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沉积环境有机质及在铀成矿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系统研究,将沉积环境有机质分为可确定或未确定的高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质、简单物质和腐殖质3个主要部分,一般称为非腐殖质和腐殖质2个部分.非腐殖质系指那些可被列入单独的化合物类别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糖、脂类和氨基酸;腐殖质系指那些很难确定的不能再分成其他化合物的有机化合物,据其溶解性质和颜色特征,腐殖质分为黄腐酸、...  相似文献   
52.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平定向钻进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碍,以及克服重重障碍的施工方法,只要工艺方法得当,任何挑战都可以战胜,并成功穿越。  相似文献   
53.
和鹏飞 《探矿工程》2014,41(6):35-37
针对辽东湾某区块大斜度井出现的钻井液粘切高、起下钻困难、钻井液流变性不易控制的问题,从清理岩屑床入手,提出通过改善泥饼质量,保证井眼光滑、井壁稳定和保证钻屑携带的基础上,改变钻井液的流变性,使钻井液在钻铤处达到紊流,并及时使钻屑均匀分散在钻井液中,减少形成岩屑床的机会,达到清理岩屑床目的的新方法。该技术在该区块8口水垂比小于2的井上进行了施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应用岩石组合及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特征,已经能够较成熟的研究区域构造一岩浆演化过程,界定区域构造演化的时空界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可形成于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笔者对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针对在博格达造山带发现的双峰式火山岩,讨论其对构造一岩浆演化指示作用。博格达双峰式火山岩岩石组合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裂谷作用始于早石炭世,结束于晚石炭世晚期或早二叠世早期。博格达裂谷作用存在东西时空差异性,根据裂谷演化早期双峰式火山岩的空间及东西天山在石炭纪火山活动的的差异,推断博格达西段裂谷作用稍微早于东段开始,但由于区域构造演化差异,裂谷演化程度东段强于西段,而东段可能早于西段裂谷闭合。  相似文献   
55.
莫霍面是地球内部的最明显的两个一级速度间断面之一,也是地球内部最接近地球表面的全球性分界面,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最有可能与地表观察的结果相联系。自从莫霍面被发现之后, 在全球性或区域性研究上都备受关注,对其界面性质的确定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相变界面还是化学界面,仍处于争论之中。莫霍面的埋藏深度及其性质的横向不一致,在全球尺度上显示得很明显,大体与地表所见的陆—洋分布相关。本文综述了莫霍面的性质、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及其热力学、动力学特征,并讨论了莫霍面与找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随着大陆动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花岗岩成矿作用等问题成为新一轮地质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本文系统阐述了花岗岩成因、花岗岩浆源区性质及岩浆作用过程、构造背景以及花岗岩成矿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7.
本刊讯 针对我国林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物质生产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林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的实际情况,新世纪上半叶,我国将把"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  相似文献   
58.
59.
通过三维激光颗粒动态分析仪(3D-PDA)对玻璃水槽内丁坝回流区的流速进行测量,获得了回流区流速分布的详细资料。根据流量连续原理和回流区流速分布,对丁坝回流区进行了区域划分:沿横向划分为负流速区、正流速区和主流区;沿纵向分为回流减流区和回流增流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回流尺度和回流流量沿纵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回流区正负流区流量沿纵向呈纺锤形分布,负流速区和回流区的宽度在纵向基本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60.
埕岛复式油气田聚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埕岛油田是一个典型凸起成藏的复式油气田,也是胜利油区增储上产生的一个重要阵地。该油田在以太古界的花岗片麻岩为结晶基底、以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和中生界的碎屑岩为沉积基底的潜山背景上发育了构造、岩性、地层及岩性-构造等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