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为全面了解相山火山盆地主要岩石物性特征,为该区非震物探方法综合解释提供依据,于2014—2016年系统收集、整理和测量了相山盆地70多口钻孔的岩石样本,并先后多次在全盆开展野外岩矿石取样和物性实测。在统计、分析和对比岩矿石密度、磁化率、电阻率等参数的基础上,获取了盆内几大类岩石的密度、磁化率和电阻率特征,并探讨了该地区岩石物性分布情况,这些物性数据为盆内实施的非震物探方法的反演和解译提供了物性基础。  相似文献   
52.
相山铀矿田为我国主要铀矿资源基地之一,随着多种地球物理工作在该地区的开展,对岩矿石物性的研究,特别是对接近自然赋存状态下的岩石物性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文章以相山铀矿田杏树下地区科学深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岩心密度、磁化率、电阻率、极化率等物性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该区主要岩性的上述物性参数值,结果表明,杏树下科学深钻中碎斑流纹岩表现出低密度、高磁化率、高电阻率、中极化率的特点;流纹英安岩表现出中密度、中高磁化率、中低电阻率值、高极化率的特点;凝灰岩则表现出密度范围大、低磁、低电阻率、低极化率的特点;泥岩、粉砂岩是高密度、低磁化率、低阻、低极化率的特点;板岩是高密度、低磁化率、高电阻率、中极化率的特征。上述物性参数结果为后续在该地区开展电磁、磁法及重力勘探提供了物性基础。  相似文献   
53.
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5年12月在南京市郊进行雾的外场综合试验,观测得到20—21日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边界层廓线、雾滴谱等,分析此次典型雾过程的天气背景和边界层结构特征,探讨雾爆发性增强的原因。结果表明:雨后地表及近地层高湿环境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南京冬季冷高压控制下稳定的天气层结,以及夜间的辐射冷却作用,极有利于辐射雾的产生。而雾的爆发性增强,主要和降温与增湿有关。晴天夜间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增强引起的强降温,日出后地面的强蒸发作用使得近地表水汽增多,都可直接引起雾的爆发性变浓。强的贴地逆温层的形成是雾爆发性增强的关键,易于近地面水汽的积累。而超低空急流的产生,有利于加速逆温层的贴地增强。  相似文献   
54.
南京冬季平流雾微物理结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Vaisala系留气球低空探测系统、自动气象站和雾滴谱光谱探测仪(FM100)等,对2006年12月24—27日南京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出现的罕见浓雾过程进行了综合探测。结果表明,此次雾过程属于典型的平流雾,雾的发展及消亡过程主要受冷暖平流的影响。此次雾过程可分为生成、发展、维持和消亡阶段,期间的平均数密度为123.58-661.24个.cm^-3,平均直径为3.12-7.33μm,平均含水量为0.016-0.137 g.m^-3,最大直径为20.28-50.00μm。在生成发展阶段,雾滴谱逐渐上抬、拓宽,谱型由单峰逐步向双峰、三峰转化。单峰峰值直径为2μm,双峰2μm、16μm;三峰期间分别为2μm、16μm和23μm。在维持阶段,滴谱存在周期性振荡。雾滴谱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5.
一次罕见的辐射-平流雾研究(I)——生消物理过程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2006年12月份在南京市郊进行了雾的综合外场观测.本文通过对12月24-27日持续4 d的大雾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南京市郊雾生消过程中宏观物理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这次大雾为辐射平流雾,其边界层温、湿结构特征与以往研究的辐射雾存在明显的不同;大雾维持时间久,尤其是强浓雾天气(能见度<50 m)持续时间长达约37 h;逆温深厚,雾层厚,雾顶高,多在450 m以上.研究表明:逆温层深厚、大气层结稳定、风向风速适宜,暖湿气流的不断补充,是这次大雾长时间稳定维持且雾顶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塔克拉玛干沙漠膜地地下水质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利用高矿化度地下水灌溉造成沙质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是塔克拉玛干沙膜腹地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主导限制因素之一。据1992年与1994年塔克拉玛干沙膜地满参与中三点2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认为:在灌溉水的适宜应用条件下,利用矿化度为4g/L-5g/L的地下水灌溉种植瓜果蔬菜和固沙植物是能够成功的;生长季风土壤含盐量<0.1%。  相似文献   
57.
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Lg尾波的Q值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0个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台站和5个全球地震台网(GSN)台站所记录的785个浅源地震的宽带垂直分量, 被用来研究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Lg尾波的衰减特性. 首先运用叠加谱比法对各记录进行处理, 得到与各路径相对应的椭圆内Lg尾波的Q0 (1 Hz处的Q值)和频率相关因子η的平均值. 进一步应用反投影技术, 得到Lg尾波的Q0值和η值的成像图及其误差分布. 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范围内, Q0在200~500的范围内变化. 最低的Q0发生在滇藏地区; 最高的Q0发生在西伯利亚地台的南端. η值的变化范围在0.3~0.8之间. 对于所研究的大部分地区, η值呈现出与Q0值的反向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58.
金昌市尾矿沙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丛自立 《中国沙漠》1997,17(3):317-321
金昌市是我国镍铜的主要生产基地,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尾矿沙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在分析了金昌市尾矿沙漠化土地形成的条件及其现状之后,采用砾石覆盖与人工植被建立等综合治理方案,5年实践结果充分证实此方案的可行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59.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至今,已掀起了第三次浪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将推动测绘工程教育的改革。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出发,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测绘行业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影响,探讨了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前景。结合测绘工程高等教育的现状,分别从培养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创新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人工智能时代测绘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体系,为探索我国测绘工程高等教育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0.
痕量元素及其同位素采集、预处理和分析在海洋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认识全球环境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其浓度在这些过程中易受沾污。本文结合海水痕量元素CTD现场采集工作环境,工作拉力等特殊要求,先后跟缆绳设计、生产制造厂家进行缆绳相关技术讨论、确定缆绳各项技术指标。设计敷塑纤维通讯缆,并委托缆绳生产厂家加工出样缆两条。通过对样缆进行静态拉力试验验证缆绳自身工作拉力,并通过成分分析、浸出试验验证最大化减少缆绳对于海中溶解态痕量金属的沾污。该研究结果可提高采样过程的可靠性,保证数据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