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空间目标方向关系的定性扩展描述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曹菡  陈军  杜道生 《测绘学报》2001,30(2):162-167
由于空间问题固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空间关系的描述和推理普遍采用定性方法以符合人们的空间认知行为,方向关系是一类重要的空间关系,用以确写目标的方位,以往的方向关系描述模型通常将空间目标作为一个抽象点,或者用目标的最小外接矩形表示目标,这两种方法都丰在明为不足,为了更细致,准确的描述方向方法,文章提出一种方面关系描述的分层多处理方法,在以点,线,面为参照目标的空间目标间建立方向关系描述的3层模式结构,每层模式又由基本方向关系描述,推理模型和方向关系描述,推理化模型组成,从而扩展了方向关系的描述。  相似文献   
82.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龚道溢  王绍武 《地学前缘》2002,9(2):371-376
讨论了有关全球变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 ,主要包括 3个方面 ,即资料方面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机制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预测方面的不确定性。城市热岛效应是资料中最大的误差来源 ,特别是一些最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城市 ,其热岛效应的误差没有很好地得到检查和排除。资料覆盖面也很不完善。地面观测温度在 1979— 1999年的趋势是 0 19℃ / 10a ,但覆盖全球的卫星观测资料(反映对流层低层到中层 )趋势只有 0 0 6℃ / 10a。北极地区的温度变化也没有设想的那样强烈。使用海表温度比使用海表气温得到的变暖估计值偏高。 1979年以来 ,用气温代替海温 ,趋势只有0 13℃ / 10a。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利用代用资料来估计全球温度的变化 ,带来的不确定性较大 ,特别是树木年轮 ,因为CO2 浓度的增加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 ,其年轮宽度并不一定主要反映与温度的关系。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到 2 10 0年全球平均气温达+1 4℃~ +5 8℃的估计很可能偏高。  相似文献   
83.
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直接反映小城镇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文章对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的方法有益的探索,构建了一套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得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F,并通过比较分析探讨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从而达到定量衡量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目的。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的研究表明,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84.
陶诗言  廖洞贤 《气象学报》1954,25(4):233-251
自从第一次全国气象技术会议后,苏联的平流动力分析法已开始在国内各预告单位陆续应用起来.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工作同志在学习苏联的号召下,首先学习平流动力的理论部份,並以“锋生与高空变形场的改变、“气旋与反气旋的发生与发展”、“变压变高的平流动力理论与应用”等书为主要参考文件,同时,我们在日常天气讨论或预告工作中将学习所得的一些规则结合实况试用.  相似文献   
85.
青藏高原北部风火山活动断裂系及工程危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火山活动断裂系由风山北麓活动断裂、风火山活动断理解、二道沟活动断裂、二道沟南活动断裂所组成,其中发育不同方向、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活动断层。风火山北麓F24断层自22100a以来平均左旋走滑运动速度为4.07mm/a,二道沟F26-4断层自16300a以来平均左旋走滑运动速度为1.10mm/a,二道沟南F27,F27-1,F27-8断层在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平均左旋走滑运动速度分别为3.52,2.98,0.51mm/a,断层F26-4,F27,F27-1,F27-8尚存在0.12-0.51mm/a的垂直运动速度分量。沿风火山活动断裂系发育不均匀冻胀、冰丘、构造裂缝带和地震等地质灾害,对青藏铁路、青藏公路、输油管道等线路工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近 1 0年来地震科技合作在地下水碳同位素方面的基本研究成果。结合天山主要地震活动区 2 0 0余个水点的碳同位素观测资料 (其中乌鲁木齐地下水中碳同位素资料是第一次公布 ) ,分析了水中碳同位素的区域分布规律、来源及影响因素 ,探讨了碳同位素地震前兆异常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87.
分析了新疆乌鲁木齐 10号泉中强震源兆、场兆及强震 (群 )远场兆的特征 ,认为中强震源兆的表现是震前 1a~ 2 a,绝大多数主测项出现同步高值异常 ,临震前有转折或反向 ,震后异常由强到弱 ,直至消失 ;中强震场兆的表现是仅有少数测项出现场兆异常变化 ,异常以脉冲式短临突跳为主。强震 (群 )场兆的表现是少数映震效能较好的测项出现趋势性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88.
大别造山带北缘中生代地层格架厘定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大别山北麓陆相中生代地层发育 ,由于缺乏可靠生物化石证据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巨大分歧 ,这制约了造山带研究的深入。根据对发现的火山岩碎屑和 K- Ar同位素年代学数据 (10 3.6— 138.3Ma)研究 ,表明凤凰山组、周公山组和毛坦厂组同属于早白垩世 ,并且可能是同期异相产物 ;覆盖在毛坦厂组之上的黑石渡组亦为早白垩世。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同位素年龄数据和岩相对比 ,三尖辅组以中侏罗世为主 ,可能跨早、晚侏罗世 ,与防虎山组和圆筒山组为同期异相。已有的石榴石重矿物分析和孢粉研究支持上述结论。地层接触关系表明白大畈组为早白垩世火山岩。  相似文献   
89.
乌鲁木齐市城区隐伏断裂气体地球化学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  张元胜 《内陆地震》1999,13(2):143-152
利用气体地球化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区7条隐伏断裂的重点地段进行了11个剖面的定位探测。结果发现,断裂带中地球脱气现象十分强烈,而远离断裂脱气则迅速减弱。11个剖面中9个剖面的土壤气氡在断裂上方异常显著,6个剖面的土壤气汞对断裂反映明显。经过数据数据处理和对比分析,有6条隐伏断裂在地面延伸的位置得到了较精确的判定。应当指出,地下水和人为开挖等因素对城市隐伏断裂的气体地球化学探测有较明显的干扰。  相似文献   
90.
刀艳 《地质与勘探》2014,50(3):533-542
九顶山斑状花岗岩产于扬子板块西缘与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构造带东侧交会部位,是矿区内复式小杂岩体群中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岩体斑晶含量约占30%,主要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的黑云母、角闪石等组成;基质为中细粒的石英、斜长石和正长石等组成,副矿物主要有磷灰石和锆石等。斑状花岗岩中锆石U-Pb年龄为34.7±0.6 Ma,为喜马拉雅早中期(始新世)的产物。斑状花岗岩具有高钾富碱高铝的特征,属碱性-碱钙性,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大部分落入A型花岗岩区域。斑状花岗岩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a/Yb)N=28.90~42.28,负Eu异常(δEu=0.69~0.93)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U、Th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通过斑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图解判别等的综合研究,认为九顶山斑状花岗岩是壳幔混合成因,形成于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造山-造山期后拉张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