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90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面向模型的大比例尺制图综合框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模型综合作为制图综合的一部分 ,是通过改变地图内部目标关系的表达方式 ,使地图的表达更简单 ,进而使综合更方便。结合交互式制图综合软件AutoMap ,介绍了面向模型综合的系统设计框架和具体实现 ,并着重从地图目标的空间关系、几何属性和语义关系 3个方面来分析模型综合。  相似文献   
372.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代沉积演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维锋  高振中 《沉积学报》2000,18(4):534-538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代为一前陆坳陷,其内沉积了一套厚度巨大的冲积-湖泊碎屑沉积体,可识别出5种相类型、15种亚相及38种微相。坳陷呈北陡南缓的箕状,沉积体北厚南薄,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发生明显的错位。中生代,坳陷内湖泊经历了深陷-充填-变浅加宽的过程;三叠纪为深陷期,沉积区范围小;早、中侏罗世为充填期;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湖泊变浅加宽。气候变化总体趋势为:干旱-潮湿-干旱;早、中三叠世为干旱气候;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气候潮湿,煤系地层广泛发育;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气候转为干燥,沉积物皆呈红色  相似文献   
373.
从经济区位论角度出发,立足于实际考察、问卷调查和大量中外统计资料的分析基础上,以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华投资为例,研究了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区位行为、投资模式和企业的窨组织联系特征。  相似文献   
374.
便携式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SPECTROSCAN-U便携式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技术指标及特点;使用该仪器并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测定了水系沉积物及土壤样品中的11个元素,得到了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为野外现场测试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75.
从地电观测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认为系统误差的大小决定于装置系数K值、取样电阻RI及测量△V和VRI的准确度。在地电仪中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RI,采用“浮空”测量法及采用同一个动态范围大、线性度高的A/D转换器测量△V和VRI,可以减小地电阻率观测的系统误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浮空”测量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6.
2010年玉树7.1级地震诱发滑坡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玉树7.1级地震造成了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笔者在玉树灾区地震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结合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和航片影像数据,以目视解译为主,共提取了542处地震滑坡,并首次发现了11处古地震滑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玉树地震滑坡主要包括崩塌、狭义的滑坡和土溜等三种类型。其中地震崩塌占到了90%以上,按其物质成分可进一步划分为碎屑型崩塌、碎屑流型崩塌和岩崩等三类。地震滑坡的空间展布特征显示,该区80%以上的地震滑坡集中分布在以玉树活动断层为轴的长约95km、两侧宽2km的廊带区内,并与发震断层距离和宏观震中有很好的相关性,其高密度区与同震地表破裂的空间分段性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体现出典型的走滑型发震断层的控灾特点。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山体坡度、坡体形态、临空面高度和地层岩石与岩体完整度等因素对地震滑坡总体分布的影响。对古地震滑坡的初步研究发现,古地震滑坡的规模、期次和分布特征间接地反映出玉树断裂带在全新世期间曾发生过多次震级强度明显大于本次玉树7.1级地震的古地震事件,这为更深入探索玉树断裂带古地震事件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研究途径。此外,地震滑坡分布与地表破裂和极震区破坏程度之间的密切空间关系指示,地震滑坡也可以成为快速圈定宏观震中以及开展极震区地震烈度评价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77.
陈锁忠 《江苏地质》1999,23(1):40-44
以GIS为主控模块,选择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地下水运动模拟模型系统(GroundwaterModelingSystem简称GMS)和美国D.C.Helm等人开发的地面沉降模拟模型系统(Compac),进行苏锡常地区GIS与地下水运动模拟和地面沉降模拟模型系统集成分析和设计。从GIS、GMS和Compac概念模型供需要求,分析说明集成系统的特点和设计思路,且对集成系统的多种数据兼容性、数据分析处理及集成计算、结果可视化和构件化修改功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78.
长江口水下高分辨率微地貌及运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 1997年枯季和 1998年全流域特大洪水后期 ,用旁侧声纳、热敏式双频测深仪、差分GPS、2 4道浅地层剖面仪、声学悬沙浓度剖面仪、流速仪等对长江口区主航槽进行走航测量和定点探测 ,第一次获得了长江口大量细颗粒大尺度底形沙波三维实测图像、数据以及底形运动的连续时间序列可视图像和数据。对这些图像和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河口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过程、河口地形演变、大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港口航道的疏浚以及深水航道的稳定性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