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台风Morakot(2009)暴雨中关键尺度位涡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对格点分析资料进行多尺度分解,诊断分析台风Morakot(2009)登陆福建省霞浦市过程中位涡的多尺度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尺度位涡正压项通量散度对位涡正压项局地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次台风登陆过程中位涡主要包含第4、5关键尺度(理论波长范围为96.4~160.67 km)动力扰动和第3、4关键尺度(理论波长范围为64.27~128.54 km)热力扰动的综合信息。由于关键尺度位涡正压项的强度大于斜压项,因而位涡主要体现了第4、5动力尺度垂直涡度与第3、4热力尺度广义位温垂直梯度的耦合作用。第4、5动力尺度西南扰动气流为台风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供应,在台风环流西北侧产生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为强对流系统的发生提供有利动力条件。第3、4热力尺度的广义位温扰动一方面增加降水区大气湿斜压性,另一方面在降水区低层形成位势不稳定,为强对流的发展提供潜在不稳定能量。位涡正压项方程强迫项的分析表明,关键尺度位涡正压项通量输送对位涡正压项局地变化有一定贡献,影响位势稳定度的变化。在台风登陆后,关键尺度位涡及位涡正压项通量散度都有所减小,使得垂直涡度和位势稳定度的变化趋缓。  相似文献   
82.
应用均生函数对单一的气象要素序列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试报与预测检验。实例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对短期气候预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均生函数模型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3.
为了揭示陕北黄土高原红枣种植区水热资源变化特征,给当地红枣产业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陕北黄土高原红枣种植区8个气象站1971-2019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及中等(RCP4.5)和高等(RCP8.5)排放气候情景下2021-2050年的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气温、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49 a,红枣种植区年和生长季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在1991年和1993年发生突变,存在44 a的周期变化。年和生长季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存在31 a左右的周期变化,未发生突变。2021-2050年,RCP4.5、RCP8.5两种情景模式下,年和生长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RCP8.5排放情景下升温更显著,年平均气温在2027年发生了突变。两种排放情景下,年和生长季平均气温存在31 a左右的周期变化。年和生长季降水量在RCP4.5排放情景下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在RCP8.5排放情景下呈不显著增加趋势;降水量没有发生突变现象。RCP4.5情景下,年和生长季降水存在23~31 a周期变化;RCP8.5情景下存在7 a的变化周期。陕北红枣种植区应积极适应气候变化,调整种植布局,选择适宜的红枣品种,促进陕北红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4.
平利县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西北名茶大县,其产业蓬勃的发展态势对茶叶生产气候可行性评价与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针对平利县1991—2020年的气候资源变化趋势与常见灾害发生风险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其茶叶生产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分析表明,平利县近30 a年平均气温14.9℃,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1℃,≥10℃积温为4 810.7℃·d,年日照时数为1 602.9 h,年降水量约930 mm,平均相对湿度在72.5%~83.3%之间,气候特征适宜茶叶生产,其热量资源与空气湿度有利于茶叶产量与品质形成。各项灾害中,早春霜冻害与秋季连阴雨灾害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平均每年发生1.9次和0.7次;由于冬季<-8℃极端低温出现频率增加,气温上升但日照时数显著减少,越冬冻害、阴雨寡照及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需注意冬春冻害与连阴雨灾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85.
刘璐  蒋进  宋春武 《干旱区地理》2018,41(3):564-571
在策勒绿洲-荒漠过渡带流动沙地对种植的梭梭幼苗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凋落物防护、固沙剂防护、防沙网防护和裸沙地,其中裸沙地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防护措施对梭梭幼苗生长状况及地表100 cm内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对恢复和重建绿洲-荒漠过渡带防护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初春采用滴灌一次性供水135 L·m-2,可以确保梭梭幼苗当年的生长需求。(2)不同防护措施下梭梭幼苗的株高、冠幅、基径、新枝长度均表现为:凋落物防护 > 固沙剂防护 > 防沙网防护 > 裸沙地,在生长末期凋落物防护下梭梭的株高、冠幅、基径、新枝长度分别达到115.7 cm、131.8 dm2、22.5 mm、73 cm。(3)不同防护措施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土壤含水率表现为:凋落物防护 > 固沙剂防护 > 防沙网防护 > 裸沙地,其中凋落物防护、固沙剂防护土壤含水率分别是裸沙地的1.31倍和1.16倍。因此,在极端干旱的绿洲-荒漠交错带,采用凋落物防护和固沙剂防护措施对提高沙地蓄水保墒能力和促进梭梭幼苗生长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6.
高影响天气事件公众关注度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罗慧  张雅斌  刘璐  李彩莲  姚东升  宁海文 《气象》2007,33(10):15-22
天气气候异常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开展气象风险评估迫在眉睫。基于模糊数学和信息扩散理论,把高影响天气事件作为气象风险源,综合应用12121气象信息服务电话拨打次数的信息,计算高影响天气事件的风险概率,以及社会公众对不同高影响天气事件关注度风险水平和关注人数。以西安市为例,分类分析2004—2006三年期间与公众生活关系密切的7类高影响天气事件:高温、热浪、桑拿、小雨、中雨、大到暴雨和雷暴,以此为风险源因子,挑选对应天气当日的12121信息电话拨打次数为统计样本,计算得出各类高影响天气事件发生的超越概率和风险关注度,计算出社会公众不同等级的关注度风险水平,这对提高社会公众对各种气象风险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判断公共气象服务影响力有指导意义。最后还给出了各类风险源的原始数据统计值与应用公式计算值的拟合对比,验证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7.
2015年3-10月,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猕猴桃种植代表县周至县九峰试验站,将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用于连续测定3棵树龄10年的猕猴桃树的树干液流速率,并对果园内的气象要素指标进行同步测定。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猕猴桃树蒸腾速率和日蒸腾耗水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各气象因子与日蒸腾量的关系并建立回归模型。整体和四种情况条件下,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特征基本一致,从08:00左右开始快速上升,10:00-14:00达到峰值。日照百分率≥60%时,猕猴桃蒸腾速率最高,且最早达到峰值。影响猕猴桃蒸腾耗水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空气温度、太阳净辐射和日照百分率,三种气象因子与蒸腾耗水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8.
江岭  王春  刘璐  李立权 《测绘通报》2016,(7):136-141
我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GIS)高等教育历时30多年快速发展,挑战与机遇、成果与问题一直并存。分析和认清发展现状是构筑绿色GIS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本文综合2015年GIS本科和研究生学位点数据,总结了GIS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了GIS高等教育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结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GIS高等教育已具备多元化、层次化和规模化特征,基本形成了以北京、江苏-湖北为两大全国中心,以北京、吉林、甘肃、江苏、湖北和四川为六大区域中心的空间格局,区域差异性显著;应从加强GIS专业建设监督和管理、调整GIS招生规模层次及注重GIS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提升GIS高等教育内涵和质量。  相似文献   
89.
设计了尺寸相似比为1:25的室内试验模型,对两组不同支护方式下预设滑面的边坡模型进行逐级水平推移式加载,对比分析了在横向荷载作用下抗滑桩及桩板式挡墙(后置式挡土板)两种支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考虑深层滑坡)。研究发现:边坡-支护结构系统的破坏明显分为3个阶段,即滑体土压密阶段、支护结构主要变形阶段及支护结构失效阶段;距桩顶14cm的同一水平位置桩后土压力传递效率较低,与距加载板位置远近成反比,呈指数变化规律;抗滑桩仍是两种支护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挡土板延长了模型破坏的主要变形阶段,加固效果显著;桩板支护结构较抗滑桩支护多承受一级荷载(0.5kN),承载力提高了14.29%;挡土板优化了桩后土压力的分布形式,使作用在整个桩背侧土压力合力的作用点更靠近锚固端,有利于抵抗桩身的挠曲变形。本研究可为这两种边坡支护结构形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pH值对肌球蛋白乳化稳定性及界面蛋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方法】设定2.0、5.0、7.0、11.0等4种pH值,通过pH偏移法探究其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肌球蛋白乳化性的影响,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罗非鱼肌球蛋白-大豆油乳液,分析不同pH值条件下罗非鱼肌球蛋白乳液的稳定性、界面蛋白组成及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pH为5.0时,肌球蛋白的乳化性最差,乳液粒径最大(P <0.05),Zeta-电位绝对值最小(P <0.05),界面蛋白α-螺旋含量最低,无规则卷曲含量最多,乳液在贮藏期内明显分层。调节pH值至2.0、7.0和11.0时,肌球蛋白的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增强,乳液贮藏7 d未分层。电泳结果显示,乳液体系中界面蛋白主要由肌球蛋白重链组成,pH 2.0和5.0时蛋白在界面发生交联聚集,而pH 7.0和11.0时蛋白在界面聚集少,与未经处理的肌球蛋白相比,乳液及界面吸附状态肌球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α-螺旋含量减少(P<0.05)。比较而言,pH 11.0条件下,肌球蛋白乳液粒径最小(P <0.05),界面蛋白分子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