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针对辽宁2009年2月中旬旬初雨转暴雪过程和旬末大雪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0×10 逐6 h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水汽和动力条件及热力结构等方面入手,对这两次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在许多方面显著不同。两次过程均发生在乌山阻高稳定的形势下,均受中纬度东移的中尺度低值系统影响,但雨转暴雪过程中高纬度为两脊一槽型,中纬度短槽与南支低槽结合携强冷空气东移,与低空急流在辽宁上空交汇。大雪过程为东低西高型,中纬度气旋性波动东移,切变线北抬过程中与西南暖湿气流作用影响辽宁。两次过程均发生在600 hPa以下相对湿度为80%以上的大气中,均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特征和深厚的上升运动,但雨转暴雪过程水汽含量更高,辐合层更深厚、强度更强,垂直速度较大雪过程大一个量级;两次过程都有明显的风垂直切变特征,但雨转暴雪过程发生在风垂直切变迅速增大的条件下,大雪过程风垂直切变相对稳定;雨转暴雪过程降水随湿位涡的发展而增强,两者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大雪过程湿位涡表现微弱;雨转暴雪过程槽前0 ℃层达到850 hPa,槽后各层温度迅速下降至0 ℃以下,而大雪过程整层温度始终在0 ℃以下。  相似文献   
92.
Rapoport法则是物种分布幅度在环境梯度上的统计分布特征,与物种丰富度的梯度格局密切相关.关于Rapoport法则普适性检验的争论被认为与数据统计方法有关,但对这些算法有效性的评价还很少见.以云南无量山种子植物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数据为例,比较4种常用的Rapoport法则检验算法,并按照海拔分布幅度等级将全部物种分成4组后,再比较不同算法的结果.分析表明,中点法和上限法的检验结果受中域效应的显著影响,Steven方法受影响较小,而逐种法可以回避MDE影响.按海拔幅度分组统计,可以显著削弱MDE的影响,但是数据本身误差的效应有所放大.综合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无量山种子植物海拔分布整体格局中存在Rapoport法则;而山顶附近存在局部的反Rapoport法则现象,与植物群落类型的更替对应,可能与山顶气候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3.
光合作用研究中,对于个体发育过程中类囊体膜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所知甚少,其中的一个限制因素是能否纯化得到大量高活性的稳定且均一的膜蛋白。作者以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2个不同发育阶段(孢子体和配子体)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得到了孢子体和配子体的类囊体膜.在不同的温度、光强和pH下,对其类囊体膜上的光系统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孢子体和配子体的PSⅠ活性均随温度和光强的升高而呈现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温度18℃,光强为2320lx时具有最高的PSⅠ活性。而孢子体乖配子体的PSll活性随温度和光强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孢子体PSⅡ活性在温度18℃,光强为2320lx时最高,配子体PSⅡ活性在温度13℃,光强为2800lx时最高。孢子体PSⅠ在酸性条件下较活跃,在pH5.4时具有最高的PSⅠ活性,配子体PSⅠ在碱性条件下较活跃,PSⅠ活性在pH10.4时最高;孢子体PSⅡ活性随pH的升高呈现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配子体PSⅡ活性随pH变化趋势不明显,但都在pH8.0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4.
梁军  张胜军  冯呈呈  李婷婷  黄艇 《气象》2019,45(6):766-776
台风Matmo(1410)和Polly(9216)影响辽东半岛时的路径近乎重合,但台风Polly造成了大范围的暴雨和大暴雨,而台风Matmo仅个别测站出现暴雨。利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年鉴、FY-2D卫星的黑体亮度温度(TBB)产品(0.1°×0.1°)、日本气象厅TBB资料、大连地区逐时自动气象站降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RA-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0.125°×0.125°),对两个台风影响辽东半岛的降水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个台风均进入西风槽区而变性,在其西侧和北侧分别具有冷锋和暖锋锋生,辽东半岛的降水均发生在台风低压环流北侧的锋生区和环境风垂直切变明显增大过程中。但两个变性台风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却差异显著,台风Polly与西北侧较强冷空气相互作用,锋区随高度增加向西北倾斜,且与低空东南急流相连获得丰富水汽供应,强降水持续时间长,而台风Matmo与东北部对流层低层冷空气相互作用明显,锋区随高度增加略向东北倾斜,但其低空急流水汽通道被快速隔断,不稳定度和动力抬升条件减弱,强降水持续时间短。(2)台风Polly和Matmo的降水分布非对称明显,均出现在顺垂直切变方向的左侧,但台风相对于高空槽的位置不同,对流活动发展的方位有所差异。台风Polly中尺度对流活动在其北侧发展旺盛,且向西南弯曲,而台风Matmo对流活动仅发生在台风环流东北侧。(3)台风的强降水落区还与其低层环流内冷、暖平流的活动密切相关。台风Polly西北侧的冷平流加强,辽东半岛位于台风北侧低层冷暖平流交汇区,水平辐合加强,深厚的上升运动维持,而台风Matmo东北侧的冷平流加强,辽东半岛逐渐位于台风西侧,低层为冷平流控制的下沉运动区,大气层结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5.
为了提高样木定位和郁闭度测算效率,通过实验样地调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现代测绘手段的实用测算法:全站仪精准定位样地与样木,同时量测坡向和4个正交方向冠幅;相关数据经EXCEL预处理,用""连成"心-轴-轴"式椭圆绘制指令,粘贴至绘图软件命令行实现批量绘制;最后用布尔运算命令电算郁闭度,实践表明此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算精度。  相似文献   
96.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对9711号台风Winnie登陆转向渤海、在辽东半岛地区引发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并分析了该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特征和地形对辽东半岛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台风Winnie影响辽东半岛期间,与其西北和东北部的冷空气相互作用,在半岛东侧和北部出现局地垂直次级环流,有利于中尺度暴雨云团的发展。(2)地形对台风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幅作用,降水量与地形的走向一致,迎风坡降水量增加,背风坡降水量减少,地形强迫抬升作用在辽东半岛地区造成的降水量约占模拟总降水量的40%,强降水区与辐合带相对应。(3)地形强迫作用加强了低层的偏东气流,有利于中尺度气旋性涡旋系统的生成、发展,从而导致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加强和维持。(4)地形强迫作用可以改变台风的局部环流。当地形强迫产生与台风环流相同的气旋性扰动时,台风环流局部增强,降水量相应增大;当地形强迫产生与台风环流相反的反气旋性扰动时,台风环流局部减弱,降水量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97.
在社会经济统计GIS建设过程中,如何组织、访问和分析大量的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是其难点之一。以往的社会经济统计GIS应用层直接访问数据库的形式,虽然在访问速度上存在一定优势,但是使用过程出现如下问题:(1)缺乏可管理性和适应性;(2)不能够适应数据层中数据结构和内容的变化。本文剖析了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组成和特点,提出采用元数据来组织社会经济统计GIS中海量的社会经济数据。在应用层与底层数据库之间加入元数据层,通过元数据解析引擎完成应用层到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到应用层的映射的系统数据组织方法。并以包头市青山区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系统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
梁军 《辽宁气象》1999,(1):12-13
阐述了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及技术方法,分析了太连地区暴雪的气候特征;针对暴雪生成的物理机制给出暴雪的几种天气类型,论述了天气类型和物理条件;综述了系统的运行方式、功能及模拟预报流程。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甘肃省金川铜镍矿探测区的Cu、Pb、Zn、Co、Ni、Cr等六种微量地球化学元素在高光谱上的表现为主要目标,一方面根据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微量元素的异常,另一方面将高光谱遥感信息和地球化学信息融合,以挖掘综合找矿信息,并进一步寻找微量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对地物波谱和高光谱遥感波谱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