时空展布特征结合福建区域同期发生的地震事件进行分析,认为震后阶跃上升变化的水井水位可能包含有区域应力场信息,水位阶跃上升集中区可能是区域应力相对集中区,对未来该区域发生较显著的地震具有空间上的指示意义,可能就是未来的发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对地震分析预报数据库现状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对比数据仓库的优越性,分析了建立数据仓库综合预报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而简要介绍了其功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采用2003 ~ 2011年永安井的水位资料,利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进行潮汐变化计算,从中挑选出对固体潮影响比较大的M2波潮汐振幅比和潮汐相位差,结合同期福建地区发生的多次4级以上中强地震和台湾地区发生的7级以上强震进行分析,发现多次地震震前该井的这两个潮汐参数异常变化明显,分析认为这可能与永安井所处的地质构造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