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越赤道气流的季节变化及其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基于NCEP/NCAR资料分析了对流层越赤道气流的季节变化,指出越赤道气流中心在低层位于925hPa,在高层位于150 hPa。东半球的越赤道气流是一种典型的季风型气流,而西半球越赤道气流具有信风特征。研究结果还表明,低层的索马里和南海越赤道气流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季风爆发前2候,索马里急流有一次迅速的增强,这一增强有利于加速孟加拉湾地区西风的向东扩展,并使控制在南海上空的西太平洋副高东撤;同时,南海越赤道气流的迅速增强也推动副高北上,共同促使南海夏季风全面爆发。不仅如此,二者对季风爆发的早晚也有重要影响,当前期这两支越赤道气流建立偏早、强度偏强时,南海夏季风爆发易偏早。反之,当其建立偏晚、强度偏弱时,季风爆发易偏晚。  相似文献   
62.
该文首先从研究区内岩石的磁性、密度测量结果出发,阐述了利用重磁方法圈定火山岩的可行性。然后利用频率域滤波和边界增强技术,获得由石炭系火山岩引起的剩余重磁异常及其垂向二阶导数和Tilt导数,据此划定出研究区内火山活动带,并根据准噶尔地区火山机构岩相模式和重磁异常的对应关系,在各火山活动带内圈定火山机构。同时以剩余重磁异常的视密度和视磁化率反演结果为基础,结合重磁异常的组合情况和实测岩石物性数据,确定研究区内火山岩岩性分布情况。最后利用磁力数据开展欧拉反演,定量了解研究区火山岩的埋深情况,并在地震数据的约束下,选择典型剖面开展二维重磁联合正演,刻画剖面地质结构和火山岩垂向分布。总之,通过重磁异常研究,获得了火山岩及其岩性的空间分布情况,为后续进一步的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3.
The atmospheric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and its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re simulatedby the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which was developed at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Physics.Two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corresponding to the AMIP-Ⅰ and AMIP-Ⅱsimulations,respectively.The model reasonably reproduces the major aspects of the intraseasonaloscillation,including the propagating property and the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the tropics,thewavenumber structure of ISO in the globe,and the global coincidence i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of ISO.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experiments suggests that improvement of theboundary forcing or considering the air-sea interaction may help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on theISO and its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64.
论大气环流的季节划分与季节突变 Ⅲ.气候平均情况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薛峰  林一骅  曾庆存 《大气科学》2002,26(3):307-314
该文第Ⅰ部分定义了大气环流的季节划分和季节突变,第Ⅱ部分按此对个别年份的情况作了具体计算,第Ⅲ部分则利用NCEP/NCAR 1978~1997年气候平均资料做了实际计算,其结果与第Ⅱ部分大体一致,但更鲜明且更有代表性(是气候平均而非个别年份).主要结果有:(1)在对流层中下层,亚洲冬季风环流的建立始于欧亚大陆高纬西风带,夏季风环流的建立始于太平洋副高(副热带季风),以及由于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冷高等几个大气活动中心的建立或加强(热带季风).(2)各季节的建立始于平流层,之后是对流层低层的极区和热带个别区域,并由上述层及地区分别向上、下层和中纬度地区发展,最终导致整个半球季节环流场的建立.(3)季节突变最强在平流层,分别位于两半球的热带到副热带以及高纬到极地,其中从冬到夏的突变明显强于从夏到冬的突变,而对流层的季节突变较平流层偏弱,主要位于热带到副热带的中上层.  相似文献   
65.
气候模式的年际变率和可预测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会军  薛峰 《应用气象学报》1997,8(A00):217-222
该文研究了大气物理研究所9层格点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的年际气候变率,一种试验采用多年平均的观测海温作为下边界条件,另一种试验是有年际变化的实测海温作为下边界条件,两种试验的年际变率分别为记为V1和V2,其比值R(V2/V1)则可代表以实测海温为边界条件的模式可预测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试验的年际变率差异主要热带区,V2一般大于V1,并且更接近实际变率,气温和高度场的可预测性在热带区较高,在热带以外区域  相似文献   
66.
本文简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导航卫星有效载荷的设备组成,构建了用于进行导航卫星有效载荷在轨测试的地面系统设备,并对通过该设备进行导航卫星在轨测试的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导航卫星在轨测试方案。  相似文献   
67.
为了将格点观测融合产品用于模式预报产品的滚动订正中,获得精准的预报效果,使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HRCLDAS(High Resolution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业务系统产生的高频次格点风场融合产品作为实况资料,采用两种风场模型和8种格点误差订正方案,对模式风预报产品进行订正预报试验,试验选择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10 m风预报产品的2017年1月1日—2月28日以及2017年6月1日—7月31日两个时间段,进行了预报模拟试验,对8种格点误差订正方案的订正结果进行检验,同时将订正场插值到站点,使用国家级2400个地面气象站风场资料进行站点检验,结果表明:无论从格点还是站点检验的平均绝对偏差、准确率、绝对偏差分布频率结果看,采用基于模式和实况因子的全格点滑动建模订正方案具有最佳的订正效果。  相似文献   
68.
利用IAPGCM25年的积分结果,系统分析了模式的1、7月月平均气候,并与观测资料、OSUGCM和其它大气环流模式的模拟结果作了比较,所比较的变量包括大气基本变量即海平面气压、表面气温和降水以及与流场、加热场和水汽场有关的诸多变量。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出各种大气变量的分布特征,大多数变量的模拟结果要优于OSUGCM,从而证实模式对1、7月月平均气候有较好的模拟能力,特别是由于IAPGCM与OSUGCM两模式物理过程十分相似,这一结果还进一步证实了IAPGCM动力框架和计算方案的优良性能。模拟的主要误差包括南极槽偏浅、冰雪区表面气温偏高以及主要降雨区雨量偏大等,同时还分析了模拟误差的可能原因,提出了改进模式的一些设想。此外,计算并比较分析了模式中动量、感热和水汽的经向输送。  相似文献   
69.
针对传统的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室内定位算法存在着低精度和慢收敛问题,且考虑到室内环境复杂,通常存在多径效应,无法使用信号强度衰减测距模型进行精确定位,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WiFi指纹室内定位算法.利用人工鱼群觅食和寻优方式来提高全局寻优搜索的速度和能力,采用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IAFSA)优化选取室内定位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有效避免了传统BP神经网络的预测值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同时利用高斯滤波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建立采样点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值(RSSI)与位置坐标的关系.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方法相比,平均定位误差减少了0.75 m,平均定位精度提高32.2%,提高了定位可靠性,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
海鞘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鞘类生物属于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亚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中,种类繁多。海鞘中含有许多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是低毒、高效药物的重要来源,引起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作者以化学结构分类的形式对近5年来从海鞘中分离得到的一些新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开发来自于海鞘的生物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