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8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2005年夏末渤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年8月渤海4个断面共计42站位的综合外业调查所获资料,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48属114种,其中硅藻31属81种,甲藻13属29种,金藻1属1种,绿藻1属1种,裸藻1属1种(未鉴定到种),还包括1种分类地位不明确的三裂醉藻.渤海各近岸水域的浮游植物物种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分散性,优势种多为硅藻,主要有中肋骨条藻、拟旋链角毛藻、菱形海线藻和旋链角毛藻;甲藻中叉角藻成为优势种.与历史资料比较发现主要优势种发生了演替现象.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值为5.4×104~23 843.8×104个/m3,平均为1 083.4×104 个/m3,与同期历史资料相比,细胞丰度值较往年偏高;各调查断面细胞丰度值大小依次为秦皇岛附近海域>辽东湾>黄河口附近海域>渤海湾.香农-威纳指数为0.54 ~ 4.18,平均为2.60,渤海湾和秦皇岛附近海域处于较高的多样性水平,而黄河口附近海域次之,辽东湾最低.另外,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随细胞丰度值的对数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2.
长江口海域赤潮生态动力学模型及赤潮控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基于中日使用长江口海域生态围隔的试验数据,建立了长江口海域六分量赤潮生态动力学模型,并用海上实测数据进行了检验。进而详细讨论了营养盐及光照强度对赤潮形成的。结果表明,此次海洋生态围隔试验加入营养盐无机磷所达到的浓度对于诱发该赤潮过程是适宜的。随着初始浓度的降以一定程度便不再影响叶绿素浓度分布。当光照为原光照强度的50%时,叶绿素浓度最高可达35μg/L。长江口海发生我机氮和无我营养盐浓度阈值分别为  相似文献   
83.
大西洋牙鲆幼鱼标准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测定了大西洋牙鲆幼鱼在禁食和静息状态下的呼吸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CO2排出率;研究了它们的呼吸商、氧氮比、能量代谢的特征和能源的化学本质。结果表明,大西洋牙鲆在水温10.8~21.5℃时,其耗氧率Q10=2.336,代谢率的体重系数b=0.832。白天能量代谢率为2.00J/(h·g),夜间能量代谢率为1.474J/(h·g),白天是夜间的1.357倍,最高值出现在09:00(上午),代谢率为2.525J/(h·g),最低值在03:00(夜间),代谢率为1.147J/(h·g)。在水温4~26℃时大西洋牙鲆平均呼吸耗氧率为0.123mg/(h·g);氨氮排泄率2.654μg/(h·g);CO2排出率0.135mg/(h·g);代谢率1.773J/(h·g);O∶N=38.8;呼吸商为0.791。大西洋牙鲆以蛋白质、脂肪和糖类3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为能源,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个体的生长O∶N比值增加,即代谢底物中蛋白质用于氧化供能的比例相对减少,用于生长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84.
浮游植物营养代谢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85.
本文讨论了大海洋生态系概念和内涵的变化,介绍了全球主要大海洋生态系的分布,展示目前正在开展的大海洋生态系研究计划,重点介绍了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特征及其研究计划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86.
南极长城湾夏季浮游植物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南极长城湾 1 999/2 0 0 0年夏季网采浮游植物的种群动态以及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和水温的关系。结果显示 ,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平均值为 2 87.65× 1 0 4 个 /m3,其中 2月份最高 ,达平均值的 4倍之多。综合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调查结果 ,表明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与水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7.
以我国东海2种重要赤潮原因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低磷酸盐浓度以及初始细胞密度对这2物种种群增长与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实验条件下2物种有不同的竞争结果,营养盐限制环境中主要表现为资源利用性竞争,东海原甲藻为竞争优势种;丰富营养盐环境中,种间竞争具有明显的密度依赖性,根据初始细胞密度的不同,2竞争物种既可以相互排斥,也可能共存.该结果与东海赤潮特征即2物种既可以分别形成单相型赤潮,又可以共同形成双相型赤潮相一致.  相似文献   
88.
利用围隔实验研究赤潮过程中藻细胞荧光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5月和2003年5月在东海赤潮现场进行了添加营养盐诱发赤潮的船基围隔实验。通过测定赤潮藻活体荧光和DCMU增强荧光研究赤潮生消过程中藻细胞荧光能力的变化,揭示在赤潮形成阶段的藻细胞增长期细胞荧光能力较强,反之,在赤潮消亡过程中随着生物量和叶绿素a下降,细胞荧光能力也随之下降。不同围隔中生物量和叶绿素a有较大差别,而细胞荧光能力差别不大。这说明细胞荧光能力的大小与生物量无关,而是取决于藻细胞的生理状况。各围隔中加入DCMU后的增强荧光与正常荧光之间的差值(Fd-F)在赤潮发展过程中均增大,在赤潮消亡过程中均减小。根据它的大小和细胞荧光能力可初步判定赤潮是处于发展过程还是消亡过程。  相似文献   
89.
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 Liui were mono-cultivated and co-cultivated with Pinctada martensii under high(33) and low(21) salinity conditions in laboratory.The daily growth rate of the alga was determined.Tissue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s,the yield and fractional composition of agar were analyzed.Results showed that:1.Gracilaria grew better under low salinity conditions,the daily growth rate was twice that under high salinity conditions.Co-cultivated algae grew faster than mono-culti-vated algae under low salinity conditions,the daily growth rate was about 37.6?higher.2.Compared with mono-cultivated algae,tissue nitrogen contents of co-cultivated algae were higher,while the C:N ratios were much lower.3.The agar yields of co-cultivated algae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mono-culti-vated algae.Agar yield was found to b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tissue nitrogen contents,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C:N ratios.4.The highest fractional yields obtained from co-cultivated algae were extracted with 40?ethanol,while from mono-cultivated algae,the highest fractional yields obtained were extracted with distilled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90.
根据 1 997年 1 0月和 1 998年 5月 2次围隔生态系实验中获得的叶绿素 a资料 ,分析了在富磷围隔实验中不同粒径叶绿素 a的变化及各自所占的百分比以及油污染对叶绿素 a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meso中 ,1 0月份 Chl- a的含量每天以 1 0~ 1 6 μg/L的速度呈指数生长 ,最高达到 74.89μg/L;大于 2 0μm的大型浮游植物是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5月份 Chl- a含量在加磷后增长的速度每天为 3~ 8μg/L,较 1 0月份慢 ;2~ 2 0 μm和 GF/F~ 2μm的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是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