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关于星—星跟踪与地面跟踪的联合定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航天器测轨问题,由天基网部分地代替地基网是目前航天测控的一个发展趋势,现已实现的利用全球导航系统(GPS)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对低轨用户星的测轨手段就是如此。本文将阐述另一种类型的测轨模型和具体定轨方法,即一个中低轨卫星星座中的卫星与地面站的组合对星座中其它卫星进行定轨。  相似文献   
82.
在分析潮汐通道地区水下滑坡的区域环境的基础上 ,对水下滑坡的分类、结构特征、发育规模和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本区内的滑坡依据形态特征可以划分为整体性滑坡和破碎性滑坡两类 ,整体性滑坡占绝对优势。多数滑坡具有曲线型滑动面和多级性的特征 ,且绝大多数滑坡发生在全新统中。与陆坡和陆架的其它地区相比 ,因受通道空间的限制 ,研究区滑坡的发育规模相对较小 ,具有与陆上滑坡相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83.
ZCY系列钻进参数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CY系列钻进参数监测系统是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钻探工艺相结合的高科技成果,它可同时检测、记录10个钻进参数。简要介绍了这一系统组成、功能、参数检测方法、信号转换及副屏电路、软件编制和生产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4.
金成矿多样性与矿床谱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成矿多样性在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时代和矿化类型上非常明显,这种多样性具有规律性变化,并在成矿时间、空间及矿床成因等方面构成了矿床谱系.进一步研究金成矿多样性和矿床谱系对阐明金成矿规律、指导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和粮食总产量的时间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粮食播种面积、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与粮食总产、土地利用集约度与粮食单产等三个方面。针对上述影响进一步探讨了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土地利用分区,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取向和制定粮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根据已有的勘探资料,利用气体地球化学、煤岩有机化学、煤变质程度和构造演化史等分析手段,对新集矿区煤层气的生成条件、保存演化史及保存条件等煤储层特征,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在此基础上,选用水力压裂增产强化措施,采用先进的压裂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在示范区取得了国内同等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产气量最大,稳产时间最长的成果。   相似文献   
87.
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潘瑜春  钟耳顺  梁军 《地理研究》2003,22(2):237-244
随着GIS应用的深入发展,以文件管理空间数据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GIS应用的需要,而空间数据库技术正是为解决GIS应用的企业化和社会化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是当前GIS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空间数据对象、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实现,研究了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系统在空间数据共享、海量数据管理、大范围查询检索、分布式空间数据处理与维护、地籍制图、数据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实现,通过具体应用系统建设,提出了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8.
成都平原中西部近40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成都平原中西部5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温度和日照资料,分析了成都平原中西部降水、温度和日照的分布规律、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得出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准4年的振动周期;1990年以来大部分地区存在降水减少,气温升高,日照减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89.
实施CO2补集与地质封存是目前降低大气中CO2含量、减轻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在所能利用的封存方式中,CO2矿化封存最为安全、稳定。在能实施矿化封存的岩石介质中,玄武岩封存潜力巨大,且岩石溶解反应过程是矿化沉淀过程的基础;因此,研究玄武岩溶解反应速率十分必要。在构成玄武岩的单一矿物与缓冲溶剂的反应速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不同温度下玄武岩样品在超临界CO2水溶液中的溶解速率模型,并通过室内实验,利用采自山东省临朐县的玄武岩岩心样品,在45~100 ℃、10 MPa条件下,与超临界CO2-纯水反应,并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模型中相关参数。同时利用57 ℃、72 ℃、92 ℃ 3个温度下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CO2地质封存条件下玄武岩溶解速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90.
A new theropod dinosaur, Shidaisaurus jinae gen. et sp. nov., has been described on the basis of an incomplete skeleton. The specimen was found near the base of the Upper Lufeng Formation (early Middle Jurassic) in Yunnan, China. It is the first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Yunnan. Shidaisaurus jinae is distinguishable from other Jurassic theropods by certain features from the braincase, axis, and pelvic girdle. The absence of any pleurocoels in the axis or in any anterior dorsal vertebrae suggests that the new Lufeng theropod is relatively primitive and more plesiomorphic than most of the Middle to Late Jurassic theropods from China. Most Chinese taxa of Jurassic theropod dinosaurs have not been well described; a further detailed study will be necessary for us to determine thei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 Shidaisaurus jin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