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1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模板匹配方法对2015年11月23日青海省祁连县M_S5.2地震进行遗漏地震检测研究,由于主震后短时间内目录中遗漏事件较多,故对主震后1天的连续波形进行检测。主震后1天内青海测震台网记录到的余震个数(包括单台)共62个,选取主震后M_L1.0以上余震30个作为模板事件,通过匹配滤波的方式扫描出遗漏地震31个,约为台网目录给出的0.5倍。基于包络差峰值振幅与震级的线性关系估测检测事件的震级参数,最后将检测后的余震目录与台网余震目录在主震后1天内的最小完备震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检测后最小完备震级从M_L1.2降到了M_L0.7,得到青海测震台网在祁连地区最小完整性震级为M_L0.7。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也日益多元化和便捷化。针对甘肃省地震台站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领域中存在的制度不健全、供给能力不足、互动性不强和效能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地震台站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促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真正落地见效的思路和建议,以推动甘肃省地震台站工作从注重行业自身服务逐步向重视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转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传统VRRP网络技术在地震信息网络系统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利用最新IRF虚拟化技术进行优化改造、解决现存问题的整体方案。实践证明,地震信息网络核心设备经过IRF虚拟化改造后,在简化网络结构、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灵活升级扩展等方面获得良好效果,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1—2020年在龙门山地区发生的地震,分3个区段估算累积贝尼奥夫应变。结果表明,龙门山北段对九寨沟MS7.0地震存在阶跃,震后一年内累积贝尼奥夫应变抬升量约为2 000×10~8;龙门山中段对芦山MS7.0地震存在明显阶跃,震后一年内累积贝尼奥夫应变抬升量约为5 300×10~8。由此可以认为,龙门山中段与芦山地震有较高关联度,而其北段与九寨沟地震的关联度次之。这个抬升量是该区域构造运动与对应地震关联度的一个描述,这对于研究地震的动力源、孕震构造及发震机理有参考意义。另外,对累积贝尼奥夫应变时变斜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累积贝尼奥夫应变的时变斜率在邻近地震前均存在降低的现象,这可能是震前应力松弛过程的表现,但这仅是一个初步研究,对其机理以及可否成为大地震孕育指标等问题还需要对更多震例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