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从我国火电厂粉煤灰排放现状出发,以徐家峪现行电厂储灰场为例,通过对储灰场周围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和其周围多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总结得出储灰场对其周围地下水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总体未改变周围地下水使用性质。  相似文献   
32.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贺兰山—桌子山地区奥陶纪盆地原型一直存在争议。因此,作为连接盆地与造山带的纽带,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奥陶系的沉积响应特点理应引起重视。贺兰山—桌子山地区奥陶系沉积组合普遍存在二元结构,即下部以发育台地相碳酸盐岩为特征,上部发育一套复理石沉积,代表了盆地原型从伸展向敛合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选取贺兰山—桌子山盆地东、西缘奥陶系两个代表性的剖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的古地理背景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通过野外露头的详细描述和岩石薄片矿物组分的鉴定,揭示了桌子山地区奥陶纪沉积环境的演变序列和贺兰山地区樱桃沟组的事件沉积特征。借助本文部分作者在桌子山地区同步采样获取的牙形石化石的最新成果,确定了桌子山地区奥陶系二元沉积组合界线处的精确时限为牙形石生物带Pygodus anserinus结束的位置,时间上为晚奥陶世桑比期最早期,接近中、上奥陶统界线的年龄(458.4±0.9 Ma,ICG 2014),这与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构造转换面(或是盆山转换面)的时限一致。通过对比研究认为樱桃沟组与其下伏地层构成的被动大陆边缘—复理石沉积序列结构实为前陆盆地序列,代表了贺兰山地区于中奥陶世已进入前陆盆地发育阶段,樱桃沟组复理石沉积序列中多套滑塌角砾岩夹层的存在和显微研究表明阿拉善陆块(?)逐渐靠近华北陆块过程中可能从阿拉善陆块(?)东缘(被动大陆边缘)垮塌的产物。而桌子山剖面奥陶系相同的二元沉积结构,同样对应了Sinclair前陆盆地地层模型的前两个阶段,暗示当时前陆盆地业已影响到了桌子山地区。综合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奥陶纪构造体制由伸展转换为敛合的时限可能代表了阿拉善陆块与华北板块发生了初始碰撞。  相似文献   
33.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 其研究历史已逾百年, 迄今分别在盆地基底、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构造-沉积耦合关系和石油地质等方面积累了丰硕成果, 研究程度越来越高。同时,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多种能源重地, 也日益受到工业界的重视。然而, 迄今为止一些基础地质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制约了对鄂尔多斯盆地乃至整个华北克拉通的全面认识, 譬如: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划分、组成、时代和基底顶面起伏特征不清楚, 早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构造背景和盆地原型颇具争议, 盆地全区奥陶系地层对比尚未统一, 奥陶纪华北克拉通相对于东冈瓦纳超大陆的古地理配置缺乏足够的约束, 使之成为国际上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另外一个与海相钾盐找矿有关的科学问题是: 华北克拉通西部奥陶纪陕北盐盆地在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了巨大规模的石盐, 但仅在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发现含钾显示和局部薄钾盐层, 迄今并未发现与石盐沉积规模相匹配的大型固体钾盐矿床, 为什么?除了陕北盐盆地及周缘其他次级凹陷可能还存在尚未发现的海相钾盐矿床以外, 是否当时有部分富钾卤水已迁移出陕北盐盆地?为了回答上述科学问题, 对华北克拉通西、南缘若干经典剖面开展了岩石学、地层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地球物理学以及锆石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 获得了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34.
海上型浮船坞进行海上作业受到海况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作业性能难以在设计阶段进行预测,基本性能试验也无法模拟所有的海况。为此,文中从分析浮船坞作业流程入手,建立作业性能预测指标体系,提出作业性能定量预测模型,依据数据统计和评价模型,进行浮船坞海上作业性能预测。该方法是针对浮船坞作业性能评价的一次尝试,起到辅助设计和试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在山东省地质遗迹调查研究中,首次在烟台门楼水库东侧马山发现一处典型的火山岩侵入剖面。为进一步准确评价剖面地学意义,在剖面中采取砂样1件及玄武岩样品3件,分别利用ESR法和K-Ar法进行精确测年。结果表明:胶东地区为地壳长期稳定或微微隆起的地区,可作为我国第三地势阶梯中地壳稳定或相对隆升区的一个代表;火山岩剖面为中新世晚期产物,其火山活动大致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火山凝灰岩与火山集块岩喷发时期,发生在7.19 Ma左右,第二期为玄武岩的多期次溢流时期发生在6.75 Ma左右,第三期为小型断裂活动与玄武岩脉的侵入时期,发生在5.32 Ma左右,但其规模明显弱于前两期。门楼水库火山岩剖面是我国少有的火山岩侵入剖面,属典型地质遗迹资源,具有较高的科研与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