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239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基于PC的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系统是使用C/S架构研发的用于接收地震预警消息的运行在个人电脑的客户端软件。在地震发生后,该系统从地震预警推送平台实时接收预警消息,并在客户端完成用户所在地地震预警时间提醒、预估地震影响程度(地震烈度)、历史事件回放等功能。该系统使用MVC设计模式,实现业务模型与界面表现层的低耦合,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用MQTT通讯协议实现与服务器的长连接,保证了消息推送的时效性。基于开源GIS架构的GeoTools组件更方便实现地图展示及空间属性查询。随着地震预警发布与接收系统的广泛应用,该系统也为其他行业地震预警接收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2.
利用湖北及周边地区数字地震台网2007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的地震观测波形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SAM系统分析方法,获得了该地区18个数字地震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结果。结果表明,湖北地区少部分地震存在S波分裂现象,18个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为NE、近NS方向,并无明显的第一优势偏振方向,说明该区台站应力场可能为区域构造背景应力环境与局部断裂诱导的各向异性综合效应;复杂的局部构造会影响剪切波分裂结果,造成偏振优势方向与主要活动断裂走向不一致或与区域主压应力相差较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463.
本文利用2008年我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机会,分析了夏季楚科奇海微微型、微型浮游植物和细菌丰度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它们与楚科奇海水团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北冰洋的其它海域相比,楚科奇海的微型浮游植物丰度相对较高(0.03~10.23×103 cells/mL),微微型浮游植物则大致相同(0.01~2.21×103 cells/mL),而浮游细菌丰度明显较高(0.21~9.61×106 cells/mL)。白令海陆架水与海冰融化混合水和阿纳德尔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同,夏季随着太平洋水入流水对楚科奇海的日益影响,其水体本身的群落结构可能被外来群落替代。  相似文献   
464.
极区海域海冰内部有机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极区海域海冰内部有机物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扼要阐述。内容涉及海冰内部溶解态有机物质(DOM)和颗粒态有机物质(POM)的产生、迁移和转化过程;海冰内部冰藻生化组分(糖类、脂类和胞外分泌物);海冰内部有机物质在调节初级生产力和异养生物活性之间的机理研究等,并提出了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65.
【目的】考察脉动气流掠过沸腾水面时,流动参数对水分蒸发效果的影响,探究脉动气流强化蒸发过程的机理。【方法】建立二维物理与数学模型,采用商用软件ANSYS FLUENT 14.5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正弦脉动气流掠过沸腾水面时水分的蒸发情况,分析一定蒸发时间内脉动气流的振幅、频率、气流速度以及温度对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相比于匀速气流,气流脉动时沸腾表面水分的相对蒸发量提高了约50%;脉动气流的相对振幅从0增加至1.0时,沸腾表面水分的相对蒸发量提高了约1.8倍;脉动气流的频率从0 Hz增加至110 Hz时,沸腾表面水分的相对蒸发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气流速度从4 m/s增加至10 m/s时,沸腾表面水分的相对蒸发量提高了约15.3倍;脉动气流的温度对沸腾表面水分蒸发的影响不明显;气流脉动时,水分蒸发速率呈周期性变化。【结论】脉动气流周期性地对水面水蒸气浓度边界层进行扰动,强化了水面的对流传质,从而促进了水分蒸发。  相似文献   
466.
高剑峰  凌洪飞  赵葵东 《地球学报》2005,26(Z1):203-204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太古代地球大气中缺氧,到2400~1800Ma的时候,大气中的氧含量有了巨大的增长,大气已经处于氧化环境(Canfied 等,2000;Kasting,2001)。然而海洋从还原状态转变到以氧化为主的时间还有很大的争论(Amold等,2004;Siebert 等,2005)。Mo 元素在氧化条件下主要呈稳定的溶解态 MoO42-形式存在,故在现代氧化海洋中 Mo 有很长的存留时间(0.8 Ma;Morford 等,1999),但在还原条件下特别是在有 H2S 存在的条件下,Mo 呈硫化物形式迅速沉淀。因此,Mo 元素能够很灵敏地反映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Emerson 等,1991;Crusius 等,1996;Helz等,1996;Morford 等,1999)。随着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Mo 同位素的分析精度可达0.2‰(Wieser等,2003;2005;Arnold 等,2004)。现代大洋海水的 Mo 具有均一的同位素组成,δ97Mo/95Mo 值为(1.56±0.13)‰。海洋沉积环境依据氧化还原状态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氧化部分、缺氧部分和还原部分。氧化部分的代表样品为铁锰结壳,铁锰结壳吸附的 Mo 的δ97Mo/95Mo 值为(-0.47±18)‰,与海水溶解的 Mo 同位素[(1.56±0.13)‰]之间存在稳定的、很大的同位素分馏;还原部分的代表为现在黑海沉积物,δ97Mo/95Mo 值为(1.28±0.42)‰,还原性沉积样品 Mo 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与还原程度有关,强还原条件下(存在游离 H2S),进入海水的 Mo 几乎全部沉淀,其 Mo 同位素组成与海水的相接近,弱还原条件下,沉积物与海水 Mo 同位素有一定的分馏。因此,可以用其来推测古海水 Mo 同位素的变化;缺氧环境的样品比较复杂,其δ97Mo/95Mo 同位素值约为介于海水值和大陆岩石样品值之间。在地质历史上某个时期,随着海洋的氧化δ97Mo/95Mo 值升高。虽然有研究者尝试用二元模型来研究中元古代的海洋(Arnold 等,2004),但是,目前 Mo 同位素的测试精度以及样品性质决定了仅仅使用 Mo 同位素进行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的研究还存在很大困难,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最近有研究者(Sibert 等,2005)在进行 Mo 同位素研究的同时,测定了样品的 Mo 含量,对于揭示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在太古代的黑色页岩等样品中,Mo 的含量范围 为(0.62~6.01)×10-6,但大多数样品都低于3.5×10-6,δ97Mo/95 Mo 值为(-0.14~+0.60)‰;早元古代的黑色页岩样品中 Mo 含量范围为(0.56~3.72)×10-6,δ97Mo/95 Mo 值为(-0.22~+0.40)‰;1700 Ma 的黑色页岩样品 Mo 含量突然增大到(42~52)×10-6,δ97Mo/95 Mo 值为(+0.4~+0.6)‰;1400 Ma 的黑色页岩样品中 Mo 含量为(11~60)×10-6,δ97Mo/95 Mo 值为(+0.3~+0.6)‰;现在黑海的海相页岩中的 Mo 含量为(1~127)×10-6,δ97Mo/95 Mo 值为(1.14±0.08)‰ 至 (1.52±0.23)‰ (Arnold 等,2004)。从以上 Mo 含量及同位素的分析可邮(图1),早元古代样品的 Mo 含量及同位素特征与太古代的样品类似,既没有 Mo 元素的富集,也没有产生明显的 Mo 同位素分馏,推测在早元古代的时候,海洋还基本处于还原状态,到1700Ma 左右时,由于空气已经处于氧化状态,所以大陆风化过程中,氧化态 Mo 开始大量进入海洋中,此时海洋也已经不是大面积处于还原状态,其中的 Mo 含量已经升高,可是局部沉积的黑色页岩提供充足的 Mo,因此此后沉积的黑色页岩中 Mo 的含量明显升高,当然,沉积速率也会影响黑色页岩 Mo 含量,但这是相对次级的因素;与此同时,海洋中开始出现铁锰氧化物等氧化性沉积物,它们携带轻 Mo 同位素从海水中沉淀出来,导致海水中的 Mo 同位素变重,δ97Mo/95 Mo 值升高,并且这种升高趋势持续今。由此,可以推断,大气氧化主要发生在1700Ma 以前,而海洋氧化似乎是一个从1700Ma 或1400Ma 至今的持续的过程。  相似文献   
467.
极地科学考察标准对规范极地调查、观测、监测等实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面梳理现行的与极地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基础上,根据极地科学考察工作的迫切需求,指出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标准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标准的统计和分析表明,现行的国家标准有6项,行业标准有10项,仅为海洋标准总数的3.4%,是自然资源标准总数的1.1%,且大多数为基础通用类标准,缺乏极地调查、观测、监测等技术类标准。根据自然资源领域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提出了极地科学考察标准的分类方法,初步构建了极地科学考察标准体系框架,提出了应尽快开展极地科学考察技术标准化建设、优先开展极地考察安全标准制定、探索极地科学考察国际标准研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8.
“实景三维”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具有实体化、三维化、语义化、结构化、全空间和人机兼容理解的特点。当前山东省在大力推进实景三维山东建设,目的是打造“数字山东”统一的空间底版和数字基底。本文研究提出了省级实景三维建设的技术路线和需突破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实景三维山东的典型特点,可为其他省份开展全省域实景三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69.
库水位骤降是引起库区岸坡失稳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分析库水位骤降条件下岸坡稳定性的变化,利用刚体极限平衡中条分法计算原理,对库水位骤降条件下的滑动力矩及抗滑力矩进行分析,以某抽水蓄能下水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SEEP-W中渗流模块,研究库水位骤降情况下岸坡渗流力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并依据SWOPE-W模块,对水位骤降条件下的岸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库水位的下降,岸坡稳定性系数总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增大的量值较小,最终稳定性系数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70.
1986年10月20~24月在列宁格勒市召开了全苏第五次水文代表会议,会议总结了第四次水文代表会议(1973年9月)以来,苏联在水文科学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方面所面临的水文科学问题,从而确定了苏联水文工作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