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细菌的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细菌生物量(以C计,下同)的研究结果表明,浮游细菌总生物量波动在0.09~0.83mg/dm3之间,平均0.37±0.21mg/dm3,占水层颗粒有机碳含量的11.94%;附着细菌生物量在(0.14~3.69)x10-2mg/dm3)之间,平均(0.77±0.58)x10-2mg/dm3,占浮游细菌总生物量的2.08%±1.95%。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浮游细菌总生物量、附着细菌生物量均有所上升。底泥细菌生物量为(44~132)x(10-6m/m),平均(86±23)x(10-6m/m),占底泥有机碳含量的1.55%。  相似文献   
12.
蝗虫遥感监测预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蝗灾日益肆虐,为支撑虫害及时精准防控,迫切需要开展大面积蝗虫动态监测预警研究。本文从蝗虫生境遥感监测、蝗虫发生动态遥感预警,以及蝗灾遥感损失评估3个方面介绍了当前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3个方面:蝗虫监测预警的时空分辨率较粗,无法精准定位虫害热点发生区和重点危害区;遥感虫害响应机制与虫害生物学扩散模型耦合度较低,导致模型时空普适性较差;缺乏高时空精度的虫害监测预警空间信息服务产品。因此,当前急需发展面向全球、洲际、全国、区域的多尺度、长时序、高精度虫害精准监测预警平台。通过建立时空精细尺度的虫害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研制遥感机制与虫害生物学机理深度耦合的高精度预测预报模型,发布多尺度高时频的虫害监测预警空间信息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海量数据的自动入库和智能存储、多层次模型的快速调用和高性能计算、虫害测报产品的在线生产和可视化服务。建立从数据到模型到产品服务的全链路,从而切实提升全球应对重大迁飞性虫害的智能化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区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眉山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通过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考察和最新地质灾害信息分析,阐述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归纳了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识了眉山市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季节性施工会受到外部气象条件的影响.在分析建筑施工受气象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对建筑工程施工时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程度做出预先评价,从而合理安排季节性施工.  相似文献   
15.
在网格化城市管理过程中,事件、部件的快速查询与定位是管理效率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快速、高效地实现城市事件、部件精细化管理,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九叉树"空间信息多级格网技术的城市管理模式。该模式是在对城市区域进行"自适应九叉树"多级网格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对事件或部件进行定位编码,利用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城市空间的监督与管理。记述了"自适应九叉树"空间信息多级格网划分方法和编码体系,以及城市管理模式的构成、特征、事件与部件的定位方法。通过比较,基于"自适应九叉树"空间信息多级格网的划分方法和编码体系简单、易懂,检索效率高,具有很好的现势性。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初冬至2010年春未,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旱灾,其中尤以广西、贵州、云南最为严重。通过抗旱找水探采结合井的布井、施工全过程的总结,认为在实施干旱区地下找水时,应根据基础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结合地形地貌条件和当地居民缺水状况,以深度小于80m的浅井抽取地下水解决当地居民生活饮用水为宜。  相似文献   
17.
对黄登水电站施工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软岩倾倒蠕变和隧洞突水等常见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基础上,分析施工区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并提出施工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五山施工隧洞中寒武系地层最长,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尤以断裂裂隙发育,地下水水位较高,涌水、涌砂、塌方、泥化等常见.施工前期、施工过程等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和适时处治工程,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剖析时移效应对长期平均海面传递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时移效应的数学模型,接着基于中国海区验潮站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时移效应数值计算及长期平均海面传递试验验证。结论揭示了时移效应的变化规律及其在不同的观测时段长度下对长期平均海面传递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境内曲孜卡乡和盐井乡交界的澜沧江河段,由于复杂的地质背景,形成了一系列物理、化学特征各异的温泉及盐泉。研究区域热水系统主要以盐泉泉群和中低矿化温泉的形式分散出露,根据地质地热结构以及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将区内热水系统划分为盐井系统、右岸曲孜卡系统、左岸玄武岩系统以及外围温泉。通过工程区区域地质背景及周边热水同位素特征,结合工程区及周边热水系统的热储温度、热储深度计算,研究各热水系统的循环演化机制对工程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