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基于层次分析的辽宁地区震情指标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宁及邻区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特点,结合1970年以来该区中强震震例,分辽南和辽蒙交界两个小区分别提炼了中强震预警判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辽宁地区基于时间尺度的地震震情指标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近年全国地震大形势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时空强演化图像及其相关参数的统计结果,并结合大陆周围附近地区强震活动对其内部的影响等客观现象,对大陆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研究预测。结果认为,中国大陆第五地震活跃期到2001年已经结束,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可能是中国大陆新的地震活跃期开始。  相似文献   
13.
傅承义先生早在1971年就提出"红肿"假说:"在一个较大地震(例如,Ms≥4.5)发生前,地壳上层在很大地区内部都已经起了变化,并不局限于岩层断裂的地区:断层不过是最后的爆发点而已.地震过程就象人身上长疮一样,在一大片红肿的地方,疮口的面积只占一个很小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琼海沿岸上升流及其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海洋水文调查和海洋站资料分析了海南岛琼海沿岸上升流及其与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升流发生在4~9月,6、7月最强,出现范围在18°30’~20°N,111°30’E以西近岸,其强度各年不一,1978年较弱。西南季风的作用是上升流产生的主要物理机制,估算的流速为4.51×10(-3)m/s。上升流位置大约在清澜渔汛的传统渔场作业区,该区竹鱼、鲐鱼、蓝圆等鱼类的渔获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遗传标记经历了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蛋白质标记及DNA标记的四个重要发展历程。纵观遗传学的发展历史,遗传学的发展推动了新型遗传标记的发展,每一种新型遗传标记的发现,均推进了遗传理论与技术的发展。19世纪后期,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利用7对形态学标记对杂种后代的不同个体依据性状表现进行归类分析,发现了著名的遗传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细胞学标记是指能明确显示遗传多态性的细胞学特征,如染色体形态、数目和结构在不同物种中的差异等,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来进行基因定位。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同工酶是一种可用于物种起源与进化研究、种质鉴定、分类等诸多领域的分子标记技术(Markert et al.,1959)20世纪后期以来,DNA分子标记技术不断涌现,相继建立了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en polymorphisis)、DNA指纹 (DNA fingerprint),RAPD (random anplified polymophism DNA), AFLP(amplified fragnent lengthen polynorphisn)、微卫星 DNA (microsate llite DNA).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n)等专门的技术,在生物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藻类学研究较晚,主要用于藻类的系统发生、地理分布、种群遗传、分类、亲本鉴定、杂种优势的鉴别及种质鉴定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巴彦淖尔市“8.16”局地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8月15-18日发生在巴彦淖尔市一次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降水前期,位于贝湖脊下深厚的“高压盖”将500hPa西南水汽和700hPa东南水汽拦截在河套南部,为暴雨产生聚集了水汽;(2)从孟加拉湾经四川伸向巴彦淖尔市的高能、高湿舌,为暴。雨形成输送了潜在的不稳定能量;(3)西伸副高与东移的贝湖高压脊叠加建立的东高西低环流背景,为强降水在暴雨区滞留起到了阻挡作用:(4)500hPa西来小槽推开“高压盖”后产生的辐合上升区和700hPa切变线叠加后,与200hPa高空急流出口处左侧辐散槽区在巴彦淖尔市上空叠置,是形成暴雨的动力抬升条件,也是产生本次暴雨的触发机制。高、中、低层中、小尺度切变、辐散、辐合流场垂直叠置,高能、高湿、强辐合、强上升区同时具备,是本次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116个资源型城市为分析对象,从路径依赖、脆弱性和路径创造三个方面分析资源型城市经济演化的特点与路径分异,引入计量模型考察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与转型的作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资源型城市的路径依赖水平北方较高,北方和内陆的脆弱性整体更高,路径创造水平由沿海向内陆递减。黑、晋、陕、甘和云、贵、川等地资源型城市的脆弱性较高,路径创造水平较低。②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可以划分为趋向锁定、趋向解锁、随机变化三种类型。③ 路径依赖、脆弱性和路径创造在不同宏观经济环境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和转型的作用不同,在宏观经济高速扩张时期,脆弱性有利于增长,路径创造能力强的城市反而增速较慢;而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路径依赖和脆弱性对增长的阻碍作用显现。④ 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水平深受人口规模、国有企业比例的影响,脆弱性水平主要和人口规模有关。采矿业比例会影响资源类产业的路径创造,而对外开放水平则影响非资源类产业的路径创造。北方、内陆和煤炭型城市更易于形成高路径依赖。⑤ 提高人口集聚规模,降低国有企业比例,是降低路径依赖、提高路径创造水平的关键,人口集聚和扩大对外开放则分别有利于脆弱性的下降和路径创造能力的提升,应针对不同区域、资源类型和演化路径的资源型城市,制定差异化和精准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1 INTRODUCTION The red alga Gracilaria belongs to Gracilari- aceae, Gigartinales, Florideophyceae, and includes over 100 recorded species, wildly distributing in tropical and temperate regions (Oliveira and Plastino, 1994), and is useful for producing val…  相似文献   
19.
砂岩侵入体的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砂岩侵入体是指深水沉积砂体受到外界的触发,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超压,致使上覆弱渗透性沉积物等围岩发生破裂,砂体以流化和液化的形式向周围沉积物产生侵入。砂岩侵入体的形成过程为形成超压、盖层破裂、产生液化和流化、发生侵入。差异压实、地震引发的液化、流体的加入和压力传递等多种因素都可以使砂岩中形成超压,当地层压力达到并超过破裂压力时,发生水力破裂,或地震引起上覆地层破裂,超压砂岩发生流化,侵入到低渗透围岩中。大量未固结的深水沉积砂岩、低-非渗透层的快速覆盖、形成超压的机制和触发事件是砂岩发生侵入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20.
基于钻孔剖面不同煤层的X-CT物性响应,分析了煤层物性及其在垂向序列上的非均质性特征。发现研究区3号、14号、23号、26号煤层的孔隙-裂隙较为发育,煤中孔隙呈星散状产出,裂隙不甚发育,且多被矿物充填。通过CT切片"顺层偏差"来定量表征煤层的非均质性,发现研究区含煤地层4个三级层序主煤层的CT偏差在垂向上呈单峰分布,以层序Ⅲ最大,指示其非均质性最强,同时也说明CT方法可用以定量表征煤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发现煤样CT偏差的垂向分布与海水进退旋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说明在海水进退控制下的成煤环境是影响煤层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