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8篇
  免费   2013篇
  国内免费   2960篇
测绘学   1433篇
大气科学   1416篇
地球物理   1818篇
地质学   4774篇
海洋学   1498篇
天文学   199篇
综合类   715篇
自然地理   1038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577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548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518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585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754篇
  2010年   780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66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1934年   2篇
  1928年   3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The Xiashu Loess, in comparison to the well-studied loess sequences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LP),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studying East Asian monsoon variations from a southern China perspective. Here we present a study of the iron oxide mineralogy of the Xiashu Loess using integrated geochemical and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DRS) measurements as well as magnetic data.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e iron oxide (Fed) to total iron (Fet) ratio (Fed/Fet), hematite (Hm) to goethite (Gt) ratio (Hm/Gt) and saturation isotherm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SIRM) t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χ) ratio (SIRM/χ) all indicate particularly strong summer monsoon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paleosols PS5 and PS4 (equivalent to Marine Isotope Stage 13 and 11, respectively). However,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Fed/Fet are not consistently reliable indicators of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for the whole sect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multi-proxy approach can give a more reliable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reconstruction. The summer monsoon shows a cooling trend and a declining of precipitation from 0.5 to ~0.3 Ma, after which it becomes warmer and wetter towards the top of paleosol PS1 (equivalent to MIS 5). However, PS1 was formed under a relatively cooler temperature and wetter soil conditions in comparison to PS5 and PS4. Such supra-orbital variations i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superimposed on the effects of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in southern China are also reflected in the 0.4–0.5 Ma cycle of marine carbon isotopes in the global ocean, possibly indicating a strong link between terrestrial weathering and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相似文献   
992.
围绕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开发与运用,介绍了基于数字矿山技术体系进行煤矿瓦斯监测、分析、显示、智能预警及救灾等方面的主要思路、关键技术、系统功能及应用效果.实践表明,瓦斯涌出量及突出动力现象的发生,受地质、地应力和开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瓦斯突出预测所涉及的数据具有多源性、时空性、强变化等特征,GI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空间信息技术在煤矿瓦斯监测与预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能对煤矿瓦斯监测与智能预警研究产生重大变革,构建数字矿山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93.
地下通道(包括隧道、巷道等)是一类重要的构筑物,重构其3维几何模型对于构建数字化操作平台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给定一个初始3维几何模型的条件下,利用地下通道影像上的线特征,通过人工交互方式获取相机的外方位元素及确定通道最终3维几何模型的参数,然后利用单视几何原理,通过反投影像点坐标即可计算得到详细准确的地下通道3维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简捷有效,可以在实践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94.
惠民凹陷孔店期盆地原型格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评价惠民凹陷古近系孔店组的油气资源,研究盆地原型格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首先对盆地的构造演化进行分析,发现受构造演化的影响,孔店组不同时期的厚度(或残留厚度)在凹陷不同部位有所不同,导致主力烃源岩生烃条件发生变化;孔店期原型盆地为北断南超的伸展半地堑,盆地长轴方向整体为近东西向,主要的控制性断层是凹陷北部的边界断层-滋镇断层和阳信断层;通过计算盆地的残余厚度和剥蚀厚度,恢复了原型盆地的厚度,孔二亚段地层向南部斜坡带超覆,发育3个沉降中心,分别位于滋镇和临南洼陷东北部及阳信洼陷,孔一亚段沉积具有继承性,但北东向的滋镇、阳信断层对地层的控制更为明显;沉积中心迁移的结果显示:孔二亚期-孔一亚期沉积中心迁移,对在滋镇和临南洼陷内孔店组地层油气成藏及阳信断层下降盘的储层中成藏有利,但孔一亚期-沙四亚期沉积中心的迁移,对油气在孔一-沙四段储层中成藏不利.  相似文献   
995.
球面菱形格网因其几何结构简单、方向一致、径向对称等特性,在空间操作和数据集成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纬线环法”构建了球面四元三角剖分模型,分析了该方法带来的格网单元面积变形及其位置分布,发现该模型的三角单元面积变形具有“锯齿状”分布特征,即相邻的上下两个格网单元总是一大一小交替分布,而且变形方向一致。据此通过合并上下两个相邻三角形格网单元,构建了一种近似等面积的菱形剖分模型。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其他球面菱形格网生成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格网单元方向一致(长轴沿南北向分布);同时,格网单元的面积变形更小、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996.
对于多站点架设获取的地面三维扫描点云数据进行空间坐标体系的统一配准处理,是实现地表三维模型构建数据预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围绕地面三维扫描点云数据的配准精度问题,结合试验仪器在数据采集扫描设置中的不同模式,分别设计实施了基于一定扫描重叠度的独立站点采集匹配模式,基于站点GPS坐标控制的采集匹配模式,以及基于全站仪实测站点坐标的后视法采集匹配模式等3种试验方案,开展了针对不同扫描方案下所获取点云数据的配准处理方法解析与精度对比分析。不同方案应用于具有条带状试验测区的点云数据采集与数据配准处理结果表明,相对于独立站点数据采集匹配模式,后两种数据采集模式,即采用基于仪器GPS站点坐标的扫描匹配方案和基于全站仪站点坐标的后视法方案,由于克服了与全局坐标系转换困难和对标靶的依赖等问题,而具有较高的数据采集与匹配效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研究试验成果可为同类型仪器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外业数据采集和点云配准提供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针对一种基于地面激光扫描技术的高压线塔倾斜度监测方法,分析了利用水平分层的点云面片中心偏移量计算高压塔倾斜度的算法原理,以及该算法的误差来源。研究表明,利用水平截面法监测出线塔倾斜误差量主要与线塔的倾斜量及上下非对称特性有关。经过公式推导,建立了主倾斜剖面上的倾斜误差改正模型,并开发了专用的点云数据处理软件。结合山西开采沉陷区的倾斜高压线塔实例,利用本法计算了线塔的倾斜值,并将结果与特征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算法和数据处理程序的有效性和精度。本文内容对利用激光扫描技术监测烟囱、高塔等上小下大的非对称高耸结构的倾斜量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星载激光光斑影像质心自动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光斑影像的质心提取是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获得精确的激光指向角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灰度重心法、高斯拟合法以及椭圆拟合法3种常用的质心提取方法,在比较其优缺点之后结合高斯曲面拟合法和椭圆拟合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阈值的椭圆拟合方法,针对仿真数据进行试验,有较好的精度结果。采用GLAS(geoscience laser altimeter system)的实际激光光斑影像LPA(laser profile array)数据进行试验,发现LPA光斑质心位置变化周期约为1.5 h,幅度最大可达2~3个像素,对应激光指向角变化约9",说明在轨监视激光质心位置变化对于提高激光指向角测量精度非常必要。相关结论可为后续国产卫星激光测高仪足印影像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跨比例尺新旧居民地目标变化分析与决策树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利燕  张新长  林鸿  杨敏 《测绘学报》2018,47(3):403-412
变化分析与探测是跨比例尺地图数据更新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时间维上地理实体时空演化引起的地图目标变化,甚至将地图目标变化等同于地理实体真实变化,忽略了尺度维上由地图综合导致的表达变化。本文以居民地数据为例,从表层形式和深层缘由对跨比例尺新旧地图数据间的目标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领域的决策树方法构建变化信息识别模型。该模型的目标是判别时态变化和表达变化两种类型,从而提取用于更新小比例尺地图数据的真正变化信息。结合广州市多比例尺地图数据库更新任务及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设计的变化探测模型可以达到90%以上的整体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赵民  张会  唐鹏  邱文彬  蒋爱亲 《北京测绘》2018,32(6):658-661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本文结合实际项目,对低空无人机搭载小相幅单反相机使用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技术,对同一测区规划南北航线和交叉航线,采用稀少像控布设方案,使用Pix4D Mapper软件空三加密,得出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与像控点分布和数量的关系。最后通过对检查点的精度分析,得出使用无人机搭载差分GPS快速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方法的可行性结论,这对于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应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