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448篇
测绘学   271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1109篇
海洋学   231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9篇
  1956年   3篇
  1940年   2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对措勤地区则弄群熔结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所测的2件熔结凝灰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2.7Ma±1.0Ma和108.6Ma±1.6Ma。根据已有的年代学数据、地球化学资料和最新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中冈底斯北部的则弄群火山岩很可能与班公湖一怒江特提斯洋向南的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2.
袁顺达  侯可军  刘敏 《岩石学报》2010,26(3):797-808
铁氧化物-磷灰石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成岩成矿时限的精确厘定,是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演化的关键。本文分别对宁芜盆地南部白象山、和睦山及中部的陶村三个大-中型铁矿床中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单矿物进行了Ar-Ar同位素测年,获得白象山矿床金云母Ar-Ar坪年龄为134.9±1.1Ma,对应的反等时线年龄为133±2Ma;和睦山矿床金云母Ar-Ar坪年龄为132.9±1.1Ma,对应的反等时线年龄为133.9±2.4Ma;陶村矿床金云母的反等时线年龄为128±14Ma。该区铁氧化物-磷灰石型矿床与该区火山-次火山岩具有密切的时间联系,成岩成矿时限主要集中于135~126Ma。综合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第二期成岩成矿作用的时限为135~126Ma,对应于岩石圈的大规模快速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993.
《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质量保证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测绘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工程测量学》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提出了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4.
数据驱动的定量遥感研究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遥感是从原始遥感观测信息中定量推算或反演出地学参量的理论与方法.传统定量遥感主要基于模型驱动,强调通过数学或物理模型完成推算和反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据驱动的方式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其强调的是通过机器学习等方式挖掘遥感观测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完成地学参量的定量反演.在强大计算能力的支持下,数据驱动的方...  相似文献   
995.
新疆东北部三塘湖盆地卡拉岗组火山岩十分发育,但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是二叠纪还是石炭纪一直存有争议。本文用LA-ICP-MS方法测定了该盆地的马朗凹陷中马17井卡拉岗组的3个层位的玄武岩的锆石U-Pb年龄,得到1543.1 m处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343.5±2.4 Ma,1954.3 m处的锆石两组加权平均年龄为331.3±5.0 Ma和306.6±5.3 Ma,2327 m处的加权平均年龄为325.2±3.0 Ma。表明卡拉岗组时代可能不是二叠纪,而是石炭纪。其年龄分布大致有上老(早石炭世)和下新(晚石炭世)的特点。这种分布特点可能与马朗凹陷马17井火山岩较发育、有多期火山活动的特点有关。在排除地层倒转的情况下,层位高的火山岩锆石年龄老可解释为与上面层位的火山岩可能捕获早期岩浆结晶锆石有关。说明最小的年龄(306.6 Ma)可作为该组火山岩的喷发年龄:卡岗组时代定为晚石炭世更合适。  相似文献   
996.
997.
河口三角洲是人类活动最为剧烈的区域, 陆海作用复杂, 生态环境脆弱。2021年6月以潮汕韩江三角洲河口群为研究区, 开展了河-海交互区沉积环境和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沉积物以黏土质粉砂为主, 中值粒径为6.66~1 301.34 μm; 盐度为15.91~35.11, 具有典型的河-海交互区特征; 有机碳(TOC)、叶绿素a (chl a)、脱镁叶绿酸含量(Phaeo)均呈现由陆向海减少趋势。重金属Cu和Zn、Phaeo、透明度和砂含量是造成沉积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共鉴定出13个小型底栖动物主要类群, 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在丰度和生物量上均为最优势类群(90%和38%), 桡足类和多毛类居次。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干重)分别为(295±195) inds./10 cm2和(277.8±202.8) μg/10 cm2,整体上从陆向海呈增加趋势, 在不同河口断面间差异显著。盐度和河口也是控制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真盐区(盐度>30)的群落相似性较高。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和物种数与Phaeo和重金属(Cu、Zn、Pb、Cd)呈负相关关系; 解释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的最佳环境组合是盐度和重金属Cd含量。基于重金属、有机污染指数及海洋线虫与桡足类比值三种环境评价方法, 其结果均显示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位于河口入海口门处。研究结果可为海岸带资源保护、生态监测以及基于生态系统实施综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8.
商州市金矿区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与中秦岭造山带接合部的北秦岭南部边缘。该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均产于中元古界武关岩群控矿韧性剪切带之中。受左行剪切作用控制呈雁行状排列的单条含金石英脉中金矿构造透镜体规模小、品位低、间隔大而不利于机掘开采。同一条控矿韧性剪切带内发育走向相同,倾向相反,含金石英脉交汇部位矿体变厚,品位增高,因而是成矿有利地段。深大断裂附近出露的构造蚀变岩带有一定找矿潜力,建议加强基础地质研究,以发现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999.
中国气象台站迁移对年平均气温均一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确定中国1951-2010年753站观测数据的迁移状况的基础上,采用t检验方法和标准正态检验(standard normal homogeneity test,SNHT)差值法,分析了迁移对中国年平均温度序列均一性的影响,并对非均一温度序列进行订正.结果表明:将有业务代替的台站序列合并起来后得到了714站数据,714站中完全没有迁移的台站只有148站,其他566站共计有950次迁移;t检验表明950次迁移中235次迁移前后年平均温度差异显著;而SNHT检验表明950次迁移中有237次年平均温度的均一性受到迁移的影响,其中79次需要调整0.5℃以上;84%的非均一性序列经订正后相对符合均一性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精确的频率空间域黏声波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时间空间域,模拟吸收衰减效应时对计算机内存需求大,计算效率不高、非常难以进行模拟吸收衰减;频率空间域通过引入品质因子和复值速度,使用经验物理、数学公式进行数值模拟吸收衰减就容易多了。笔者使用十分节省计算机内存需求的嵌套剖分法,使用Kjartansson模型高效率地进行模拟吸收衰减。数值试验证实吸收衰减影响地震场的所有频率、对高频的影响最为明显,降低了地震记录的质量;频率空间域非常容易模拟吸收衰减效应,为黏声波全波形反演实际地震资料而奠定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