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97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315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31.
库布齐沙漠南缘沙丘固定与活化过程中的形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998-2014年5期库布齐沙漠南缘的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野外调查分析了沙丘固定与活化过程中的形态演变,探讨了区域风况和降水等气象要素对沙丘固定与活化及形态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丘随降水量的年际波动经历了固定-活化-再固定3个阶段。监测初期的片状流动沙丘演变为大型抛物线形沙丘并得以固定,固定的抛物线形沙丘以发育风蚀坑形式活化,进而形成多个抛物线形沙丘,最后这些沙丘又被植被固定,沙丘形态趋于更加复杂。但在此过程中,风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区抛物线形沙丘既可起源于新月形沙丘或片状流沙,也可由风蚀坑发育而成,其中植被作为沙丘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发现在抛物线形沙丘移动过程中,当背风坡发育滑落面时,沙丘的移动最快。  相似文献   
132.
笔者采用ICP-MS测试分析技术,对川东南-黔中及其周边地区震旦-志留纪地层28件样品进行了B、V、Ni、Sr、Ba、Th、U等指示沉积环境的敏感微量元素做了系统测试分析,采用GB/T14506.28-93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并探讨了Sr/Ba、V/Ni、V/(V+Ni)、Sr/Ca、Ca/Mg、Th/U比值与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本区下组合沉积环境主要为半深海、深海及浅海滞流环境.元素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区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3.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煤成气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呼和湖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一个重要的二级凹陷,其中存在2套主力烃源岩系(大磨拐河组和南屯组),均含有煤层,且煤层生烃条件优越,可以作为煤成气的有效源岩.基于对该凹陷中煤系源岩综合评价,笔者采用三维建模与构造模拟系统(TSM)对该凹陷进行盆地模拟,计算出了该区煤系源岩的生气潜量.研究表明,呼和湖凹陷中部和南部的煤层分布比较广泛,平均厚度为120 m左右;煤系源岩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Ⅲ型,属于倾气型烃源岩;该凹陷以未成熟-低成熟阶段的煤系源岩为主,R_o大部分在0.3%~0.9%;凹陷煤成气总量为1.6897×10~(12)m~3,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4.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温度和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为主要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特征与机理研究,对揭示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分别介绍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研究进展,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效应,以及CO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响应研究仍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①多因子协同效应;②不同品种的响应差异;③不同尺度水平的响应过程;④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5.
观测技术系统的设施构建技术指标认定是观测技术的核心所在,本文结合地电井下观测设施构建工程[1],着重讨论针对观测装置测试的需求、技术指标测试的方法以及认定的过程。文中以具体工程参数为例,给出4项测试结果,讨论了认定依据和认定过程,希望本讨论能对地电井下观测设施建设、指标的认定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6.
郇伟静  袁万明  李娜 《现代地质》2011,25(2):261-270
甘孜-理塘金矿带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造山带与义敦岛弧造山带的交界部位.通过对嘎拉、错阿、雄龙西、阿加隆洼和曲开隆洼等5个金矿区矿石样品中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的电子探针分析,试图探讨区内金矿形成温度、深度和成生环境,并结合矿石锆石裂变径迹定年探讨成矿时代.研究区黄铁矿为S亏损型,普遍含Co和Ni,含量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37.
莽总斑岩铜钼矿床位于玉龙斑岩铜矿带中部,含矿岩体侵入下二叠统和上三叠统火山岩和硅质沉积岩中.含矿岩体出露面积约0.27km2,普遍发生蚀变,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本文分析了含矿岩体化学组成及用锆石LA-ICP-MS U-Pb 年龄分析斑岩体形成时代.早阶段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晚阶段岩体为石英二长斑岩及碱长花岗斑岩,晚...  相似文献   
138.
全球变化下地表反照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表反照率表征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决定着地表与大气之间辐射能量的分配过程,是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关键变量。在全球变化日益突出的今天,地表反照率与全球变化的相互影响机制已经成为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地表反照率的细微变化,会影响到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平衡,进而引起区域以至全球气候变化。详细介绍地表反照率影响...  相似文献   
139.
滇东地区煤田构造格局与煤系赋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地区位于特提斯和环太平洋构造体系的交接部位,煤田构造格局的总体特征是呈NNE向条带状展布。区内断层以NNE、NE向为主,受主要断裂影响,煤田在南北向呈带状,东西向呈段状展布,各煤矿区在平面上呈NE向带状分布。研究区煤系赋存受基底主干断裂的控制作用明显,变形强度由北向南逐渐增强,北部地区以褶皱构造为主,断层较少,煤层多保存于向斜构造中,保存较完整,煤层埋藏较深;南部受弥勒-师宗断裂带影响,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对煤层破坏严重,煤系赋存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0.
地表及海洋环境的镁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Mg)是主要造岩元素,其地球丰度仅次于铁和氧。Mg几乎参与了地表所有圈层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随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等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完善,Mg同位素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Mg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使其在地表及海洋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主要就近几十年来Mg同位素在地表及海洋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探讨。虽然,目前对Mg同位素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许多研究成果显示,Mg同位素具有很大潜力成为环境变化的新的指示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