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华北前寒武纪紫苏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82.
从压力—温度—时间(P-T-t)路径可以推演下部大陆地壳和区域麻粒岩地体形成和演化的构造环境,其受岩石学和地球物理方面条件所制约。区域麻粒岩的P-T条件要求有平均大于35℃km~(-1)的瞬时地热梯度。这意味着热流至少要达到100mWm~(-2)。这样高的热流可能起因于岩浆加热。符合这种条件的构造环境包括会聚板块边缘、大陆裂谷、热点以及深部大岩基的边缘。然而,一定的P-T-t路径并不从属于目前所能认识出的特定构造环境。顺时针  相似文献   
83.
84.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土层中微结核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土层是古土壤层,是长江河漫滩型沉积物,其形成经历多次沉积和成土过程.硬土层中的铁锰结核以菱铁矿、菱锰矿和褐铁矿为主,通过铁锰元素离子和矿物Eh-pH稳定关系分析,最有利于菱锰矿和菱铁矿结核生成的条件是:Eh<0且pH>8.成土期处于末次冰期低海面、气候寒冷干燥期,土壤的化学过程是以氧化作用为主,是褐铁矿等氧化性矿物形成时期;冰后期海相层的沉积覆盖使土壤层进入成岩阶段,土壤层的化学过程以还原作用为主,成岩过程是铁锰碳酸盐结核的主要生成期.  相似文献   
85.
本文在分析近代太阳热发电和海水温差热发电的优缺点后,用实测资料和理论两方面说明我国山东半岛南北的黄海海域常年存在低温的深层冷水团,夏季冷水团的温度约6~8℃,而且核心区历年稳定。在黄海冷水团的海面及其近海、近陆又是太阳能照射条件好的地区。因此建议用技术经济上较易实现的集热温度为100~300℃(本文称之为低中温low-moderato temperature)的太阳能集热器所收集的太阳热作热源,再以这些水域的深层冷水团作为冷源,采用恰当的低沸点流体(本文采用R-114)为工质,组成热力循环,联合用太阳热和深水温差热发电,就有可能克服原有的纯太阳热或纯温差热发电的缺点和困难。文中论述了这种联合电厂的优缺点,并以热力计算结果给以论证,了解它在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如此将地区能源作综合利用,使不同能源能扬长避短,联合发电和供热,则各能源可获得最有利的利用。  相似文献   
86.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陕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煤炭资源的低碳开发与利用势在必行。基于陕西五大煤田的5 000余组煤质数据,研究陕西省煤炭资源中煤焦油产率的变化规律为:陕北三叠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划分出3种富油煤类型:富油煤型、富油煤–高油煤型、富油煤–含油煤型。按照煤炭资源量计算办法,全省已经查明的煤炭资源中富油煤+高油煤资源量为1 550.33亿t,内蕴焦油资源量144.5亿t;预测出陕西省2 000 m以浅煤炭资源总量中富油煤+高油煤资源量为3 845亿t,内蕴焦油资源325亿t;并对富油煤资源控制程度进行划分。分析富油煤的成因机理,指出变质程度、沉积相及物质组成和埋藏条件等为富油煤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目前煤炭开发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一种富油煤原位地下热解多煤层协同开采的资源开发新思路。   相似文献   
87.
热液金红石U-Pb测年是确定金成矿时代的有效方法,然而金红石的多种成因限制了其在金成矿过程和年代学方面的应用。胶东夏甸金矿床中广泛发育多种类型的金红石,是鉴别金红石成因和厘定金成矿时代的理想选择。该矿床中的金红石呈簇状分布,与银金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辉钼矿等热液矿物共生,且发育交代结构,呈不规则环带状,表明其为热液成因。通过BSE和EPMA分析,识别出两种热液金红石:高W金红石(W含量1.672%~6.125%,平均3.48%)和低W金红石(W含量0.002%~0.788%,平均0.204%)。在金成矿期的早阶段,富钛或含钛矿物的分解或重新平衡导致了低W金红石的沉淀,而成矿主阶段热液流体携带难熔元素及部分高场强元素多次脉动式上涌,流体中的V3+、W6+、Fe3+、Cr3+和Nb5+等离子以2M3++W■6+3Ti4+为主要机制置换早阶段低W金红石中的Ti4+形成高W金红石。夏甸金矿床...  相似文献   
88.
选择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1995—2009年4—9月降水量、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最高水位值以及对应年份的年末耕地面积、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人口密度、产值密度8类指标作为自变量,损失率为因变量,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分类与回归树模型逐级提取出了造成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7月降水量、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9月降水量以及人口密度。同时确定了影响阈值,当农作物受灾面积不超过56.8×103hm2,且受灾人口少于158.2万人时,预测损失级别为1,属于微灾;而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81.1×103hm2,7月降水量少于343 mm,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大于94.5%时,预测损失级别为5,属极重灾。CART模型应用简单、结果客观,为洪涝灾害损失评估及预测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9.
玉树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玉树地区1957-2007年的逐月气温资料用气候均值和均方差方法计算了线性趋势系数,并采用蒙特卡洛显著性检验对玉树地区近50年来冬季、秋季、春季和夏季气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地区气温变化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秋季、春季气温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年平均气温以0.23℃/10年的速度升温,高于青海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线性趋势系数为0.16℃/10年。  相似文献   
90.
1999年出版了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它是反映中国自然、社会、历史、经济和文化系列国家地图集的一部分。该图集用中(2500册)英(1000册)文出版。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的工作在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编制的“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中就开始了。于1958年开始图集的设计工作。按设计要求,图集由四卷组成:即普通地图集、自然地图集、历史地图集、经济地图集。1965年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普通地图集没有全部完成,于1969年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