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77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联合平差中的方差分量估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天文大地网与GPS空间网联合平差从大的方面分为空间网与地面网两部分。空间网主要是GPS点的三维地心坐标及协方差阵 ;而地面网又涉及到多类观测值 ,主要包括方向观测、导线边、天文方位角三类观测值 ,且各类观测值又分为不同等级的观测。空间网与地面网之间、地面网不同类观测之间及同一类不同观测等级之间的权比不正确将直接影响平差结果 ,因此 ,各类观测值的最佳权匹配就成为联合平差的一个关键。本文就Helmert方差分量简化算法及Baumker简化公式用于联合平差中方差分量估计问题进行讨论 ,并用我国天文大地网 1万点的地面观测数据进行实算、比较、分析 ,以确定联合平差中方差分量估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在GPS精密定位中,海洋潮汐对GPS基线解算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在近海或海洋地区。本文分析了海洋潮汐对GPS基线解算结果的影响,并对两种海潮参数选取方法即grid和list原理进行了介绍,讨论了对结果的影响。文章分别选取了全球范围内7个区域的站点,运用GAMIT软件进行基线解算,结果分析表明:试验中的各区域,海潮对基线长的影响可达1.38mm。且距海较近的点误差较大,导致包含近海点的基线误差也偏大。而grid和list两种方法对基线解的影响差别微小,可以忽略,实际运用中建议两者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23.
采用新光压模型ECOMC和ECOM-9,分别使用5种IGU精密超快速星历进行精密定轨,以最终IGS精密星历作为真值,比较GPS卫星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相较于ECOM-9光压模型,ECOMC光压模型能够提升卫星径向、切向和法向的轨道精度,其中径向提升较为明显;对比5种IGU超快速精密星历的定轨结果,ECOMC光压模型定轨精度分别能达到5 cm、3.5 cm、2.5 cm、1.5 cm和1.5 cm,优于ECOM-9。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了GAMIT/GLOBK软件在卫星定轨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GAMIT/GLOBK定轨的参数设置以及步骤,然后分别以广播星历作为初始轨道信息进行了全球和区域的定轨,最后将全球解和区域解进行了叠加定轨。并分别对其定轨精度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5.
万军  成英燕  党亚民  王虎  李兵 《测绘科学》2016,41(4):1-4,23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由260个连续全球定位系统观测站点和2 000个不定期全球定位系统观测站点构成,一般采用GAMIT或Bernese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由于GAMIT及Bernese软件对测站数处理能力的限制,必须对陆态网连续运行基准站进行分区解算。针对这一问题,为研究不同分区方案对陆态网解算精度的影响,该文基于全国55个陆态网络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采用整网解算方案以及间距分区法和区域子网划分法分别进行解算,并以整网解算结果作为标准值,对比两种分区方案与整网解算方案的基线长度差及坐标差。结果表明,间距分区方案解算精度比区域子网划分方案精度高,可实现对陆态网分区的高精度解算。最后利用间距分区法对全国240个陆态网络连续运行基准站进行分区解算,得到了较高精度的解算结果。  相似文献   
26.
孙宪森  常晓涛  成英燕 《四川测绘》2002,25(4):158-162,166
根据现代大地测量结果及对研究区所处的构造环境的研究,本文对中国东部大陆地块地壳运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高精度静态GPS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青藏地壳由于碰撞挤压向东挤出这一构造现象。并结合精密水准数据及研究区内的矿物、岩石、地层及地质构造特征,本文认为由于秦岭-大别构造线和郯庐断裂带是控制中国东部大陆地块运动的两条主要构造线,在郯庐断裂以东,秦岭-大别构造线经郯庐断裂转换后向北平移到青岛-五莲一带。  相似文献   
27.
针对历元地球参考框架在确定站点高频非线性运动和季节性变化方面具有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不具备的优势问题,该文通过比较两种技术间组合策略建立的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的精度,研究DORIS对于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的影响。通过基于坐标的法方程叠加方法进行技术内法方程叠加和技术间组合,并利用并置站条件联系不同技术的法方程,从而建立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结果表明,DORIS的引入并不会对多源融合历元地球参考框架的基准定义或其他3种技术站点的点位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能够体现4种技术中精度较差的DORIS对于ETRF的精度及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亚洲太平洋地区地球动力学计划(Asia Pacific Regional Geodesy Project,APRGP)的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利用数据处理软件BERNESE5.0升级前后对亚太网进行年度坐标与速度场解算,探讨不同约束条件对解算结果精度的影响,并给出亚太地区速度场解箅结果的分析与评述,解算结果与IGS解算的速度场结果走向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9.
在相同历元下,忽略速度和转换参数变率的影响,实现了坐标协方差阵的严密框架转换。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局部区域数据不必重新处理就能纳入ITRF框架,方便利用国际上已有的数据成果。实例表明,使用该种方法,转换后的坐标偏差优于0.1 mm,完全能够满足框架之间转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0.
???????????????????????????????????????????????????????????????7?????????о???????????????м?????????????????????????????GNSS????????е?IGS?????????????????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