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循环特征与地下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梳理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了西北内陆河流域主要的含水层特点,对山区、平原区和沙漠区的地下水循环特点进行了分析,着重对平原区地下水水流系统进行了讨论。由于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密切,形成了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含水层-河流系统,不论是上游开发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会引起整个流域内地下水资源的强烈变化。地下水资源评价表明,西北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783亿m~3/a,其中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量为487亿m~3/a,山区与平原区的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为199亿m~3/a,现状开采量为128亿m~3/a。地下水开发潜力分析表明,除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缘等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地下水开采潜力有限,应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来提高其承载能力。今后应加大(微)咸水资源化、地下水水库的调查研究,加强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生态需水量评价,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2.
京津冀地区县域单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索县域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测算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承灾体易损性,以定性综合评估的方式实现县域单元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实际评估中,将承灾体易损性分为人口安全易损性与资产易损性,分别用因灾死亡人口比与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比加以表征;再以国土资源部2001-2015年地质灾害灾情数据为基础,参考1950-2000年灾情数据,提出人口安全易损性与资产易损性的分级标准,并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地质灾害风险低,204个评估单元中仅有6个为中风险区,包括河北省涞源县、涞水县、武安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北京石景山区、延庆区,其余198个为低风险区,与实际情况相符。此方法快捷简便、数据可连续获取,符合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要求。空间差异化评估结果可为主动防灾减灾、国土空间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3.
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理论到实践,单要素到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约束条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承载能力主要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即萌芽奠基阶段、应用探索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详细讨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现状及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最后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情景模拟和实践应用等四个层次指出了未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建立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是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4.
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970年以来的30次Ms≥5.0级地震前ML≥2.1级小震的频度、b值、缺震、调制比4项活动性参数的短临异常特征,结果发现,这30次中强地震前,4项指标异常持续时间和异常结束至发震的时间,大部分都在1~6个月之内,尤其是异常结束到发震的时间,在1~6个月内的占异常总数的77%以上。而且30次地震前,4项指标均出现异常的有15次,占地震总数的50%;震前3项指标出现异常的5次,占地震总数的17%;2项指标出现异常的有6次,占地震总数的20%;1项指标出现异常的有3次,占总数的10%。特别是祁连山地块,异常比较丰富,以4项和3项指标异常为主,同时又以5项次以上异常的数量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35.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频度短期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活动地块划分的基础上,以地块为研究单元,对1970年以来的小震频度进行了全时空扫描,以研究其短临时间特征.结果表明:虽然受地域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各地区小震频度的短临异常与5级地震的对应率不相同,但绝大多数地区的小震频度正、负异常的起始时间、最大(最小)值时间和结束时间均出现在中强地震前的l~6个月.对结果统计检验,本区R≥R97.5%的合格率为69%,内、边邻地区合计R值合格率为94%.  相似文献   
36.
广告具有大多数应用文所没有的任务--吸引读者,因此广告创意就需在遵循应用文构思规则的基础上,借鉴文学创作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广告创意不仅要为广告主体找到准确的定位,而且还要使广告最终所宣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个性和深度及生动引入的外在形式,这样才能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和认可。  相似文献   
37.
为纪念2004年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上午。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省科学技术协会、省信息产业厅、省广播电视局、省通信管理局在南昌联合举办了〈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信息时代的江西气象科学技术)专题报告会。省人大副主任朱英培、省政府副秘书长赵泽华出席了报告会,各举办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省各大报纸、广播电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民政、烟草、铁路、水利、保险、电力、城建、钢铁、公路、农业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共计1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畅所欲言,就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信息时代的江西气象科学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并形成了共识。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气象信息提出了更多、更高、曼广的需求,气象与信息传媒需要加强合作.气象与气象信息用户需要进一步加强联系,要通过加强合作,加强联系,使气象信息能够更快捷、曼及时、曼准确、曼经济地传递给社会各行各业,使气象信息能够更多、曼广泛、曼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生活。现将部分领导、专家的讲话全文或摘要刊出,以飧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38.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晖  张若琳  石菊松  李春燕 《地球科学》2021,46(10):3764-3776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城镇和工程建设构成威胁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基于人类生命安全至上和灾害链综合风险的原则,选取区域地壳稳定性、突发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地面沉降易发程度等制约国土空间规划的“短板”要素,以全国为例,采用基于灾害链综合评价的图形叠置法开展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将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分为5个等级.地质环境安全程度由高到低所占面积分别为28.34%、29.36%、21.00%、4.51%和4.24%.评价结果宏观反映了地质环境条件和安全程度,揭示了区域分异特征,能够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为国土空间规划,特别是城镇和工程建设选址综合安全评价和用途管制等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地物光谱特征的测定和分析对遥感理论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SE590地物光谱仪在野外对腾冲县的不同盖度的小麦、不同条件下同种土壤以及不同覆盖物的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制作了光谱曲线图,对其光谱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波长400~700 nm的范围内,小麦的盖度越高,其反射率越低.在800~1 000 nm的范围内,小麦的盖度越高其反射率越高.在368~696 nm的范围内,干燥土壤的反射率比潮湿土壤的低,在726~1 100 nm的范围内,干燥土壤的反射率比潮湿土壤的高.就水面、石棉瓦、水泥地面、板岩镶嵌的公路路面而言,在400~1 000 nm的范围内,水泥地面和石棉瓦的反射率最高,板岩镶嵌的公路路面次之,水面最低.在波长373~632 nm的范围内,水泥地面光谱曲线的坡度比石棉瓦和板岩镶嵌的公路路面都高.  相似文献   
40.
针对生产实际与测量规范要求,设计了基于Windows Mobile的水准测量记簿系统,对该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述,并对系统的部分功能实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