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通过对哈密气象站1980-2008年家燕物候资料和气象资料的分析,得出当地家燕物候变化规律及停留时间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家燕始见日期均在4月,其中4月中旬较多,平均日期为4月16日,绝见日期均在9月且集中于中旬,平均日期为9月16日;(2)家燕停留期为4—9月,平均停留153d;(3)停留期与同期≥0℃积温和日照时数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随降水量的变化在不同时段呈现或同向或反向的趋势;(4)≥0℃积温和日照时数均为增加趋势,总体上家燕停留期变化与二者变化趋势一致,但近6a停留期缩短。  相似文献   
72.
根据1997—2007年11a石河子气象站7—8月份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总云量资料以及棉花桃数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新疆石河子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与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光照特点的关系,并提出了该病发生的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73.
武汉市周年逐日电力指标对气温的非线性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兰  陈正洪  洪国平 《气象》2008,34(5):26-30
为了建立电力因子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利用2005-2007年武汉市电网日电量、日最大负荷、日最小负荷及相应的气温资料,分析气温对各电力指标的影响,建立了各电力指标与气温的非线性统计模型,并与线性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比线性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电力指标与气温的关系,日最大负荷、日电量、日最小负荷最不敏感的平均温度临界点分别是15~16℃、14~15℃、13~14℃,低于该温度时气温下降或高于该温度时气温上升,电力指标均呈非线性增加,与最不敏感的平均气温偏离越大,电力指标增加越快.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江苏境内全新世典型考古遗址文化间歇层成因及其灾变事件信息的提取和时间序列的建立,结合与自然沉积地层和现代洪水沉积物以及已知海相地层的对比分析,是了解该区全新世以来考古地层揭示的海侵、海啸、古洪水、黄泛与淮泛等灾变事件过程和环境质量变化历史的重要手段;探讨全新世灾变事件的确切年代及其考古地层学可靠的判定依据和特征,探索微体古生物学在本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海侵层调查中的应用是今后江苏及我国沿海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5.
容许土壤流失量的研究现状及其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兰  周忠浩  刘刚才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1127-1134
成土速率、土地生产力和沟蚀的控制程度是容许土壤流失量([WTBX]T值)制定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国际上现有的T值标准主要是从土层厚度和成土速率出发,并结合实际应用的可能而定。详述了T[WTBZ]值的研究历史其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利用Barth模型和基于风险评价理论的[WTBX]T值的估算方法,对现有T值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T[WTBZ]值应该从土壤形成速率特性(自然属性)、合理的生产力水平持续性(社会属性)、水土环境的长久安全性(自然和社会属性)几方面属性进行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76.
危万虎  李兰  王能干  范德才  熊晚元 《气象》2004,30(10):56-57
试验观察分析雷竹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得出自然条件下雷竹的生长量与日平均温度有良好的指数关系 ,切根处理的雷笋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不大。分析还得出 ,通山雷竹 3月中旬以前出土的雷笋成竹率高 ,3月底 4月初出土的雷笋成竹率低。  相似文献   
77.
矿山地震是矿山开采诱发的一种地震活动,为矿山开采的伴生动力地质现象之一。抚顺煤田矿震事件频繁发生,1968年12月开始对矿震作监测记录,截止2002年12月31日,共记录到ML>0级的矿震81522次。其中ML>3.0级64次,最大震级为ML3.7级。研究预测,抚顺煤田矿震的最大震级可能达到ML3.9~4.2级。当发生ML4.2级极值矿震时,极震区的烈度将超过Ⅶ度。文章依据以往矿震调查资料及地震烈度衰减理论,推导出抚顺煤田矿震烈度衰减模型,用该模型预测了极值矿震事件发生时的影响范围。有望为矿山及矿山城市减灾防灾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红肉脐橙生育特性与气象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2年红肉脐橙各物候期、落花落果数等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肉脐橙春梢的生长量随积温的增加而增加,生长曲线符合指数规律。生理落花落果时间在4月30日至6月10日之间,着果率1.59%。果实膨大停止并达到商品成熟期为12月中下旬,成熟时间比国内最优脐橙纽荷尔晚30余天,大于等于10℃的积温5685.5℃,降雨量1039.9mm,日照时数1416.9h,丰产性能好。生理落果期平均温度22.6℃,平均相对湿度73%.落果率86.9%;平均温度21.1℃,平均相对湿度82%,落果率96.9%。  相似文献   
79.
利用石河子气象站1997—2006年气象资料,分别计算石河子近10a无霜期的长短以及10℃、15℃、2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时数,界限温度积温等热量指标。分析得出:近10a无霜期明显延长;10℃、15℃、20℃的界限温度的初日偏早,终日偏晚,持续日数大部分增加;活动积温显著增多。指出近10a是石河子热量最丰富的时期,并分析了近10a石河子热量变化对当地棉花生产的可能影响。为科学评估石河子气候资源、合理安排棉花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0.
李兰  陈正洪 《气象》2007,33(10):23-27
2006年4月11—13日湖北省各地出现大风天气,给农业、供电、城市公共设施造成极大破坏。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利用各站逐时风速资料,对该过程所产生的基本风压和结构风压进行了详细计算并与历史个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次过程产生的在离地10m高度造成的最大风压(瞬时)为0.53kN.m-2,30m铁塔最大结构风压(瞬时)高达2.60kN.m-2,其破坏力比基本风压放大了5倍,足以对铁塔、房屋、广告牌等构筑物产生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