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本文选取2018年7月31日(简称“7.31”暴雨)和2016年8月8日(简称“8.8”暴雨)两次东天山哈密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NCEP/NCAR的FNL资料(0.25°×0.25°)、中国地面卫星雷达三源融合逐小时降水产品、新疆地区常规观测资料、FY-2G卫星产品,通过对暴雨期间锋生函数计算诊断,证实了两次强降水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触发因子差异,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7.31”暴雨期间,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700 hPa暖舌沿副高南侧偏东急流向西北伸展,低层增暖增湿,暴雨区上空形成不稳定大气层结,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在700 hPa低空急流前生成,向东北方向移动和发展。“8.8”暴雨期间,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西,对流云团在对流层低层西南急流前生成向东北方向移动。(2)对流层低层暴雨区暖锋锋生是“7.31”暴雨中尺度对流云团的触发因子,云团初生阶段对流触发主要是锋生水平散度项和由垂直运动发展引起的倾斜项决定,成熟阶段暖锋锋生主要由锋生形变项和倾斜项所致。低空东南急流的维持加强利于锋面次级环流发展,是造成中尺度对流系统长时间维持的主要原因。(3)“8.8”暴雨对流云团由对流层低层弱冷锋触发。对流云团发展初始阶段,对流层低层冷锋锋生主要由水平辐散项决定;对流云团成熟阶段,对流层低层冷锋锋生主要由倾斜项决定。低层切变线长时间维持和加强利于低层冷锋进一步锋生,是造成中尺度对流系统长时间维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
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雷暴及闪电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雷达、地闪定位系统、电场观测等资料,结合天气观测记录,分析了北京及周边地区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雷暴及闪电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当日在分析区域内主要两种不同类型的雷暴天气,其中北京西北山区的雷暴多是局地的强对流引起,并产生了大量的地闪,而西南平原地区的雷暴多是系统雷暴,产生的地闪较少.北京城区的雷暴过程是由市区附近发展...  相似文献   
43.
藏北青南高原长期受风蚀影响,地表粗化现象明显。本研究系统采集该区东西向调查样带内表层(0~1 cm)与浅层(1~10 cm)土壤样品,通过粒度测定、构建能够表征土壤风蚀粗化程度的风蚀粗化指数(WECI),分析该区地表风蚀粗化特征。结果表明:藏北青南高原土壤中砾石、极粗砂、粗砂等粗颗粒组分在表层土壤中含量较浅层土壤有所增加,自西向东逐渐减少;黏土与粉砂等细颗粒组分相反,表层较浅层土壤中含量明显下降,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从样带东部的高寒草甸区到中部高寒草原区和西部高寒草原与荒漠草原过渡区,表层土壤环境敏感组分逐渐变粗,各区域平均风蚀粗化指数依次为1.05、1.47和1.77,地表风蚀粗化趋于加剧。现有文献常用的土壤粒度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粗化度是刻画土壤质地粗细程度的静态指标,无法衡量风蚀导致的地表颗粒组成变化,本文构建的风蚀粗化指数克服了上述不足,且具有风蚀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一次大雪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改善的EVAD技术,从影响系统、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及大气动力学角度,详细分析了2006年2月6日出现在华北地区的大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500hPa高空槽、850hPa“人”字型切变及地面气旋相配置是这次大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在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随着0.7~1.1km高度上中尺度逆切变的出现和4.8km高度上西南急流的建立并向低层扩展,风场辐合明显加强,辐合层加厚,从而为强降雪的出现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且中尺度逆切变和西南急流存在的时间与强降雪出现及维持的时间有很好的对应。另外冷锋过境时风场辐合再次加强使得较强降雪继续维持。同时用改善的E-VAD技术计算了降雪不同阶段的大气平均散度和平均垂直速度。结果表明:中尺度逆切变系统和冷锋的出现均对应着明显的辐合和上升,辐合和上升又促使强降雪出现和维持,因而从大气动力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中尺度逆切变和冷锋的存在及其与强降雪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5.
光栅Bragg地震检波器的传感特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石油地震勘探的瓶颈—检波器性能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光纤Bragg光栅(FBG)地震检波器,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并从理论上给出了检波器的响应函数等参数。由于FBG的传感优势,这种新型地震检波器动态范围可达94dB,灵敏度高,重量轻,造价低,是理想的新一代地震勘探信号采集单元。  相似文献   
46.
47.
讨论空间应用的一种面向问题的表达方法与实现机制。为解决空间应用的描述问题,在建立时空一体化空间数据模型基础上,定义了对SQL进行扩展的时空复合查询语言,实现了对空间应用问题的非过程化描述;研究复杂空间应用的表达问题,讨论时空复合查询语言的限制,并在语言中引入流机制,通过空间应用问题的组合实现更为复杂的空间应用,并支持空间数据分布式计算;最后给出若干空间应用实例及其面向问题的表达。  相似文献   
48.
科技产业化是科研院所科技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直接的方式,而有效的融资是科技产业化的必备条件。河南省的科研院所是河南省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文章在提出该省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化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科研院所科技产业化所需的融资环境,并提出了解决融资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9.
作为农户生计结构基础的生计资产状况是其拥有选择机会、采用生计策略和抵御生计风险的基础,也是获得积极生计成果的必要条件。准确量化农户生计资产可以从本源上对农户未来发展态势进行识别,对掌握农户的生计脆弱性、生计策略以及了解农户的生计现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地处西部山区的遵义市为研究区,釆用分层抽样方法与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法收集农户的生计资产属性和生计策略等相关数据,构建了农户生计资产指标评价体系,对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的生计资产特征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产总值差异较小,主要是因为不同类型生计资产的拥有结构上差异较大。(2)纯农户拥有较多的自然资产和物质资产,但其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较匮乏。(3)非农户和兼业户拥有较多的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但拥有的自然资产和物质资产较匮乏。  相似文献   
50.
探地雷达技术在环境,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洪星  茹瑞典 《江苏地质》1997,21(4):231-234
探地雷达利用高频,宽频带脉冲电磁波技术,在工程地质,地基勘查和环境保护,核废料堆放场选址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使用的效果,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