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192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196篇
地质学   733篇
海洋学   238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1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培育双壳类软体动物幼苗所需的饵料,是指池内培育阶段适合于幼虫和幼苗(壳长一般在1mm以下)的饵料。育苗成功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是否已经选择到这样的饵料。自40年代找到适宜的饵料生物以后,双壳类幼虫的培养才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以往利用过的一些饵料生物巳有文献系统记载。我国贻贝人工育苗是在分离与培养出扁藻以后才获得成功的。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采用的饵料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从生产性育苗特别是多茬育苗考虑,必须因地制宜地筛选出一定种数的饵料,以便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有机动选择的余地。同一时还应找出适宜的投饵数量,以求取得较好的育苗效果。为此目的,我们于1975-1978年结合生产性育苗的需要进行了一些饵料饲养实验。本文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多年来生产性育苗的实践,对贻贝育苗的饵料问题进行总结,侧重于不同饵料的饲养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内蒙古孪井滩灌区的自然地理、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在室内外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利用VS2DT模型对灌溉入渗水的运移进行了模拟,计算了现有灌溉量下的渗漏量,提出了灌区春小麦和夏玉米的节水灌溉模式。春小麦第一次灌溉的节水灌溉量为150 mm,第二次灌水的节水灌溉量为97.5 mm,以后4次灌水的灌溉量在60~75 mm之间。夏玉米第一次灌水的灌溉量也以150 mm为宜,以后5次灌溉量分别以127.5 mm,90.0 mm,97.5 mm,82.5 mm及67.5 mm为宜。此灌溉模式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而且能够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贻贝(Mytilus edulis L.)是一种冷水性双壳类软体动物,它在我国沿岸分布的南限是胶州湾,但仅见于港内码头及船底上,且数量不多。 1958年青岛市水产局、原青岛市海水养殖场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曾一起自大连和烟台移贻贝苗至青岛试养,次年养殖架上也曾有少量幼苗附着,但未能大量繁殖起来。1971年后胶南县海水养殖试验场及青岛市第二海水养殖场等先后进行数十亩乃至数百亩移苗养殖,附苗量虽有所增长,但直至1974年仍缺乏生产意义。这种情况引起我们的思考:胶州湾贻贝苗源能否大量发展?它的限制因素是什么? 1972年至1973年,我们与烟台地区海水养殖试验场等单位曾对烟台沿岸贻贝苗源进行调查研究,确认当时烟台苗种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附着基不足,其次是亲贝不足,据此试验成功了“废旧草绠采苗法”。之后,随着采苗器材的增加及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烟台芝罘湾已发展成为一个较好的苗场,通常可供万亩以上生产用苗。这个经验对我们开发胶州湾的苗源很有启发。 1975年胶南县在胶州湾大力推广“废旧草绠采苗法”,收割海带后保留废旧海带架两万台采贻贝苗, 1976年进一步扩大贻贝养殖面积,继续留绠采苗。我们在青岛市水产局及胶南县水产局等单位的协助下,于1975年9月及1976年8-9月,对胶州湾内及湾口(青岛前海)留绠采苗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调查资料即为本文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最近研制成功了一种适用于浅水地区进行地震勘探的高效率气枪震源.它采用直接把枪体插入泥底进行激发的工作方式,在设计上又采用了双气室联合激发的结构形式.因此,这种气枪在引爆后能充分释放高压空气,并在较大的面积上直接冲击气枪周围的泥层介质而激发强烈的地震波.这个气枪的两个气室的容积为1.5和3升,高压空气的压强为150公斤/厘米~2.测量表明:气枪在泥层中激发的地震波幅度高达20巴/米(峰-峰值);地震波的波形是单一的阻尼振荡波,没有二次以上的脉动波出现;地震波的能量谱集中在15-75赫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中太平洋海山群漂移史及其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太平洋海山群的海山呈簇状排列且近EW向展布于太平洋海山密集区,其四周分布着一系列NW走向的线性列岛及规模巨大的水下海山链。它位于明显属于海山链构造的夏威夷群岛和马绍尔群岛之间,处于莱恩群岛的北西向延伸方向上,与热点作用的板内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结合前人对中太平洋海山群形成和漂移的认识,从板块运动和几何学角度出发,采用Backtracking和Hot-spotting海山追踪方法对该区海山进行了追踪,发现该区海山的热点源主要位于现今法属玻利尼西亚群岛区(法属玻利尼西亚热点群),这与前人从古地磁和钻探资料出发得到的结果相接近。研究表明,中太平洋海山群是多热点成因的板内火山作用和板块构造运动的共同产物,它在130~90Ma期间起源于法属玻利尼西亚热点群,曾随着太平洋板块发生过向南和向北的运动,既有水平方向的漂移又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降,在漂移和升降过程中还受到了当时大规模多期的热点活动和断裂活动的改造作用,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后才到达今天的位置,最后形成了现今呈簇状分布的海山群。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新旧对照,对地图出版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数字技术下纸质地图集的生产实践,介绍了如何做好原图质量控制有关工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压氧惊厥的预防,将小白鼠进行6绝对大气压高压氧暴露。在暴露前将动物用DABA或安定进行处理,则可延缓惊厥的发作或降低发作率。但,DABA的毒性大,而安定较安全可靠。本文对高压氧惊厥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作者支持高压氧惊厥与GABA有关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冲绳海槽地震反射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绳海槽的地震反射波组,根据变形程度分为三组,即未变形的A层组,微变形的B层组和严重变形的c层组。局部地区出现D层组。A层组的地质年代可能是更新统至现代的沉积,海槽南段较厚,其旅行时最大近2秒,北段较薄,最薄约0.3秒。B层组可能是上新统的沉积,其厚度变化与A层组相反,南段薄,北段厚。C层组则可能是中新统和比中新统更老的地层。 海槽中充分发育着顺海槽走向的高角度正断层,为海槽的裂陷成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亚湾合浦珠母贝的性腺发育周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