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滇西地区是青藏高原东缘非常活跃的新生代陆内变形区。自晚新生代以来,由于印度-亚欧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整体快速抬升,该区金沙江—哀牢山断裂(缝合)带中局部由挤压转为拉张,出现断陷盆地,并随地幔上拱和岩浆喷发,特别是富碱岩浆和地幔流体沿深大断裂带上侵及引发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大量新生代富碱侵入  相似文献   
62.
雨梦 《中国测绘》2003,(1):36-36
一本由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出版的天文学的盲文书,采用布拉耶点字法,将宇宙中最精彩的特征用文字和图像呈现出来,使盲人也可以“感触”宇宙。  相似文献   
63.
研究库水位波动和降雨影响下滑坡的位移变形特征并分析其破坏机制,对了解三峡库区滑坡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奉节曾家棚滑坡为例,基于GPS地表监测位移分析了滑坡在不同特征库水位运行阶段的变化规律,结合灰色关联度模型确定了滑坡不同部位的变形在不同阶段的主要控制因素,借助GEO-Studio软件模拟了曾家棚滑坡在历史降雨和库水位波动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变化,并与定量分析结果进行了交叉检验。结果表明:曾家棚滑坡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从缓慢蠕变状态进入阶跃变形状态。平面上,中东部坡体与西部坡体相比,运动更加强烈;剖面上,前缘变形早且变形量大。曾家棚滑坡变形失稳过程为初期蓄水启动了曾家棚古滑坡,前缘首先发生变形;降雨作为中后期主控因素,和库水位波动联合作用共同诱发了滑坡多次阶跃变形,使滑坡前中后部形成贯通裂缝;最终由二十年一遇的暴雨诱发滑坡发生整体破坏。   相似文献   
64.
通过深入分析毛乌素沙地内北大池古城东侧一处包含人类活动层的沉积剖面的粒度参数,结合14C、OSL(光释光)测年和历史文献记载,本研究重建了北大池周边历史时期以来的环境及人类活动过程。结果显示:北大池湖泊在历史时期处于断续退缩过程之中,剖面北侧的河流水量一直减少。剖面中粗颗粒含量的变化与湖泊退缩和河流水量减少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剖面点周边地表沙丘出现的大致时间为明末,该结论与众多测年结果相符。该研究对理解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的空间尺度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同时在揭示沙漠化的内部环境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张佰林  蔡为民  张凤荣  奉婷  张磊 《地理研究》2016,35(6):1141-1150
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综合历史资料、GIS与定量分析法,以农村居民点建村的时间、所处的地貌类型以及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3个指标,系统考察隋朝至1949年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结果表明:沂水县1949年的1484个农村居民点,最早建村于隋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先快后慢,呈倒“U”型演变,明朝建村速率最快。同时,每个朝代初期建村速率较快,后期较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沂水县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快于县域整体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的地貌类型沿着平原—丘陵—山地的地貌格局演进,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沿着省外—县外—县内的地域格局演进。驱动力研究认为,人地关系状况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时间格局变化的主导驱动力,战争、政策及气候灾害等通过影响人地关系状况,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短时间尺度的格局变化;耕地资源禀赋是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导驱动力,农户建村首先选择耕地资源禀赋优越的平原,随着人地矛盾增加,逐步向丘陵和山地转移。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盐岩变形破坏过程中损伤变量和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对取自某地的纯盐岩开展了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试验。在基于声发射振铃计数的损伤模型和基于声发射定位点空间演化的分形维数计算的基础上,对盐岩变化破坏过程中的损伤变量和分形维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盐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盐岩分形维数逐渐降低,损伤变量逐渐增加,且分形维数下降的各个阶段与损伤变量增加的各个阶段相对应;盐岩变形破坏前分形维数不再明显下降,且不同应力状态下,盐岩变形破坏前分形维数不同;随着围压增大,盐岩变形破坏前分形维数逐渐降低,其中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应力状态时,分形维数分别低于2.42和2.31、2.20时,预示着试件内部损伤开始汇集,逐渐形成宏观破裂面,导致试件变形破坏;围压对盐岩声发射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围压的增大,盐岩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活动逐渐减少,且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应力加载初期,盐岩分形维数快速下降时所对应的应力百分比逐渐增大,在应力加载后期,当盐岩分形维数不再明显减小时对应的应力百分比逐渐增大;在盐岩变形破坏的加载初期,损伤变量较小,能量释放较少;盐岩变形破坏前损伤变量增加较快,能量快速释放。  相似文献   
67.
本文涉及范围为北祁连山东段,西起肃南,东至白银地区(图1)。区内甘肃省地质局所属有关队和冶金地质六队以及西北地质科研所等单位先后进行过普查勘探、区域地质调查及科研等工作。本文主要为1976年我队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学员马继祖、兰玉贞等13名同志进行教学、生产实习时,共同收集的资料。提供资料的单位有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一队、区测二队、地质四队、局编图组等,并使用了甘肃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和207工程指挥部以及西北地质科研所等的资料。本文根据收集的资料加以综合编写,由于水平所限,错漏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8.

检查校准设备及附件是否齐全,是否能正常工作;检查所需的工具是否齐全;检查打印机及计算机是否正常工作;必须熟悉校准规范,能熟练地操作各项目的测量设备;湿度仪在每次使用前应在实验室标定,给出各湿度点的修正值;将所有仪器按原来的位置摆放整齐,固定后锁紧柜门;对检测保障车辆进行检查,保障路途安全。

  相似文献   
69.
检查校准设备及附件是否齐全,是否能正常工作;检查所需的工具是否齐全;检查打印机及计算机是否正常工作;必须熟悉校准规范,能熟练地操作各项目的测量设备;湿度仪在每次使用前应在实验室标定,给出各湿度点的修正值;将所有仪器按原来的位置摆放整齐,固定后锁紧柜门;对检测保障车辆进行检查,保障路途安全。  相似文献   
70.
对昆阳磷矿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矿体中稀土元素总量在50×10-6~250×10-6之间,以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为特征,Y含量在30×10-6~155×10-6之间,稀土元素总量与胶磷矿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重砂矿物查找结果显示,昆阳磷矿中缺乏独立的稀土矿物。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胶磷矿中,碳酸盐相和硅酸盐相中稀土元素含量极低。LA-ICPMS测试结果表明,胶磷矿单矿物中稀土元素总量在280×10-6~420×10-6之间,而白云石单矿物中的稀土元素总量均低于10×10-6。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昆阳磷矿中的稀土元素应主要以类质同像的形式存在于胶磷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