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业余天文摄影的基础知识(2)──照相感光材料蓝松竹照相用感光材料是天文研究的重要工具。自1839年发明以来,150年间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照相术与光谱学、光度学并称近代天体物理学的三大支柱。今天在专业研究中,由于二维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照...  相似文献   
92.
介绍一个专用甚高频频率合成器的设计方案和实施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该合成器输出频率范围为99.3MHz~100.7MHz;步距分粗(20kHz)细(100Hz)两档;输出短期频率的稳定度为3×10(-9)/25ms和1×10(-10)/s.  相似文献   
93.
大野峪岩体位于喜峰口一下板城构造岩浆活动带中,岩体是呈SW—NE向展布的小岩株,产于太古宙变质岩系之中,岩体对围岩的混染作用很弱。岩体面积0.8km^2左右,岩性主要为中细一中粗粒花岗岩,边部见有花岗闪长岩。岩石学及岩石化学特征与峪耳崖岩体较相似,但从岩石测量结果看,两岩体主成矿元素有明显的区别,峪耳崖岩体以Au为主,大野峪岩体以Mo为主。  相似文献   
94.
95.
本文利用巳知震源参数的79条瑞利面波路径资料,采用单台分块方法,计算了渤海地区(117°-123°E, 37°-41°N)横向不均匀的瑞利面波衰减系数γ(ω),得出该区是一个面波高衰减区,横向变化显著.这与当地断层纵横交错的复杂地质条件相符合.  相似文献   
96.
旋挖钻进施工目前是我国常用的桩工施工工法。旋挖钻机施工由于效率高、噪声低、环保、成孔质量高等特点,施工范围极广。但由于施工地层各不相同,需要选择不同形式的钻头来满足不同的施工要求。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旋挖钻头,能够丰富旋挖钻机的施工工艺,拓宽旋挖钻机的施工领域。建立旋挖钻头数据库系统,为旋挖钻头的设计、制造、选型提供数据支撑,满足日益复杂的施工要求。本文介绍了旋挖钻头设计制造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7.
张裂和区域沉降是越南南部近海九龙和南昆山盆地的特色。初期的张裂开始于始新世-早渐新世。紧接着是晚渐新世地壳块体的上升和旋转。上升块体的侵蚀标志着九龙盆地从张裂到区域沉降的转变。第二阶段的张裂开始发生于南昆山盆地。并持续至晚中新世。南昆山盆地部分地区经历了中-晚中新世的倒转。九龙盆地中同生张裂和裂后单元分别由非海相沉和海陆交互相到浅海沉积组成。南昆山盆地中的同生张裂沉积分成早期同生断裂单元-相应于初期张裂阶段。和晚期同生张裂单元。在张裂的第二阶段沉积。早期同生和晚期同生张裂单元由非海相沉积和非海相到浅海沉积组成。后张裂单元由陆架、深海沉积组成。正式出版的报告资料显示九龙盆地以生油为主.油主要储集在破碎基岩高处。丽南昆山盆地通常含气,其气圈闭在中新世砂岩和晚中新世碳酸岩中。这些明显的特征可能随着南昆山盆地长期的张裂和倒转所造成的圈闭形成及圈闭整体破裂而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98.
北大西洋和近极地海盆再沉积超微化石:Heinrich事件和大洋环流的意义A.RahmanHeinrich(1988)在大西洋东北面的最后冰)沉积物中发现了6层富含冰携碎屑的短期li-jJ隔,现在人们称之为“Heinrich间隔(H)”、在这些间隔中,...  相似文献   
99.
南黄海和东海春、冬季温度逆转类型的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59-1981年间观测的温度资料,分析了南黄海和东海春、冬两季温度逆转类型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得出春、冬两季形成温度逆转类型的原因,在春季主要有平流-对流、风和冷暖水的相互侵入、而在冬季主要是暖平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东海北部冷涡海域夏季水文结构及涡动混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北部大陆架上存在着一个较大的冷涡,近十余年来,国内、外的海洋学专家依据多年调查所获得的温、盐度及海流资料对此冷涡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该冷涡终年存在和中心位于32°00′N,126°00′E附近的结论(毛汉礼等,1986;蓝淑芳等,1984)。 夏季,该海域自温跃层所在深度至海底为东海北部底层冷水,苏育嵩等(1989)曾对该水团的形成及其季节变化作了详尽分析。冷水的存在和发展伴随产生反时针的密度环流。另外,冷水的东侧为西北向流动的黄海暖流,西侧为流向东南的黄海沿岸流,两者之间的切变效应以及反时针密度环流的存在是这里形成气旋型冷涡的主要原因。 1980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东海北部冷涡附近海区布放了浮标阵(Ⅰ,Ⅱ,Ⅲ,Ⅳ站),进行了同步测流,同时在A,Ⅲ,Ⅳ站进行了温、盐度连续观测;随后于7月6-23日又做了大面水文观测。作者引用上述资料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该海区温、盐度分布特征及水团、海流结构,并重点讨论了冷涡附近海区的涡动混合问题,这对进一步揭示该典型海区的温、盐度逆转現象具有学术意义。调査站位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