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449篇
海洋学   7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С?????????????????????????С?????????????????????????????????????????????????????????????????????????????????Ч????  相似文献   
62.
This paper extends Leovy's theory on Venus’ equatorial superrotation by analytically examining additional terms in the mean zonal momentum equation that stably balances the momentum source of pumping by thermal tides. The general analytical solution is applied to the atmospheres of both Venus and Saturn's moon Titan. The main results are: (i) Venus’ equatorial superrotation of 118 m s−1 results primarily from a balance between the momentum source of pumping by thermal tides and the momentum sink of meridional advection of wind shear by horizontal branches of the Hadley circulation; (ii) no solution is found for Titan's stratospheric equatorial superrotation centered at the 1-hPa level; (iii) however, if the main solar radiation absorption layer in Titan's stratosphere is lifted from 1 hPa (∼185 km) to 0.1 hPa (∼288 km), an equatorial superrotation of ∼110 m s−1 centered at 0.1-hPa could be maintained. Titan's equatorial superrotation results mainly from a balance between the momentum source of tidal pumping and the momentum sink of frictional drag.  相似文献   
63.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遥感影像特征提取与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而长期的开垦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坡耕地表面出现大量的侵蚀沟。侵蚀沟的识别是土壤侵蚀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遥感技术在侵蚀沟的识别中应用广泛,但自动化程度不高。针对特定地物影像的识别,如何选取最能够有效描述该地物的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构建了耕地和侵蚀沟遥感影像的训练样本集,基于样本集分别提取了由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组成的浅层特征、SIFT特征经编码后得到的中层特征,以及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深层特征;再基于不同层次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分类器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识别出含有侵蚀沟的遥感影像,形成了一套针对侵蚀沟的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为东北黑土区的耕地保护提供有力支持。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中层特征的识别精度最高,为98.5%,但该特征需要人工设计,自动化程度有限;而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可自动提取深层特征,其识别精度达到了95.5%,同时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满足侵蚀沟影像的识别的需求。  相似文献   
64.
基于无砟轨道基床表层水力损伤病害产生机制,提出一种在基床表层上设置聚氨酯碎石防水联结层的水力损伤控制措施。通过建立级配碎石组(J-0)、透水型聚氨酯碎石组(J-5)及致密型聚氨酯碎石组(J-10)3组试验模型,研究聚氨酯碎石防水联结层的静动力特性、疲劳特性与防水特性。结果表明:静力加卸载作用下,J-10残余应变为2.6×10–6,最大位移约为1.0 mm,与下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层变形适应性良好,耗能效果明显,在列车动力荷载水平作用下,可减小基床表层动变形与动应力幅值,增大动应力扩散范围;在长期动力循环荷载作用下,J-0与J-5在注水后结构层动力响应显著增大,而J-10动力响应在加载次数1~2万次后基本保持稳定;试验过程中J-10能够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层,而J-0与J-5水分不断下渗,引起级配碎石细颗粒损失。研究成果对整治多雨地区无砟轨道基床表层水力损伤病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开展陈化污泥渗透特性研究对于填埋库污泥脱水减量作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选取了8种不同陈化条件下的污泥,开展了压缩排水试验,测定了陈化污泥上清液中可溶性有机物含量和类型,以及陈化污泥聚合体粒径分布与滤液的Zeta电位,并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研究了陈化污泥各物理化学特性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上清液中可溶性有机物含量的减少、相对腐质化程度的增高与滤液Zeta电位绝对值的增大,陈化污泥的可渗透性增大。同时,当陈化污泥聚合体趋于稳定和粒径增大时,包裹在聚合体中的有机物不易释放到上清液中,陈化污泥可渗透性增大。另外,由于陈化环境的影响,陈化污泥总有机含量变化与上清液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缺乏一致性,依据陈化污泥有机质含量判断渗透性会造成错误。最后,建立了陈化污泥比阻的影响模型,对于预处理过程中如何改善陈化污泥渗透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6.
试论新疆成矿体系与时空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探讨了成矿体系的内涵,在以往研究成果和编制1∶1 500 000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床成矿系列图的基础上,根据先时间、后空间、再成因的总体思路,完善了新疆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段成矿体系,初步构建了各时段成矿体系的时空演化模式,总结出5个时段成矿体系的特点是:前寒武纪为基底陆壳的形成与发展各具特色的成矿体系;早古生代板块体制早期发育具中亚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晚古生代板块体制晚期发育具中亚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中生代新疆北部发育板内西域成矿特色的成矿体系和新疆南部发育特提斯成矿域特色的成矿体系;新生代发育板内西域成矿特色的大陆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67.
中国的板块构造区划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传入中国,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并应用于相关的地质工作中。在新一代地质志的研究中,以板块学说为主导,已经成为共识。从板块构造来认识,板块的组成包括其核心及边缘。其核心为克拉通,由稳定的陆块组成;边缘包含了不同的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边缘在后期板块汇聚的过程中,常由汇聚或碰撞等不同方式而成为不同的造山带。板块之间具有不同形式的汇聚带,其中主要是地壳对接消减带。在地球发展历史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板块构造格局常有很大的变化。因此,本文以古生代的构造格架为主,探讨对中国大陆进行板块构造区划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并对全国的区划提出了一个初步方案。此方案将全国划分为7个I级单元(板块),30个II级单元(克拉通和造山带)以及103个III级单元。  相似文献   
68.
结合郑州南站连接线明挖隧道(拔桩区间)拟拔桩基直径大、桩长的特点,对桩体受力特征和拔桩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拔桩过程中桩周土破坏模式和桩体自身的抗拉强度分析计算,选取有效的减阻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良好效果。最后总结出大直径深层钻孔灌注桩拔除工程中桩身局部扩大、桩侧摩阻力过大和断桩等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9.
针对网格环境下导航地图数据的共享与管理问题,文章提出以多级分区空间索引目录结构为基础的对等导航服务网格体系结构:分析了对等导航服务网格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基于Globus Toolkit设计实现了对等导航应用服务网格实验平台,提供了全国范围的地图浏览、定位监控、路径分析等服务。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能为位置服务应用提供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70.
Knowledge of the camera trajectory, which may be determined from the motions between consecutive frames of a video clip, can be used to register images for constructing image mosaics. We discuss a mosaic-based positioning framework for building photo-mosaics and concurrently utilizing them for improved positioning. In this approach, the mosaic is directly exploited in bounding the accumulation of position errors as we integrate the incremental motions of the camera. It is also shown that two earlier closed-form solutions for the estimation of motion directly from spatio-temporal image gradients, as for most gradient-based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linear(ized) image motion constraint equations, are corrupted with systematic biases. These can be reduced significantly by incorporating the higher-order terms. We propose recursive methods to solve the new nonlinear constraint equations, and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solutions in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with synthetic and re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