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通过重构用于确定视震源时间函数有效持续时间的判别函数,对提取视震源时间函数的PLD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合成资料和实际资料,验证了改进后PLD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将PLD方法应用于2005年克什米尔MW7.6地震及其11个余震的1887条记录,在84个台站处获得了这次地震的视震源时间函数.分别平均从不同台站的P波、S波、Rayleigh波和 Love波中得到的视震源时间函数,获取了主震的平均视震源时间函数.对视震源时间函数的分析表明,2005年克什米尔MW7.6地震的持续时间大约为25 s,这是一次“急始型”地震,总体上表现为圆盘形破裂.但有迹象表明,破裂在初期有向西北方向发展的单侧传播趋势.  相似文献   
42.
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09,31(6):699-701
用地震破裂过程快速反演方法,在2009年7月15日新西兰南岛西海岸近海地震发生后,采用全球地震台网(GSN)的宽频带地震资料,快速反演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并于震后4小时内得出了这次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这次新西兰南岛西海岸近海地震的破裂过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 矩震级约为MW7.8;② 地震主要破裂持续时间约为40s;③ 滑动量在断层面上的分布比较简单,整个地震破裂只包含一个滑动量较大的区域;④ 这次地震基本上是一次单侧破裂事件,破裂主要朝向西南方向.   相似文献   
43.
利用地面垂直形变测量资料研究了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Ms6.9地震的震源机制。通过反演得出这次地震是由逆冲倾滑为主的断层错动引起的。该断层走向102°,倾向SW,倾角46°,长40km,宽9km,断层上部边界至地面的垂直距离3km,下部边界至地面的垂直距离10km。逆冲倾滑错距79cm,伴以错距5cm的左旋走向滑动。这是一次低应力降(3.8MPa)的板内地震,应变降为5.7×10~(-5),地震矩9.8×10~(18)N°m,能量释放5.0×10~(14)J。由反演得到的共和地震的震源机制与等震线的形态、余震的空间分布以及共和盆地断层交汇的特征总体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4.
云南剑川近场横波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82年7月3日云南剑川Ms5.4级地震的余震震群近场记录的研究,为该地区存在横波分裂现象及上部地壳存在裂隙各向异性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剑川地区地震记录波形复杂,纵、横波视周期差异较大.横波快波偏振主要集中在NE45°和NW55°两个方向.7月20日ML4.8级强余震前后横波快波偏振取向变化显著,各台横波偏振方向震前彼此相对独立;震后整体上趋于有序.前者反映了地震发生前由于震源区应力集中在附近空间形成的应力分布的差异;后者显示出地震发生后由于震源区集中应力的释放带来的上述应力差异在一定空间范围的解除.该结果表明震源附近地区地震横波分裂特征不仅携带着地震处于相对平静期应力场的静态信息,而且也携带着地震发生前后应力场时、空动态变化的重要信息.文中还讨论了剑川地区构造对S波分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地震矩张量及其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地震矩张量描述一般类型的地震点源时,二阶矩张量是可以用来简明地表征震源特征的物理量。比如,可用它将震源表示为膨胀中心和双力偶的叠加。二阶地震矩张量可以分解成各向同性部分和纯偏量部分的相加,并且对偏量部分还可作多种形式的分解。本文通过对在主轴坐标系下的矩张量本征值的不同组合,给出了几种矩张量分解的形式及由它们所确定的等效点源模型,并根据本征值的大小,讨论了点矩张量所表示的震源机制解。本文还介绍了反演地震矩张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简要叙述运用P波初动资料确定地震震源机制(断层面解)的原理与方法,并以图解法为例,详细阐述相关的物理概念及求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具体步骤,以适应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例如: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工程地震学、灾害科学、管理科学)的不同读者(例如: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例如:了解、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47.
为探索强烈地震的前兆,在欧洲共同体的支持下,中国和英国的地震学家共同在北京西北的延庆—怀来盆地建立了一个数字地震台网.延庆—怀来数字地震台网由5个野外台和一个中心台构成。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探索强烈地震前地震横波分裂现象中的参数变化.1995年4月30日台网建成并投入运作.1995年7月下旬.怀来地区发生ML=4.0地震及其余震,延庆—怀来数字地震台网很好地记录了这一地震序列。初步的分析表明.这一地震序列表明了怀来县城以南6—8km处,怀来盆地南缘下部的断层活动,它与怀来地区地表有明显出露的主要断裂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48.
由矩张量反演得到的海南东方震群的震源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DCS-302数字磁带记录加速度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网记录的1992年6~8月海南省东方县附近发生的地震震群中的12次地震的波形资料,反演了这些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表明,构成每次地震震源参数的主要部分是纯剪切分量.这些地震的主压应力轴与主张应力轴,分别落在北西-南东方向与北东-南西方向,且均接近水平.这种方向性的一致性反映了这些地震具有相似的构造应力环境.   相似文献   
49.
用无Qem>谱方法测定震源谱的高频衰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宽频带地震记录可以表示为震源时间函数、传播算子和散射/衰减算子的褶积.在传播算子与频率无关、地震波的散射和衰减效应可以用一个以Q-1= Q1-1+(Q2)-1的方式随频率变化的Q值来表示的情况下,通过位移谱的组合,可以直接估计震源谱;而Q值对地震图的影响,在频谱的组合中被自动消去.用这种算法处理了1988年中国云南省澜沧-耿马地震5次余震的近震源宽频带地震记录.对ML=3.0和ML=3.5余震的处理结果表明,由不同台站上的宽频带地震记录,可以得到相同的高频衰减趋势.对MS=6.7的强余震处理结果表明,可以从不同的地震台站上得到相同的震源参数,所估计的参数值也与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这些余震震源谱的高频部分呈现出典型的f -衰减. 其中,对ML=3.0余震有 3;对MS=6.7和ML=4.0余震有 2;而对ML=3.5和另一个ML=3.0余震有 2.5. MS=6.7余震的拐角频率表明,它的震源尺度较小,意味着该余震是一个面积较小但强度较高的障碍体的破裂.   相似文献   
50.
地震预测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