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2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826篇
测绘学   425篇
大气科学   383篇
地球物理   458篇
地质学   1540篇
海洋学   374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209篇
自然地理   45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51.
我国1978~2004年生态足迹需求与供给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用实证方法进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算与分析。在静点测算基础上,对我国20多年来的生态足迹供给与需求进行了动态测算与分析。通过Eviews软件分析了生态足迹与GDP、POP(人口)的线性关系。利用分析结果和变量之间的估计方程可以判断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952.
钟华明  童劲松  夏军  鲁如魁 《安徽地质》2006,16(4):247-251,261
潜花岗班岩为火山颈相,其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2±0.2Ma。岩石具有富Al、Th和LREE特征,Eu负异常不明显,表明不是由基性浆演化而成,而是由加厚陆壳底部熔融形成的。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记录和火山岩组合特征,潜花岗斑岩形成于大陆拉张环境。潜花岗斑岩年龄的确定制约了新生代沉积地层的年代,同时也为藏北地区陆内拉张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3.
西藏羌塘北部松西地区分布有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以高Al、K和低Fe、Mg组分为特征,ANKC值平均1.16,大于1.1,属典型的过铝质花岗岩类。CaO/Na2O在0.257~0.516之间,平均0.386,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是泥质岩局部熔融所形成的。40Ar-39Ar年龄为101.42Ma±0.18Ma,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它的出现标志着班公湖-怒江结合带闭合后继续向北发生陆内俯冲,是后碰撞构造环境形成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954.
MODIS监测雾的方法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根据云雾及下垫面在可见光、长波红外和中红外波段的反射及辐射特性差异,结合MODIS资料,得出不同的波谱廓线并进行波谱分析。利用分析结果给出多通道综合阈值法监测大雾的流程,并用此方法进行了个例分析。结果表明:MODIS资料在雾监测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潜力;中红外通道在雾监测上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955.
以碳酸钙共沉淀卤水中的痕量Cu、Pb、Zn,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对试剂的加入量、富集时间、酸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选择了最佳的共沉淀条件。方法已用于卤水分析,加标回收率为Cu94.0%~97.6%、Pb94.0%。102%、Zn93.4%-102%。对卤水样品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Cu0.49%、Pb0.79%、Zn1.85%。  相似文献   
956.
消解炉消解-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机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用经典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的原理,建立了消解炉消解-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机质的方法。实验选择消解温度为180—200℃,消解时间为10—15min。方法用于大批量区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有机质的分析,测试值与标准值相符。对国家土壤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方法精密度(RSD,n=8)为1.93%~7.96%。  相似文献   
957.
在北羌塘三岔口一带采获丰富的腕足类:汉伯矮正形贝及比较种Nanorthis cf.hamburgensis(Walcott).建立了早奥陶世岩石地层单位--三岔口组,是羌塘地区目前有化石控制的最低层位.中、晚泥盆世拉竹龙组与下伏志留系、奥陶系不整合接触关系的进一步确定,证明了羌北-昌都板块与扬子板块的亲缘性,为羌北-昌都板块属性的确定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58.
1 INTRODUCTIONThe past few years have seen work on themaintenance and decaying mechanisms of tropicalcyclones (TCs) over land. Statistic study has been onthe landfall frequency and location of TCs and theirmaintenance, decaying, transition, intensification anddissipation for the past 32 years[1] and that (1) thedeeper water accumulates on land,the more favorableit would be for the maintenance of low pressures andvast lakes,and the surface of large rivers and large-sized reservoirs can sl…  相似文献   
959.
东秦岭岩石层的地电模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结果,东秦岭河南叶县-湖北南漳地区的岩石层由4个电性单元组成,其中华北地块南缘为相对高温的低阻区;秦岭北部为低温的高阻异常区;南秦岭为高温的低阻区,岩石层平均厚度仅80km,南秦岭的南部推覆到扬子地块之上达40-50km;扬子地块为相对低温的中等电阻率区,岩石层厚度150-200km.利用秦岭地区地壳上地幔岩石样品高温高压条件下电阻率的测定结果推断了各单元岩石层内电性层可能的岩石组成类型,并建立了剖面通过地区岩石层的地电模型.  相似文献   
960.
瞬变电磁系统探测海底电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在海洋工程与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应用前景的海洋瞬变电磁法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高导海水中探测海底电导率的电磁感应理论,研制了共轴水平磁偶极-偶极装置(HRHR)的瞬变探测系统和解释软件.经东海海域实地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证实了瞬变电磁探测的有效性和方法优势.目前,它可作为海底地质填图的主要手段.经拓展后可用于海底分层和基底深度的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