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弯曲河型与稳定江心洲河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晋仁  张仁 《地理研究》1991,10(2):68-75
结合天然河流及室内实验所反映的河型演变过程,本文讨论了弯曲河型与稳定江心洲河型之间的相似性,认为江心洲河型应属于弯曲型河流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水土流失动态评估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倪晋仁  李英奎 《地理学报》2001,56(5):611-621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水土流失的变化趋势,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影响水土流失方面的权重,并采用相关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指标定量反映针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影响,在此基础上,类比快速生物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通过参照点选择,参照组构建,参照组匹配,观测一期望比值(O/E比)计算等具体过程实现区域水土流失的动态评估,这一方法在安塞纸坊沟流域的应用表明,评估得到的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特征与研究区域的历史开放过程较为吻合,说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一方法不侧重于研究具体评价模型在不同区域和空间尺度应用时的精确性问题,而是关注区域水土流失相对于某参照条件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快速评估,以便提高不同区域数据及结构的重用性和可比性,节省评估和费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Petri网的模型与GIS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文  薛安  倪晋仁 《遥感学报》2001,5(3):166-170
以BP神经网络遥感分类模型为例,探讨了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问题,指出问题的实质是对象状态数据模型,对象模拟模型和对象分析处理模型的综合表达与处理,提出了建立在元数据和元模型基础上基于数据处理的流程的集成方案的一般结构,分析了Petri网的演泽形Derivation网的特点,设计了Derivation 网,提出了Derivation 网对元数据和元模型的管理方案以及Derivation 网内部校验方法,在此基础上以Derivation 网为核心,以元数据和元模型为接口,建立了基于数据处理流程的模型与GIS的集成方案。  相似文献   
14.
河型成因的各种理论及其间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倪晋仁  张仁 《地理学报》1991,46(3):366-372
本文较为系统地将河型成因的各种研究方法按其所依据的理论分类,并指出了各种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文中讨论了各种研究方法所具有的优缺点、各研究方法之间的互补作用以及各种研究方法在表面处理方式不同的背后所隐藏的使河流趋向某一极值状态(或稳定状态)的共同倾向,并据此指出了进一步研究河型成因问题时的侧重面。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冰成滑塌与塌陷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黄河是一条有着特殊水文、水动力、沉积环境及沉积物的河流。因此,它盛产特殊的沉积现象---冰成滑塌与塌陷构造便是其中之一。冰成滑塌与塌陷构造在黄河下游非常发育,它们主要发育在边、心滩上,有时天然堤上也有发育。它们的发育深刻地影响和改造了边、心滩的沉积景观。冰成滑塌构造是一种在沉积物从冰冻状态转向冰成状态发育的一种特殊构造,其运动学特点是以滑,即以水平运动为主,冰成滑塌构造多呈鳞片状或皱褶状。鳞片状者直径多在数十厘米;“鳞片”厚度多在十厘米左右,多由数个到十余个鳞片组成。其底界是冰冻界面;皱褶状者规模甚小,每一皱褶的宽度一般宽在一厘米以内,长十到二、三十厘 米,厚二、三厘米。多由数十个微型滑塌组合成一褶皱片。在天然堤内缘有一种特殊的冰成滑塌,它们使天然堤边缘呈阶步状或沟渠状,非常引人注目。冰成塌陷构造也是一种由冰层融化所形成的特殊构造,其运动学特点是“塌”,即以垂直运动为主。冰成塌陷构造多呈多角形坑洞状。直径多在数十厘米到一、二米,大者可达十余米,深度多在十余厘米。一般成群发育。  相似文献   
16.
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素空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侵蚀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受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为寻找流域上土壤侵蚀的主导影响因子,收集了黄河流域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数据,通过引入信息熵原理分析了各个影响因子与土壤侵蚀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黄河流域1:10万地图比例尺条件下.各因子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大小排序为:①水蚀区,加权降雨量>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沟壑密度;②风蚀区.地形起伏度>风蚀气候因子>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沟壑密度;③冻融区,沟壑密度>地形起伏度>气温变化率>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该研究在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之间建立了定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给出了影响黄河流域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的主导性因子,可为流域土壤侵蚀过程研究和水土保持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隶属度判别法在水土流失快速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隶属度判别法对水土流失快速评估方法进行改进。在GIS的支持下,选取标准参照区域对反映水土流失状况的表现因子--输沙模数进行聚类,建立标准参照组,计算由各个环境因子特征值决定的水土流失对标准参照组的隶属度;采用特尔菲法确定选取的环境因子对表现因子的影响权重向量;对待测区域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确定待测区域对标准参照组的隶属度矩阵和标准化隶属度向量;依据经验公式确定待测区域的输沙模数。以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为例进行了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小流域尺度上对输沙模数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较快的预测速度。  相似文献   
18.
深圳近海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0—2007年深圳近海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基础监测资料, 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两种评价方法, 对该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深圳近海海域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已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 除固戍近海外, 大部分海域基本上为II类沉积物, 其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 固戍近海>深圳湾中>深圳湾口>沙头角湾口。其中沉积物中Cu和Zn超标严重, 固戍近海沉积物中Cu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128.96mg.kg-1和199.40mg.kg-1, 为III类沉积物。研究还表明, 深圳近海海域基本上不存在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 7种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大小顺序为: Hg>Cd>Cu>As>Pb>Cr>Zn。  相似文献   
19.
风成沙纹数值模拟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罗昊  倪晋仁  李振山 《中国沙漠》2004,24(6):783-790
风成沙纹的数值模拟研究已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各家所采用的模拟方法及模拟结果存在不少差异。笔者从模型构建,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确定,算法设计以及模拟结果等方面对目前具代表性的六家沙纹数值模拟方法逐一进行了详细评述,最后提出了沙纹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上的冰成隆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黄河三角洲上发育了大量的冰成构造,非常引人注目,冰成隆丘便是其中的一种。冰成隆丘外观上呈丘状,以圆丘状者多见,少数呈长丘状、不规则台状、塔柱状、土堆状及火山状;规模不等,小者高数厘米,大者数十厘米,最大长度可达 1m以上;表面平滑或具有裂缝或有火山口状坑穴,或有大量豆状瘤状或根状构造。有的内部具有穹隆状层理,有的具有复杂的变形层理。冰成隆丘一般产在边、心滩上或河床上,共成因有三种:一是冰融水滴积;二是冰融陷拱隆;三是冰洞滴积。黄河特殊的水文、水动力及气侯条件使得冰层中有时含有 (大量 )泥砂或冰层之上被泥砂覆盖,当这些冰层融化时,其中或其上的泥砂便会随冰融水一道滴向地表,在地表的相应部位形成冰成隆丘;当冰层中有孔洞时,且其上又沉积了一层泥砂,那么当冰层溶化后,在孔洞的部位便会因拱隆而开成隆丘;如果边、心滩上的侵蚀坑穴中的冰层中心或其它部位有融化形成的孔洞或裂缝,那么冰层之中或之上的泥砂便会随冰融水一道沿孔洞或裂缝滴落到坑穴中,形成冰洞漏积隆丘冰成隆丘是一种暴露和低温 (± 0℃ )条件下的产物。其成因与黄河复杂的冰-水-泥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