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金河台电磁扰动数据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①电磁扰动0.001~1 Hz在震前每天06:00~22:00出现非脉冲性高值波动变化,在12:00和18:00达到最大;1~10 Hz在2008年1~3月出现与超低频类似的高值变化,最大幅度为300 mV; 10~20Hz无明显异常.②分析了电磁扰动...  相似文献   
92.
采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使精子遗传物质失活,通过细胞松弛素B(CB)的处理来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人工诱导紫贻贝(Mytilus gallopovincialis)雌核发育二倍体。将精子在强度为2561μW/(cm~2·s)的紫外线(254 nm)下进行时间梯度的照射,之后与正常的卵子受精,实验发现随照射时间的增加,卵裂率、早期胚胎存活率和D形幼虫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照射55 s时D形幼虫发生率降为0。受精后25 min,用浓度0.5μg/mL的细胞松弛素B(CB)持续处理受精卵20 min,诱导出紫贻贝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通过微卫星分析鉴定所得的子代个体均为雌核发育二倍体。  相似文献   
93.
正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依法保护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能够明确农村土地权属,减少和避免产权纠纷,为今后农民宅基地依法流转、处置做好准备,以有效地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征地拆迁,保证农民凭证得到补偿安置。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是  相似文献   
94.
在近些年的几次大地震中,例如,汶川地震和集集地震等,获得了不少近断层乃至断层上的加速度强震记录.这些近断层加速度强震记录对研究近断层的地震动特征(如速度脉冲、方向性效应)、震源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断层附近的加速度记录进行2次积分,并经过适当基线校正后得到断层位错时程,发现其位移峰值往往大于断层的永久位移量.而目前埋地管道在断层位错下的反应分析方法一般直接输入的是断层的永久位移量.  相似文献   
95.
李远宁  马朋  刘萍  李琪 《海洋与湖沼》2012,43(4):768-774
对我国沿海4个野生群体三疣梭子蟹的核糖体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1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获得长度为515—571bp的ITS1核苷酸序列,在4个群体的三疣梭子蟹中共检测到变异位点56个,多态位点比例为9.5%,其中简约信息位点25个,共检测到40种单倍型。通过统计单倍型多态性、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舟山群体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鸭绿江口群体和海洲湾群体,莱州湾群体最低。在三疣梭子蟹ITS1序列中共发现5种微卫星位点,AMOVA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间的遗传差异显著。另外,将本研究所得序列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十足目12种蟹ITS1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系统树显示同属的不同种各自聚支,与形态学分类吻合。  相似文献   
96.
山东北部沿海四角蛤蜊性腺发育年周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马山子海区四角蛤蜊的繁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自2007-04~2008-03,每月采集1次样品,同时,测定采样点的水温、盐度和叶绿素a含量。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四角蛤蜊全年只有1个主要的产卵季节:7~9月。配子成熟及排放期间,水温和叶绿素a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可为性腺发育提供能量,也有利于幼虫的存活和生长。从配子发生到成熟,卵径逐渐增大,并在产卵前达到最大,产卵后则降低。雌雄个体在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雌∶雄=1.138∶1,P<0.05),雌性略多于雄性,未发现雌雄同体现象。条件指数(软体部干重/壳干重×100)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四角蛤蜊在配子排放后,11月至次年1月间存在1个明显的恢复期,从最低值3.95(10月)逐渐上升至峰值11.95(次年1月)。  相似文献   
97.
对比分析1957--2008年间Dst≤-100nT的强磁暴数与太阳黑子数的变化趋势,发现太阳黑子数和Dst≤-100nT的强磁暴数的变化趋势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统计强磁暴在太阳周不同阶段的分布后发现,同一太阳周内60%以上的强磁暴出现在下降年,但从太阳周各个阶段的平均磁暴年发生率来看,强磁暴平均年发生率最高的年份仍然是太阳活动极大年。  相似文献   
98.
本文首先使用滇西北地磁台阵8个测点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记录的短周期地磁数据, 计算得到各测点的谐波振幅比时间序列变化曲线. 该曲线显示: 各测点的谐波振幅比YZHy和YHD在2013年3月3日普洱MS5.5地震前均呈显著高值, 发震前则刚好是由高转低再上升的一个转折点; 而谐波振幅比YZHx没有出现类似的异常变化. 其次通过对台阵区地下电导率结构的定性分析, 对该计算结果予以解释. 对于地磁短周期垂直分量反相现象和威斯矢量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 地下存在着近似南北走向的电导率异常带. 由于台阵区域YZHy和YHD的异常变化代表南北向地下电导率变化和地下电导率不均匀, 因此谐波振幅比的变化与电导率异常带的分布一致, 表明谐波振幅比的变化与地下电性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为了提取2013年10月至11月吉林省松原市Ms5.0以上震群前后地磁异常变化信息,利用短时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分析平均震中距为79 km的长春地磁台地磁场能量波动,发现该台Z分量在震前4个月于0.02 Hz频点能量出现异常波动,震前2个月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平稳,恢复到正常水平期间发生地震.排除空间变化磁场影响和环境干扰,认为该异常变化与2013年松原Ms5.0以上震群有关.  相似文献   
100.
概况 2005年10月11—13日,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电子工学科教授早川正士博士(Dr.Masashi Hayakawa)应邀访问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2Et在地球物理所做了题为“Electromagnetic precursors of earthquakes(地震的电磁前兆)”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