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265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黄海南部海门近岸牡蛎礁发育的物质基础与环境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现代牡蛎礁多发育在河口,但位于黄海南部的海门市近岸牡蛎礁却发育在非河口地区。利用对岩芯和剖面进行的岩相、粒度、硅藻及14C年代等因子的分析测试数据,对黄海南部的海门市近岸牡蛎礁的发育场所和环境背景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该地在距今5630年左右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沉积环境变化,由之前的潮间带环境转变为之后的河口砂坝或者受河口影响的潮流砂脊相环境,形成了适宜牡蛎生长和牡蛎礁发育的条件。尽管牡蛎礁现在出露在粉沙淤泥质潮滩上,但是其发育的基底不是粉砂淤泥质潮滩,而是河口砂坝或者受河口影响的潮流砂脊。黏土矿物特征还显示出,海门牡蛎礁的发育还与长江口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2.
天山南坡科其卡尔巴契冰川度日因子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度日模型是估算冰川消融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根据科其卡尔巴契冰川2003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冰川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各高度上的度日因子,介于2.0~9.7mm·℃-1·d-1之间变化,平均值为5.7mm·℃-1·d-1,与青藏高原各冰川及其它地区冰川相比较小;随着海拔的增高,度日因子随之递增;随平均气温的升高而随之递减.由于冰面状况复杂,度日因子变化幅度较大,裸冰区的度日因子明显大于表碛覆盖区.人为测量误差、反照率、地形等对度日因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3.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省国土资源厅收到一封来自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的感谢信,信中说:“贵厅驻农垦齐齐哈尔分局国土资源局在局长全伟同志的带领下,全心全意为垦区经济服务,树立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光辉形象,管理好了一方土地,带动了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维护稳定、保持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信中列举了几件实事后写到:“在农垦齐齐哈尔分局,  相似文献   
154.
柴德山,今年52岁,是一位身材魁梧、说话铿锵的典型东北汉子。参加地质工作35年来,先后在原省区域地质调查二队、省第五地质勘查院、省第四地质勘查院担任领导工作;今年2月,调任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院长。  相似文献   
155.
近15年来长江黄河源区的土地覆被变化   总被引:63,自引:3,他引:60  
基于长江黄河源区土地生态分类,利用1986年与2000年两期TM遥感数据的对比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从分布面积变化和类型转移趋向与幅度两方面,分析了江河源区近15年来土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变化与演变格局,结果表明:高寒草地退化显著,较高覆盖度高寒草原与高寒草甸面积减少了15.82% 和5.15%,高寒沼泽草甸分布面积锐减了24.36%;湖泊水域萎缩了7.5%,以长江源区内流湖泊为主;土地荒漠化发展十分强烈,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展了17.11%,其中黄河源区沙漠化土地年平均扩展率达到1.83%。高寒草原草地的覆盖度下降与荒漠化、高寒草甸草地的覆盖度下降与草原化以及沼泽草甸草地的疏干旱化是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空间演变的主要趋向,并由此改变了土地覆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使该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156.
长江源区新生代火山岩的系列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源区的新生代火山岩系包括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形成于始新世, 钾玄岩系列火山岩形成于中、上新世.总体而言, 该区火山岩富碱高钾,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稀土元素含量高且轻稀土相对富集.相对而言, 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富集SiO2、Al2O3, 无负Eu异常, 属于壳源岩浆系列, 其原始岩浆由加厚陆壳的榴辉岩质下地壳经部分熔融产生.钾玄岩系列火山岩富集K2 O、TiO2、P2 O5、MgO、FeO, ∑REE、HFSE、ISr值均较高, 弱负Eu异常, 属于幔源岩浆系列, 其原始岩浆由EMⅡ型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生成.2个系列的火山岩均是大陆碰撞造山后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始新世以来, 随着该区由碰撞、挤压作用发展到出现走滑, 应力环境由挤压转变为张性, 导致依次喷发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和钾玄岩系列火山岩.   相似文献   
157.
选择甘肃省民勤县绿洲作为典型荒漠化区域,根据荒漠化土地分类体系确定决策树的结构及各类地物在树形中的位置。基于各类地物的光谱反射特性和图象数据反映的综合特征,采取相应的识别和提取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遥感数据源。对于非荒漠化土地分类,利用土壤调节植被指数、阈值数字信号统计可以分离成一类树枝;而重点讨论的3种荒漠化土地类型的分层分类,则相继采用光谱特征提取、几何特征提取、纹理特征提取、监督分类以及植被指数等复合识别指标进行分枝。结果表明:利用决策树分层提取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和避免提取地物时所有多余信息的干扰及影响,目标明确。同时,为提高分类的精度,开展野外遥感调查和特征分析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8.
详细阐述了基于组件GIS的技术基础及其特点,区别了两种形式的组件式GIS,给出了基于接口的组件式GIS的开发方式。以重庆市柑橘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为例,论述了用ArcGIS 8的ArcObjects提供的COM组件进行系统开发的方法。将该系统与传统的GIS系统相比,阐述了它在系统开发、系统扩展和系统集成等方面所体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9.
基于浮点遗传算法的近震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体  陈阳  庄灿涛 《地震》2006,26(2):12-18
文中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基于浮点遗传算法的地震定位问题方法, 在该算法中选用了浮点基因表示方法、 参数和基因取值范围一致来避免编码解码, 提出了算法的动态结束条件及处理方法。 通过实际运算检验证明使用该方法来实现地震定位可以避免地震定位中的不稳定性和对初值的依赖性, 从而保证地震定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时效方面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是一个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0.
基于MODIS积雪产品的高亚洲融雪末期雪线高度遥感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1—2016年逐日MODIS积雪产品为主要数据源,在高亚洲区域发展了大尺度融雪末期雪线高度的遥感提取方法,并对其2001—2016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取方法首先对逐日的MODIS积雪覆盖率产品进行去云处理,获得积雪覆盖日数(SCD)数据集;并用冰川年物质平衡观测数据、融雪末期Landsat数据对提取终年积雪的MODIS SCD阈值进行率定;最后以MODIS SCD提取的终年积雪面积结合地形“面积—高程”曲线实现大尺度融雪末期雪线高度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① 高亚洲融雪末期雪线高度的空间异质性较强,总体上呈南高北低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并因受山体效应的影响,雪线高度由高海拔地区向四周呈环形逐渐降低的特点。② 高亚洲2001—2016年融雪末期雪线高度总体上表现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在744个30 km的监测格网中,24.2%的格网雪线高度呈显著增加,而仅0.9%的格网呈显著下降。除兴都库什、西喜马拉雅外,其他地区雪线高度均表现为升高趋势,显著上升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喜马拉雅中东部和念青唐古拉山等,其中以东喜马拉雅升高最为显著(8.52 m yr -1)。③ 夏季气温是影响高亚洲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两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 = 0.64,P < 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