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250篇
地球物理   243篇
地质学   453篇
海洋学   31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典型干旱地区陆面特征的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5,他引:14  
运用NCAR -LSM (Landsurfacemodel)模式对典型干旱区—沙漠站进行了独立试验 (Off line) ,检验了LSM模式在典型干旱地区的性能 ,并分析了典型干旱地区的陆面特征。结果表明 :LSM模式对干旱地区有较好的模拟性能。在不同的季节 ,典型干旱地区的感热和潜热有着不同的特征 ,4月份的感热通量较大 ,约为 4 0 0W·m-2 ;1月和 8月相对较小 ,约为 2 30W·m-2 。 1月和 4月的潜热通量很小 ,约为 4~ 6W·m-2 ,可以忽略 ;但 8月份的潜热通量大 ,平均最大约为 12 0W·m-2 ,当有降水发生时 ,潜热通量可达 5 70W·m-2 ,与感热通量相当。  相似文献   
22.
大西洋洋中脊TAG热液区中块状硫化物的Os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测得TAG热液区中5件海底块状硫化物样品的锇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187Os/186Os比值在2.305~7.879之间,均值为5.986,介于现代海水和上部洋壳岩石的锇同位素组成之间,表明该区海底块状硫化物中锇是海水和上部洋壳来源锇混合的产物.在海底热液循环过程中,海水的混入对该区热液流体的Os浓度及其同位素组成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一、引言我国开展分量式钻孔地应力(应变)观测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观测数据。目前,第二代分量式应变观测系统(例如RZB-1型电容式应变仪),已经将观测精度提高到10~(-10)。但是,如何处理和解释这些资料,从中提取出可靠的地应力信息,尽管已经有不少作者进行过论述,但仍然是一个没有得到完善解决的问题。例如至今还没有文献阐述观测资料与理论固体潮是否符合,因而不能说明观测结果的可靠性。这个  相似文献   
24.
对纯方位系统单目标定位与跟踪进行了研究。利用二乘滤波原理,给出了多方位一距离滤波法应用于观测器方位序列估计目标运动参数的数学模型,给出并严格证明了方位与初距的变化规律,为建立快速、实用的可视化多模型法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在对火山岩筒、火山角砾岩以及火山喷发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关隐爆角砾岩筒和次火山岩筒的成因研究,从隐爆作用和隐爆角砾岩筒形成模式的角度分析了火山岩筒的成因,提出了火山岩筒是隐爆作用成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岩浆作用的过程,认为隐爆作用应属于岩浆作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26.
冲绳海槽南部沉积层序的粒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军  高抒  孙有斌  曾志刚 《沉积学报》2003,21(3):461-466
对取自冲绳海槽南部的A2 3孔经前处理后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测试,探讨了陆源沉积层序的粒度特征。沉积物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峰态等粒度参数的变化显示出A2 3孔的沉积层序以 4 0 0cm为界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各参数稳定,代表了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的沉积环境;上段则波动较大,小规模浊流沉积频繁发育,暗示了不稳定的沉积环境。浊流层内粗粒与细粒组分含量及粒度分布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通过分析A2 3孔陆源沉积层序的各沉积参数特征,认为冲绳海槽南部的沉积环境和动力在时间尺度上有较大的变化,东海陆架物质向南部海槽的输运可能是以峡谷为通道的重力作用引起的床底沉积作用为主。另外,对陆源碎屑和全样粒度结果的对比,显示了前处理方法对于海洋沉积物粒度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7.
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O)和南极涛动(Ant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AO)分别用于描述北半球和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率的主要模态,它们分别是北半球和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之间气压变化的跷跷板结构.作者利用1958年1月~1999年12月的NCEP/NCAR全球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北极涛动指数IAO和南极涛动指数IAAO来研究AO和AAO的年变化特征以及AO和AAO与纬向平均的月平均各要素场的相关系数随纬度和月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8.
地震勘探中的炸药震源药量理论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炸药由于具有良好的脉冲特性及高能量的特点而作为地震勘探中的主要震源,就炸药本身来说,在地震勘探中药量、井深等参数的选取对激发能量和激发频率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本文运用炸药爆炸理论,从炸药作功角度来加以论述,并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得出选取一个最佳的药量和井深激发,既能提高炸药作功能力,又能增强激发能量,从而激发强能量的高频震源子波,达到指导野外地震采集和节约经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30.
易志刚  李祥村 《地震》1997,17(2):175-183
根据地震资料,对东南沿海地震区地震活动特下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1)从地震活动轮回分析,东南沿海地震区从1959年开始的第五个轮回中的地震活动时段,估计将延续到2031年前后结束,而后转入本轮回的平静时段;(2)2000年以前,研究区有可能发生1次Ms≥6.0地震,到2005到则最多发生2次;(3)东南沿海地震区下一次发生Ms≥6.0地震的地区可能在河源-邵武地震带上,尤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