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广东省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用Shan 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种类均匀度(J)、种类丰度(D)、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I)4个测定红树林群落种类多样性指标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所采获的底栖生物种类共有68科165种,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主。红树林滩涂全年平均生物量为223.2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2lO.97个/m^2。H′甚高,2个季度平均为2.2633~2.7411,J平均为0.6407~0.6411,D平均达到1.4910~2.6232。全年各类群生物组成中,生物量及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主要经济种类有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四角蛤蜊(Mactrar Mactra) veneriformis)、青蛤(Cyclinasinensis)等20多种。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室内模拟自然水温研究了东湖透明薄皮溞(Leptodora Kindti)对优势枝角类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的捕食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17℃和21℃时透明薄皮溞对短尾秀体溞的捕食率系数(predation rate coefficient)或称滤过率(clearance rate)分别为15.9和18.2mL predator~(-1)day~(-1)。17℃时透明薄皮溞对微型裸腹溞的捕食率系数为30.1mL predator~(-1)day~(-1)。不同的猎物密度对捕食率系数亦有影响。在17℃,当猎物密度从200ind mL~(-1)增为800ind mL~(-1)时,透明薄皮溞对裸腹溞的捕食率系数则从30.1mL predator~(-1)day~(-1)下降为15.1mL predator~(-1)day~(-1),对短尾秀体溞的捕食率系数亦从15.9mL predator~(-1)day~(-1)降为7.8mL predator~(-1)day~(-1)。  相似文献   
23.
台湾东风螺人工繁殖及苗种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湾东风螺(Babylonialutosa)进行人工繁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湾东风螺亲螺在繁殖初期日摄食量为1.5%以上,最高可达3.0%,但繁殖盛期摄食量减少。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利用水泥方砖采卵效果良好。在水温22.5~25.6℃和充气条件下,台湾东风螺受精卵在卵囊内完成胚胎发育破囊孵出的时间为7d,孵化率为95%以上。在水温为24.0~27.5℃、培育密度为0.10个/mL左右时,幼虫壳长生长速度可达18.1μm/d,其生长曲线显示中后期生长加速,成活率为60%以上;幼虫发育至附着变态的平均时间为22d,在铺砂与不铺砂条件下均可附着变态。在水温为25.1~26.5℃、培育密度为2000~2100个/m2时采用无铺砂培育台湾东风螺稚贝,其壳高由1.3mm长至5.5mm,生长速度为0.22mm/d,成活率为29.5%。  相似文献   
24.
益生菌对海水虾池浮游生物的生态调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益生菌对海水虾池浮游生物的生态调控效果.通过对对虾养殖系统中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试验池的浮游植物数量表现为前期低,种类以硅藻类为主,中期迅速增长,后期达顶峰,并维持在70×106~160×106个/L的水平,种类则以绿藻类为主;不施加益生菌制剂的对照池则在后期出现较大比例的有害的蓝藻类,而试验池的蓝藻类只占较少的数量,说明益生菌群能抑制蓝藻类的繁殖,促进有益藻类生长;同时试验虾池浮游动物的数量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在养殖后期维持在顶峰水平,密度达到25×103-30×103个/m3,种类以广盐、适低盐的沿岸种为主,优势种明显,而对照池的浮游动物数量较低且起伏较大.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数量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两者之间呈现较为密切的线性关系,两者之间的线性系数平均为0.724;多样性指数在1.1~1.6之间,低于自然海区;种类均匀度则较高,与自然海区相当,在0.5~0.7之间,试验池比对照池的养殖效果好.  相似文献   
25.
翡翠贻贝CYP4基因克隆及其表达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简并引物PCR以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了总长度为1197bp的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 CYP4基因cDNA序列.根据所获得的翡翠贻贝cDNA序列设计定量PCR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测定了CYP4基因在野生翡翠贻贝消化腺、足和性腺中的表达水平.此外,本研究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经过Aroclor1254暴露处理对翡翠贻贝性腺中CYP4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定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CYP4基因在野生翡翠贻贝消化腺、足和性腺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具有组织差异和性别差异;Aroclor1254暴露处理对翡翠贻贝性腺CYP4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并且这种诱导作用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本研究为CYP4基因作为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水平的支持.  相似文献   
26.
珠江口水域化学耗氧量(COD)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2年5月和8月对珠江口伶仃洋水域水质化学耗氧量(COD)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域近期COD含量变幅在0.41~2.72mg/L之间,平均值为1.21mg/L;区域分布呈北部向南部水域逐渐递减以及近岸水域含量大于远岸的变化趋势;夏季COD的含量高于春季:以我国Ⅰ类海水水质COD含量≤2mg/L标准评价,超标率为15%;COD含量与同期(春、夏季)的悬浮物含量呈正相关性,与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在夏季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7.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隶属于软体动物的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为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暖水性种类。其经济价值高,有很好的增养殖开发前景。对东风螺的研究,已报道的主要为繁殖生物学及成体摄食生理生态等方面。笔者对方斑东风螺苗种中间培育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人工育苗和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根据1997年8月~1998年11月的调查数据,本文分析和评价了红海湾4个不同水域营养水平的时空分布特点.红海湾水域E值的空间分布从北向南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即长沙湾滩涂养殖区>长沙湾浅海养殖区>自然水域、龟龄岛水域,其中长沙湾滩涂养殖区和长沙湾浅海养殖区有机污染十分明显,达高富营养化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自然水域和龟龄岛水域则营养状况相似,基本上未受到明显的有机污染.E值的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除冬季处于贫营养状况外,其余3个季节均达富营养化程度,其中以春季有机污染最为严重,达高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29.
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以后 ,温排水主要影响核电站以东沿岸水域 ,温升 2℃的范围大约在2km以内。邻近水域的鱼卵和仔鱼数量仍然比较丰富 ,季节变化亦无大异常 ,但是在种类组成上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 :小沙丁鱼Sadinellaspp .鱼卵和仔鱼数量明显增多 ,斑Clupan odonpunctatus和鲷科 (Sparidae)鱼类的鱼卵和仔鱼数量显著减少 ,并且未见鱼Engraulisjaponicus和小公鱼Anchoviellasp .鱼卵以及科 (Engraulidae)和银汉鱼科 (Atherinidae)仔鱼的出现。鱼卵的数量分布与温排水有关 ,而仔鱼与之无关 ,鱼卵死亡率与温排水的关系亦不显著。文中还讨论了温排水的影响范围、鱼卵死亡率与温排水的关系以及温排水对成鱼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0.
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邻近水域鱼卵,仔鱼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以后,温排水主要影响核电站以东沿岸水域,温升2℃的范围大约在2km以内,邻近水域的鱼卵和仔鱼数量仍然比较丰富,季节变化亦无大异常,但是在种类组成上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小沙丁鱼Sadinella spp.鱼卵和仔鱼数量明显增多,斑Cluparl odon punctatus和鲷科(Sparidae)鱼类的鱼卵和仔鱼数量显减少,并且未见鱼Eenraulis japonicus和小公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