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6篇
  免费   3194篇
  国内免费   4301篇
测绘学   2032篇
大气科学   1763篇
地球物理   2634篇
地质学   7966篇
海洋学   2626篇
天文学   209篇
综合类   1014篇
自然地理   1697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712篇
  2021年   888篇
  2020年   765篇
  2019年   789篇
  2018年   815篇
  2017年   705篇
  2016年   712篇
  2015年   854篇
  2014年   799篇
  2013年   1035篇
  2012年   1158篇
  2011年   1125篇
  2010年   1121篇
  2009年   1003篇
  2008年   1102篇
  2007年   933篇
  2006年   883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485篇
  2002年   605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398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台湾及其邻海的重力特征与构造、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赤军  方剑 《台湾海峡》2001,20(1):101-109
分析认为,在台湾及其邻海的重力场中,具有短波长特征的空间重力异常受地形与海深所制约.玉山的200×10  相似文献   
72.
河口大型滩涂演化关系到航运通畅、生态保护以及近岸工程的安全性,是地貌学和工程界关注的热点。利用单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崇明东滩进行高精度监测,并结合近年来周围环境因素分析其冲淤格局。结果表明:(1) 2011?2017年间崇明东滩和北港北沙基本以淤积为主,北港北汊河槽中央局部形成?2 m心滩,?5 m等深线包络面积基本稳定,整体呈“长高不长大”的格局;(2)海洋来沙是其淤积的主要物源,汊道涨落潮时空分异而形成的两大环流是塑造此地形的主要原因;崇明东滩和北港北沙的淤积直接挤压北港北汊的发展,沙体淤积可能会引起未来两大沙体的并靠;(3)崇明东滩、北支南沿的滩涂整治工程是促进北支萎缩和崇明东滩淤积的重要因素,另外横沙通道落潮分流增加,青草沙围水工程改变了北港河槽的曲率,也有利于北港北沙的淤积。  相似文献   
73.
南海黄鲷性腺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常规的生物学调查方法并取黄鲷性腺做石蜡切片,用显微镜观察黄鲷的性腺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其结果表明,南海黄鲷精巢可分成6期,精巢5期的成熟度指数为1.62%~2.71%,平均值为1.99%.雌性生殖细胞可见5个时相,卵巢发育也相应分成6期,卵巢5期时的成熟度指数为8.90%~13.90%,平均值为9.45%.南海黄鲷的繁殖期在11月至翌年的4月,繁殖高峰在12月至3月,黄鲷的产卵类型属于在同一繁殖季节中多次产卵类型.本文还对黄鲷的雌雄同体现象、繁殖力、繁殖时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4.
考虑底摩擦的波浪折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考虑底摩擦的折射模式计算了浅水中波高和波向分布。作为一个例子,根据不同的摩擦系数和不同的边界条件计算了一种简单海底地形的折射系数、衰减系数和折射角,所得结果与不考虑底摩擦的折射模式结果进行比较,发展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表明在浅水中底摩擦对波高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5.
Marine biological choruses observed in Xiamen harbour from August 1981 to October 1982 lasted for a few hours each time during the neap tide in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in both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ith molt energy at frequencies between 700 Hz and 1.6 kHz and spectral peaks mainly at 800 Hz, 1 kHz and 1.25 kHz. During choruses, noise spectrum levels rose up to 46 dB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noise in the sea Mate 0. The statistics of occurrence of the evening choruses indicate that they might be fairly widespread in and near shallow waters of the region. Sources of such choruses are likely to be attributed to Johnnius belengerii and Collichthys lucidut of the family Sciaenidae.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手术切除的37例胃癌患者的离体标本的自体荧光光谱检测,显示308nm,337nm激发光谱均呈双主峰结构,双主峰的比值均能区分胃癌与正常胃壁(P<0.001).分别用308nm,337nm激发荧光光谱单因素分析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86.8%,86.4%和80.1%,72.1%,67.5%.对308nm及337nm激发荧光光谱双因素分析,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4%,92.1%,91.9%,其诊断正确符合率明显高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研究表明,以308nm及337nm双波长激发检测胃壁浆膜,双因素判别算法可较好地区分胃癌,这种方法有望成为手术中快速识别胃癌在胃壁的浸润范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
魁蚶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序列测定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魁蚶(Scapharcabroughtonii)是蚶科贝类的一种大型经济种类,主要分布于我国、日本和朝鲜半岛及俄罗斯东南部沿海。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和山东沿海,生活在3~50m(多为20~30m)水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但但有有关关其其自自然然群群体体的的遗遗传传变变异异及及群群体体间间遗遗传传分分化化等等方方面面的的研研究究不不多多 ;;同同时时,,作作者者和和日日本本研研究究者者发发现现,,中中国国、、韩韩国国和和日日本本魁魁蚶蚶群群体体在在形形态态和…  相似文献   
78.
长江冲淡水区细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解细菌在长江口冲淡水区生态系营养动力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于1997年10月10日至20日,1998年5月14日至6月1日在观测海区以及在绿华山海域设置大水体围隔生态系实验装置进行细菌生产力的现场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秋季观测海区平均细菌生产力(C)为(1.44±1.30)μg/(dm3·h),高值出现在测区中部的A3,B3和C3站.春季测区表层细菌生产力(2.43±1.22)μg/(dm3·h)高于底层(1.01±0.43)μg/(dm3·h),高值出现在测区中部的A3和B断面诸站.秋、春季平均细菌生产力相当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23%.秋季和春季表层细菌数量分别为(5.22×108±0.88×108)个/dm3和(1.97×108±1.10×108)个/dm3.1998年5月18日至6月1日在围隔实验点的自然海区中细菌生产力变幅范围为0.13~5.79μg/(dm3·h),平均值为(2.47±1.60)μg/(dm3·h).围隔装置内加可溶性磷(PO43-)实验,春季细菌生产力由1.28μg/(dm3·h)增长至32.20μg/(dm3·h),其增长幅度低于秋季1.43~43.47μg/(dm3·h).油污染实验中细菌生产力由6.61μg/(dm3·h)增长至37.97μg/(dm3·h),呈逐日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9.
SHI  Qing-zeng 《中国海洋工程》2002,16(4):561-568
The effect of the cone spacing of a conieal structure on the ice force is studied by model experiments. The ice force reduction coefficient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expr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ce force and the arrangement of cones. The experiments prove that the mode of the ice failure before the boundary of upward-downward bending cone (UDBC) is crushing. A conclusion can also be drawn from the experiments that the ice force on the boundary of UDBC is by far less than that on a vertical pile with the same diameter. Moreover, the ice force frequencies on upright and inve-rted cones are obtained under the field condition of the platform JZ20-2,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terna-tion of the ice force on UDBC can hardly induce resonance of platform JZ20-2.  相似文献   
80.
To study ice-induced vibration of a compliant conical structure,a series of model tests were performed from 2004 to 2005.In the tests,the ice sheet before the compliant conical structure was found to fail in two-time breaking.From 2005 to 2006,this type of ice failure was studied through more groups of tests.The tests show that two-time breaking is the typical failure of ice before steep conical structures,and is controlled by other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such as ice speed and the angle of the c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