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59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甲壳素和壳聚糖通过其羟基,氨基形成化学键吸附有机物或作为聚阳离子型电解质絮凝有机物。其化学改性物亦有吸附絮凝有机物的性质,在印染、食品、生活污水及饮用水处理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2.
郑文瑞  张国良 《吉林地质》1999,18(3):75-78,80
本文采用模糊逻辑推理方法对地下水位进行预测,收到较好的效果,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提高了预测精度,简化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3.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粉土的临界水力坡降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不同密实度粉土的临界水力坡降。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粉土的临界水力坡降与一般砂土有着较大差异,一般耗生土临界水力坡降icr=(ρ-ρw)/ρw,变化范围在0.8-1.5之产,而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粉土的临界水力坡降为9.5-16.5。同时对土体进行受力分析,考虑颗粒间的凝聚力,对以上结果产生的机理,工找出临界水力坡降与其物理性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4.
松潘-摩天岭地区金矿定位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潘-摩天岭地区是目前金矿找矿的重点地区之一。文章在广泛收集已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的基础上,基于GIS建立了该区的地学空间数据库。通过成矿条件分析,选取了六大类78个标志信息,利用“矿床位置预测系统”中的信息量计算法,圈出了信息总量异常区,再结合地质、矿产及化探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进行了金矿定位预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5.
对南海北部 ODP 114 8站采自孔深 4 6 5 m以上的 170 0个沉积物样品 ,测定了 Ca CO3含量、Ca CO3堆积速率、非钙质堆积速率、浮游有孔虫丰度、粗组分百分含量 (>6 3μm)、浮游有孔虫破壳率和底栖有孔虫在有孔虫全群中的百分含量。碳酸盐百分含量和碳酸盐堆积速率自 2 4 Ma以来的变化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但在 2 4 .0~ 15 .8、14 .2~ 11.6、10 .6~ 4 .8和 3.4~ 0 Ma四个时期具有高碳酸盐生产力 ,其中 10 .6~ 4 .8Ma的高生产力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早期的“生物勃发”相对应。非钙质和碳酸盐两者堆积速率变化趋势在总体上相似 ,反映了陆源物质输入对碳酸盐生产力的影响。 3.4 Ma后非钙质堆积速率的大幅度增长主要与青藏高原和台湾岛的隆起有关 ,它们也是上新世晚期和第四纪 Ca CO3百分含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2 4 Ma以来南海北部碳酸盐的保存逐渐变弱 ,而碳酸盐溶解作用逐渐增强 ,在 15 .8~ 14 .2、11.6~ 10 .6和 4 .8~ 3.4 Ma存在 3个显著的碳酸盐溶解事件 ,其中 11.6~ 10 .6 Ma的溶解事件与赤道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中—晚中新世“碳酸盐崩溃”事件相当 ,说明该事件具更广泛的全球影响  相似文献   
126.
河口海岸环境变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河口海岸是地球四大圈层交汇,能流和物流的重要聚散地带,中国入海河流众多,河流挟带泥沙每年达20亿t,占全世界入海泥沙的10%,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人类对水资源的开以及跨流域调水都能影响流域来水来沙,地下水超采也可以使河口海岸沉降,这些都影响着河口海岸的环境,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开发程度高,导致严重的环境变异,资源破坏,对区域持续发展造重大影响,特别是我国流域高强度开发对河口和邻近海域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开展河口海岸环境变异的研究,为解决国家目标和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7.
比重计法和吸液管法粒度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比重计法与传统的吸液管法分析试样在粒度组配曲线、定名、粘粒含量,不均匀系数、中值粒径等方面的差异,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但比重计法易受容器的大小形状的影响,如容器的有效深度过小,则会造成比重计法所测得的试样粘粒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   
128.
圆形重力式网箱阻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网箱模型试验 ,对周长 5 0 m,深 8m的 HDPE双管圆形重力式网箱 ,在不同配重、网片规格和流速条件下的阻力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 2 .5 kn的相对流速范围内 ,网箱的整体阻力在 75 0 0 kg以内 ;在网箱整体阻力中 ,框架及重锤阻力所占比重较小 ,而网箱箱体阻力占近90 %。不同重锤配重的网箱 ,其整体阻力与流速均呈幂函数关系 F=a Vb,网箱重锤配重增加 ,网箱阻力也随之增大 ,而重锤配重变化对网箱阻力的影响程度又随流速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9.
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流体流动与成藏机理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压实不均衡和生烃 ,特别是生气作用是可独立产生大规模超压的主要机制。根据超压顶面的几何形态、超压的发育机制、超压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演化 ,可将超压系统分为封隔型超压系统和动态超压系统 2类。超压流体的排放包含 2个层次 :从超压泥岩向邻近输导层的初次排放和从超压系统向上覆常压系统或相对低超压系统的二次排放。封隔型超压系统的流体排放主要通过周期性顶部封闭层破裂进行 ,动态超压系统的流体排放可能主要通过断裂或其它构造薄弱带、超压顶面隆起点和超压系统内构造高点处的水力破裂集中进行。超压盆地油气倾向于在静水压力系统富集 ,并具有幕式充注特征 ,但超压系统既可发育商业型油藏 ,也可形成大型气藏。  相似文献   
130.
兰坪-思茅盆地勐野井组钾盐矿床成矿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坪—思茅盆地是国内唯一发现古钾盐沉积的盆地。对云南兰坪—思茅盆地钾盐成矿背景作了总结与分析,指出中生代以来盆地经历了陆内裂谷形成到消亡、侏罗纪箕状断陷盆地发育、早白垩纪双断式断陷盆地发育、早白垩晚期干化成盐和后期挤压走滑几个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盐系地层沉积特征的分析,得到了盆地在成盐期(早白垩世晚期)构造活动强烈,由统一的湖盆解体为多个次级成盐盆地,盐类资源的沉积应该分属不同的沉积序列的认识。兰坪—思茅盆地成盐期构造背景分析对于了解该区蒸发岩矿床特征和成矿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