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利用内蒙古119个自动气象站24 h累计降水量数据与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选取内蒙古中东部地区2021年8月24—25日强对流天气过程,借助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天气过程发生时强降水中心垂直螺旋度、湿位涡和准地转Q矢量及其散度场进行分析,探讨了物理量场与强降水中心位置及其强度变化的配合过程,为东北冷涡影响下的强对流天气的诊断和预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2.
基于WGM2012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获取中国东北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分布。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反演区域不同深度地质体横向差异。结合地震重点监视地区(依舒断裂带北段地区、扎兰屯地区、长白山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岩石圈深部构造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依舒断裂带北段地区Te约为15.5 km,岩石抗变形能力较弱,浅部密度横向差异较明显,震源深度较浅;扎兰屯地区Te约为24.5 km,岩石抗变形能力较强,深部密度横向差异较大,震源深度较深;长白山地区Te约为11.5 km,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的热地幔动力作用,地震活动相对较活跃。  相似文献   
133.
全球化发展的最新趋势是区域性集中和一体化,文化产业是这一趋势的最突出表现.国内外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清楚地表明21世纪是海洋文化产业世纪,人类将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蓝色的海洋文明.在当今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以辽宁省沿海6个市区(葫芦岛、盘锦、锦州、营口、大连和丹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合作理念进行辽宁省内滨海文化产业一体化研究,对省内文化产业及其他省区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4.
针对电力系统中信息数据安全问题,提出运用数字指纹技术进行数据保护,并将基于混沌序列的数字指纹技术在电力系统开发过程中加以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有助于电力系统中重要数 据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5.
黄石市矿业遗迹基本类型、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黄石市矿业遗迹类型、分布,剖析了不同时代的典型矿业遗迹,总结了不同类型的矿业遗迹特征,提出了黄石市矿业遗迹合理开发利用的科学建议。研究表明:黄石市矿业遗迹十分丰富多彩,许多达到珍稀级,具有典型性、稀有性、科学性和观赏性,具有重大的科研、科普、旅游、参观等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136.
分析了省级应急平台体系之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需求,阐述了如何基于数字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WebGIS)来整合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以及公共应急专题资源,建设省级公共应急服务地理信息平台的总体设计和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37.
一次海南大暴雨过程的能量及螺旋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C卫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10月12-14日发生在海南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雨过程是由热带低压带来的暖湿气流与大陆冷高压带来的干冷空气共同作用产生的,副热带高压的进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假相当位温及地面总能量的分布很好地反映了此次大暴雨过程中的强对流不...  相似文献   
138.
1990年代以来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县城为基本地域单元,分析1990年代以来广东省县域经济的差异.研究表明,1990年代以来,广东经济发展由初级产品生产阶段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初期,1995和2002年是其演变的拐点年.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在逐步增大,越是发达的地区其区域差异越大;在空间演变上表现出先分散后集中再分散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县市经济类型区的分析发现:(1)广东由原来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发展为明显的圈层结构;(2)广东在极化作用持续加强、区域差异不断扩大的同时,扩散效应已开始显现;(3)欠发达地区总体上难以摆脱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但局部地区由于资源及特殊的机遇而优先发展起来,低水平均衡被打破;(4)原增长极范围扩大,出现新增长极.由此归纳出核心城市、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3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9.
在航磁调查工作中,为了追踪隐伏断裂、隐伏岩体及隐伏矿体,尝试了应用方向导数、斜导数和插值切割法等方法。针对建立的理想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内蒙古某地进行实验,认为应用斜导数追踪隐伏断裂、隐伏岩体,参考插值切割法追踪隐伏磁铁矿体方法较好。  相似文献   
140.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VPM遥感模型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简称GPP)时空格局及其变化动态的准确监测是区域碳收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遥感模型正在为区域碳通量监测提供更为实时、准确的模拟数据。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简称MODIS)遥感数据和涡度相关碳通量观测数据发展而来的VPM模型经过10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在全球涵盖十类生态系统的21个站点上开展模型的校验与验证研究,为区域GPP的准确估算与监测奠定了方法基础。本研究构建了评估GPP区域格局的VPM模型区域模式,以空间分辨率500m、时间步长8天的MODIS卫星影像数据以及相同时空分辨率的温度与光合有效辐射数据为模型输入数据,模拟估算我国2006~2008年GPP及其空间分布格局。VPM模型模拟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GPP年总量平均值为5.0Pg C/a,其中森林、草地、农田和灌丛生态系统分别占34%,17%,37%和12%。本研究模拟的全国GPP总量与多模型模拟的平均结果(5.40 Pg C/a)相当,但不同模型估算的各类生态系统GPP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通过利用遥感数据对VPM模型中的关键参数(最大光能利用率)进行参数空间化,表达同一土地覆被类型内部光能利用率的空间异质性;应用目前我国准确性最为可靠的土地利用与植被数据提取土地覆被数据,首次将农业多熟种植作为单独的植被类型引入模型中,模型参数与输入数据的精度保障了模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