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解河流大型底栖动物对环境压力的响应关系,以人类干扰程度不同的太湖流域和巢湖流域为研究区,系统调查区域内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结合水体、沉积物理化数据及生境质量状况,运用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典型物种对关键环境因素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和巢湖流域的环境质量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均差异较大,巢湖流域的生境质量优于太湖流域,巢湖流域平原区部分点位的水体营养盐(特别是氮浓度)高于太湖流域平原区.巢湖流域丘陵区的敏感型物种(主要为水生昆虫)密度远高于太湖流域丘陵区,太湖流域丘陵区的耐污型物种(寡毛纲)平均密度稍高于巢湖流域丘陵区,而巢湖流域平原区的寡毛纲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平均密度远高于太湖流域平原区.广义加性模型建立的响应关系曲线表明,栖境多样性和总氮浓度可以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指示因子.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霍甫水丝蚓、苏氏尾鳃蚓、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等特征物种与特定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显著,这些物种也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物种.底栖动物环境梯度的响应曲线能够定量地描述底栖动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有利于深入了解水体水质、营养状态及生境质量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相关关系,进而预测不同人为干扰下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和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92.
本文首次报道了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胜利沟中二叠世平地泉组植物化石11属19种和晚二叠世黄梁沟组植物化石7属9种,并结合前人对这一地区中—晚二叠世植物化石记录,讨论了两个植物群的地质时代。研究认为:中二叠世平地泉组植物群以安加拉植物群为主,混生个别欧美植物群分子;晚二叠世黄梁沟组植物群为混生少量华夏植物群分子的安加拉植物群。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晚二叠世植物群演替、植被变化、植物群混生与中亚造山带板块聚合之间的关系,认为中二叠世的暖温带温湿气候在晚二叠世转变为季节性干热气候,准噶尔盆地东缘中—晚二叠世植物群混生与准噶尔—吐哈地块、塔里木板块、佳蒙地块、华北板块的拼合和古亚洲洋的关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为服务淮河、长江、太湖三大流域机构防洪规划修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服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当前下垫面常规手段进行研究并总结其各自优缺点,结合江苏省2020年降水产流下垫面调查统计案例,重点对基于“三调”成果开展降水产流下垫面调查统计的技术流程和方法进行剖析,对部分特殊地类要素的下垫面分类调整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说明,开发形成调查统计软件、下垫面分类标准和系列调查统计成果,通过成果典型应用,进一步验证了软件的稳定性、分类标准合理性及成果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94.
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实现地籍管理城乡一体化,不仅可以及时掌握整个管辖区域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保持土地资源调查成果的现实性和适用性,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的规范使用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科学管理土地资源、全面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也是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手段.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逐瘀汤联合伊诺肝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TKA的4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 例。对照组术后第1天给予伊诺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益气逐瘀汤,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周、第4周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第2周、第4周PT、APTT、D-二聚体、FIB、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与本组术后第1天比较以及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DVT发生率治疗组为4.20%(1/24),对照组为12.50%(3/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逐瘀汤联合伊诺肝素能改善TKA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不增加出血风险,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6.
张颖 《地下水》2019,(1):162-163
在当今水资源日趋枯竭的严峻形势下,对废水进行处理和二次利用,实现污水资源化,对于缓解水资源压力、平抑水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辽宁省葫芦岛为研究对象,发现该市中水主要利用污水处理厂的二级排放水,再进行深度处理,经过了沉淀、加氯消毒、混凝、澄清、过滤等多道工艺,水质可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景观用水、浮尘净化、车辆清洗、生产降温、卫浴用水等领域,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中水在运用过程中,由于流通环节少,节省了水资源费、远距离输水的能耗费用和基建费用,从而有效降低了回用水的制水成本,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农业生产和绿化,不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而且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7.
“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及可能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水资源等都将面临着显著而复杂的变化,并且干旱、洪涝等多种气候灾害是“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沿线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灾害风险关乎“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实施及亚投行的投资安全。在此背景下,2016—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部实施了“‘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问题”咨询评议项目,项目针对该区域气候变化的事实、未来变化预估、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及带来的潜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开展了若干分析和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项目组完成了有关进展报告四份,包括一份总报告和三份分报告。本文扼要地概括和介绍了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98.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区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植被生产力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何定量的评估中国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一带一路”生态建设以及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新疆为研究区,以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2001—2016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恢复和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 从2001—2016年,植被NPP有明显变化趋势的面积占植被覆盖区总面积的34.02%,其中30.58%的面积呈现恢复趋势,3.44%的面积呈现退化趋势,NPP平均每年增加634 Gg C·a-1(Gg=109 g)。(2) 由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植被恢复的面积占植被NPP变化总面积的42.03%和30.58%;在上述两个区域,NPP平均每年增加量分别为319 Gg C·a-1和59 Gg C·a-1。由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植被退化的面积占NPP变化总面积的57.63%和19.45%;其中,在上述两个退化区域,NPP平均每年分别减少68 Gg C·a-1和7 Gg C·a-1。(3) 不同植被类型中,人类活动对农作物、荒漠、草地、高山植被的恢复作用大于退化作用,对森林、灌丛、沼泽的退化作用大于恢复作用;气候变化对沼泽的退化作用大于恢复作用,对其他6种植被类型的恢复作用大于退化作用。总体上,人类活动是影响新疆植被恢复和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一种海洋监测通用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以单片机为硬件平台,针对海洋监测项目的实际需要,设计了多路模拟量采集、数字/脉冲量采集、数字输出控制、远程通信端口和大容量信息存储,可以实现各种海洋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显示、分析和信息管理等功能,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具有推广应用的现实前景。  相似文献   
100.
15年测高资料反演南海北部潮汐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调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差比关系的运用,利用T/P和Jason-1卫星测高数据进行了南海北部潮汐状况的反演、分析。其中沿轨数据和交点数据的海面异常(SLA)样本标准差(STD)值计算表明,对于15年资料而言,潮汐分析结果已基本一致。对3年轨道改变后的T/P资料分析发现,运用差比分析的办法能使其分析精度有20%左右的提高,达到与15年资料相近的分析效果。最后文章将近岸的反演结果与实测值作了对比,得出在大多数地区(除水动力复杂区域外),沿轨数据的反演水位与实测值的误差均值小于19cm,STD值小于14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