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498篇
测绘学   225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880篇
海洋学   30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Shizishan ore-field is a nonferrous and noble metal ore-field which is most rich in copper and gold.There are many typ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minerals of the deposits.The homogeneous temperatures and the salinitie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s have wide ranges,whil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existed together and their homogeneous temperatures are almost identical in the same mineralization stage,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ore-forming process has great relation with the fluid boiling.The gas and liquid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the carbon,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show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of copper-gold deposits hav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tendency,which reflects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mainly came from the magmatism.The stratigraphic component and the meteoric water may mix in ore- forming fluids in the later mineralization stages.Furthermore,with the fall of the ore-forming temperature the ratios of water and rock decreas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fluid inclusions indicate that CH4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separating copper and gold in the ore-form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在非结构网格水流数值计算,将各变量储存在三角单元外心进行离散,从而避免了由于非结构网格的非正交性而使用各种校正方法所带来的校正误差.采用Rhie-Chow的动量插值思想推导出基于SIMPLE意义下的水位校正方程,并详细给出了水位校正方程的离散形式.动量方程采用数值性能优良的幂率格式.计算结果成功地模拟出丁坝上、下游涡的特征量及流场情况,与水槽试验的资料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93.
对弯段温差剪切分层流的断面环流微细结构与掺混强度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选取45°、90°、1 80°三种不同弯曲度水槽,探求了密度分层流从明显分层到强混合状态下断面环流结构的演变过程,发现了明显分层与强混合两种不同状态下3个环流结构的区别,捕捉到了从分层态向混合态转捩过程中临界情况下四环流结构存在的现象,揭示了明显分层与强混合状态不同断面环流结构的根本机理;同时也对不同弯曲强度情况下掺混强度的沿程变化规律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碘化钾-甲基异丁基甲酮(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银、镉和铊的主要条件。通过对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路控制系统及雾化器的改进,较大地改善了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银、镉和铊的稳定性和灵敏度。选择萃取酸度为1.2mol/L HCl、水相和有机相体积配比为3:1~4:1,方法精密度(RSD,n=12)为Ag4.5%~9.6%、Cd1.5%~7.9%、T14.5%~5.4%,检出限(3s)为Ag0.004μg/g、Cd0.007μg/g、T10.011μg/g,符合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及质量监控要求。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密码组合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5.
云南大坪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坪金矿床是哀牢山金矿带上的超大型金多金属共生矿床.矿体为赋存于闪长岩体内部近平行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薄脉.矿床地质、流体包襄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中、新生代的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至少可分为燕山期石英-黄铁矿和喜山早期石英-方铅矿两期;早期形成金矿化,晚期形成铅和银矿化并伴生金矿化;二者叠加于同一容矿空间,形成多期叠加的复式铅、锌、银、金共生矿床.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的来源一致,各成矿期流体均是以深源流体为主的壳-幔混合流体,但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是相对独立的成矿流体体系.矿床成因属中-高温热液硫化物-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996.
洞庭湖区澧阳平原有全国最密集、文化序列最清楚的史前遗址,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过程的重要地区。该区的文化层不仅蕴含了考古文物资料,而且赋存了大量的古代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信息,其地球化学记录为解读人地关系提供了一把钥匙。通过对21处遗址114件不同时代的文化层及其生土层、表土层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文化层的常量元素更多地反映了自然环境的状况,新石器中期以后的文化层的微量元素则反映了人类活动的特征。不同时期文化层的元素组合反映了不同自然与文化阶段的古代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特征,据其地球化学综合指标的分类可获得关于文化和环境演化统一性和阶段性的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997.
得耳布尔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耳布尔银铅锌矿床位于额尔古纳成矿带得耳布尔干成矿亚带,产于陆相火山岩分布区,与次火山岩关系密切,矿体受断层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断裂构造、热液蚀变、铁帽、物化探异常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8.
A new species of Huaxiapterus: H. benxiensis sp. nov. is erected based on the new specimen. The diagnostic characters of Huaxiapterus benxiensis are well-developed premaxillary crest and parietal spine, the crest and spine parallel and extending posterodorsally, and a shallow groove present on the dorsal surface of the anterior portion of the mandibular symphysis. The different skull morphologies of Chinese tapejarid pterosaurs indicate that they are much more diverse than the previous thought.  相似文献   
999.
酸雨观测和报表预审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幸筱炯 《贵州气象》2007,31(3):45-45
酸雨观测和报表预审中忽视的一些小问题,常常影响资料的准确性,提出杜绝这些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小波变换由于其良好的时频分离特性以及接近人类视觉系统的多分辨分析,在SAR图像的去噪和复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经典小波变换不具备平移不变性,且得到的高频分量的方向非常有限。复数小波变换是一种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更多方向选择性且能够完全重构的双数正交小波变换,在图像去噪方面表现出更强的性能。建立了复数小波变换分解与重构的过程,并对分解后的实部和虚部图像的高频部分分别进行局部非线性软阈值法滤波。实验结果显示,复数小波变换较小波变换不仅滤除了更多的噪声,而且得到的图像边缘更加平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