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32.
渤海西部海域新生代盖层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渤海西部海域新生代盖层发育情况与油气富集密切相关。利用渤西地区丰富的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取心分析化验资料等对研究区新生代盖层发育特征、封闭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东二段下部、明下段下部及明下段上部3套区域泥质岩盖层,东二段下部区域泥岩盖层相比于明下段两套区域泥岩盖层具有单层泥岩厚度大、色暗、质纯、高泥地比、横向分布稳定及更高成岩阶段等特点,东二段下部泥岩盖层封闭性好于明下段泥岩盖层;东二段下部区域泥岩盖层控制了油气在凹陷区域深部沙河街组、东营组的聚集成藏并决定了油气朝沙垒田古隆起上倾方向运移,明化镇组下段区域"终极盖层"与断裂共同作用控制了整个渤西地区新近系的油气富集程度;提出了"周边凹陷东二下区域泥岩盖层底面构造脊输导体系"、"凸起斜坡及内部明下段泥岩盖层、断裂‘耦合’油气输导体系"两种区域盖层控制下的油气输导模式。   相似文献   
33.
论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灾害经济损失的认识、损失评估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区分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差异,阐述了间接损失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评估同等重要、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得到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评估结果既是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提高防灾减损的管理水平。灾害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是有效改进评估方法并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4.
Given the second radial derivative Vr r ( P ) |S of the Earth’s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V ( P ) on the surface S corresponding to the satellite altitude, by using the fictitious compress recovery method, a fictitious regular harmonic field rrVr r( P )* and a fictitious second radial gradient field Vr *r ( P) in the domain outside an inner sphere K i can be determined,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al field Vr r( P )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Earth. Vr *r ( P)could be further expressed as a uniformly convergent expansion series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inner sphere, because rrVr r( P )* could be expressed as a uniformly convergent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series due to its regularity and harmony in that domain. In another aspect, the fictitious field V * ( P) defined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inner sphere,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al field V ( P ) in the domain outside the Earth, could be also expressed as a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series. Then, the harmonic coefficients contained in the series expressing V * ( P) can be determined, and consequently the real field V ( P ) is recovered. Preliminary simulation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second radial gradient field Vr r( P ) could be recovered based only on the second radial derivative Vr r ( P )| S given on the satellite boundary. Concerning the final recovery of the potential field V ( P ) based only on the boundary value Vr r ( P )|S, the simulation tests are still in process.  相似文献   
35.
粤东靖海湾海岸地貌动力演变及其工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人为工程的影响,相对稳定的岬湾海岸地貌常经历显著的动态调整。本文以粤东靖海湾典型岬湾海岸为例,运用Mc Laren模型、波浪动力场数值模拟、等深线对比、冲淤计算等多种方法,从海岸地貌动力学角度,对人为岬角工程前后岬湾海岸地貌动力过程和冲淤演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海岸地貌动力系统内常存在负反馈机制以维持系统的稳定。岬角工程后上岬角防波堤沿SSW延伸,ESE和E向浪经过防波堤时发生绕射,波能削减,湾顶动力减弱,海滩沉积物从下岬角向湾顶反向运移;2)海滩的蚀积状态在工程前后发生了转换,工程前遮蔽段侵蚀、开敞段堆积;工程后遮蔽段堆积、开敞段侵蚀;3)海湾水下地形对岬角工程的响应敏感,工程后海湾水下地形冲淤剧烈。  相似文献   
36.
巴江岩溶流域水文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溶地区因其多相且不规则的复杂流态使得其水循环模拟及预测较为困难。以石林巴江流域为研究区,将流域内水文气象站点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利用MIKE-SHE模型来模拟巴江流域水文过程,该模型对于蒸散发及不饱和带的模拟较为详细。并使用黄家庄水文站2000~2005年的实测日径流量进行率定与验证。结果表明,验证期总水量基本保持平衡,nash-sutcliffe系数为0.84,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短时间内的水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降雨量为关键变量,且其空间分布的差异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7.
淮河流域旱涝灾害致灾气候阈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淮河流域内1959—2008年110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结合流域1978—2008年农作物旱涝灾害受灾面积数据,基于降水致灾因子与农作物承灾体受损程度等研究,提出旱、涝致灾气候阈值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旱涝灾害发生的时空特征,确定淮河流域合理的旱涝致灾气候阈值区间并建立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 致灾气候阈值可通过计算发生旱涝事件时间段累积降水量除以1959—2008年相应时段累积降水量的平均值来定义,得到的旱、涝致灾气候阈值在不同尺度下对旱、涝灾害事件均有较好地稳定反映,可满足研究区旱、涝事件分析需求;② 洪涝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存在一致的变化趋势,而干旱致灾气候阈值与农作物受灾面积相关系数高达0.96,构建了基于干旱致灾气候阈值的农作物受灾面积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8.
基于多源卫星测高数据的新一代全球平均海面高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精度高分辨率平均海面高模型是研究海洋动力环境变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多源多代卫星测高数据,包括Geosat/GM、Geosat/ERM、ERS-1/168、ERS-2、Envisat-1、T/P和Jason-1数据,采用统一精密的模型或方法对各项地球物理改正和传播介质误差进行了改进或重新计算,然后以T/P和Jason-1两种数据的共线平差作为参考基准,通过发展的全组合交叉点整体平差方法大幅度削弱了径向轨道误差和时变海面高影响,经比较后优选了最小二乘配置格网化方法,以EGM2008高阶重力场模型由移去-恢复方法得到了全球纬度80°S~82°N范围内海域2′×2′平均海平面高模型WHU2009。与国际上较常用的CLS01平均海平面高模型及实测2年平均Jason-1比较表明WHU2009模型整体精度优于CLS01模型。  相似文献   
39.
李倩  闫正涛  许映军 《地理科学》2023,43(1):163-172
基于1951—2020年中国南方12个省(市、区)258个气象站的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日数据,提取低温雨雪冰冻事件及其过程负积温、累积降水量及日最大降水量等指标,表征不同重现期下(5 a、10 a、30 a、50 a)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危险性分布,再依据交通线路数据评估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发生次数较多地区集中在海拔较高的贵州、湖北、安徽、江苏等。平均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呈条带状,高值区边界较清晰,其中持续时间较长的区域在贵州和湖南。50 a一遇下的低温、雨雪、冰冻的负积温最低值为-78.2℃,累积降水量最大值为83.2 mm,日降水量最大值为38.9 mm。湖北、湖南、贵州、安徽及江西等地危险性较高,上述高危险区均存在高风险路段。  相似文献   
40.
回顾了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与最新的卫星重力计划,评述了地球重力场模型解算的最新理论和方法,总结了地球重力场模型序列建立取得的成果,重点讨论了地球重力场模型在测绘学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