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558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谈成龙 《铀矿地质》2006,22(4):240-245
本文简要介绍了钒、硒、钼的地球化学性质。根据我国西北业已查实的3个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钒、硒、钼与铀的展布特征,认为,按已知铀矿床中铀与钒、硒、钼的存在及相互关系,试图用壤中钒、硒、钼测量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实施伴生元素找矿或进行“空间定位”的依据尚不足。  相似文献   
102.
阿尔泰塔尔浪地区出露一些斜长角闪岩和辉长岩。其中,斜长角闪岩为基性岩浆岩变质的产物,SiO_2含量为45.42%~52.96%,具有较高的Al_2O_3(13.14%~17.92%)、Fe_2O_3~T(9.08%~16.88%)和TiO_2(0.82%~3.23%)含量。斜长角闪岩样品稀土元素曲线比较平坦,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La/Yb_N=1.53~1.79),无明显的Nb和Ta亏损。通过野外产状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该斜长角闪岩形成于海山的构造环境。辉长岩SiO_2(46.96%~49.86%)含量稍低,TiO_2(0.38%~1.89%)变化较大,并富Al_2O_3(15.0%~20.81%)、CaO(10.13%~11.60%),具有中等至较高MgO含量(7.3%~8.3%)和相对较低的钾含量(K_2O=0.34%~1.03%),属亚碱性岩石系列(Na_2O>K_2O)。辉长岩呈现两种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一种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配分曲线比较平坦(La/Yb_N=1.10~1.67),具有轻微的Eu正异常(δEu=1.03~1.10);另一种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La/Yb_N=5.97~6.39)并具有正的Eu异常(δEu=1.31~1.44),反映其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斜长石堆晶的影响。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辉长岩具有明显的Ti、Nb和Ta负异常和Pb、Sr正异常,反映出明显的消减带岩浆特征。角闪石的~(40)Ar-~(39)Ar测年结果显示,辉长岩样品的坪年龄为266.9±6.1Ma,且年龄坪谱显示在其形成之后没有受到后期热事件的明显干扰,基本上反映了辉长岩的形成年龄。斜长角闪岩的~(40)Ar-~(39)Ar结果呈现出似马鞍型坪谱,其中最小的年龄坪(297.3±6.1Ma)可能反映了最近一期的变质事件,而且明显早于辉长岩的侵入。斜长角闪岩和辉长岩不同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组成表明二者可能代表了两期不同的基性岩浆活动。斜长角闪岩所具有的板内和消减带的复合特征表明其原岩可能是洋壳在俯冲消减过程中增生的海山残片,而辉长岩所具有消减带特征显示在二叠纪时期阿尔秦地区仍存在受俯冲作用影响的地幔源区。阿尔泰二叠纪岩浆活动无论在岩浆属性还是规模上都与泥盆和石炭纪的岩浆活动存在巨大差异,表明这两个时期的构造背景存在较大不同,可能反映阿尔泰正处于某种构造转换机制的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103.
新疆西天山阿希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关于矿床地质特征和流体成矿作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开展了热液成矿期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方解石和重晶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法和冷冻法测温,并对石英样品进行了气相色谱测量,对石英流体包裹体中的稀土和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矿床具有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特点,成矿流体总体上盐度很低,多数都集中于0.53~1.57wt%NaCl。成矿流体的主要成分为H_2O、CO_2和CH_4。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与容矿围岩具有继承性,流体中Cu、Ni、Co、Mo、Zn、Pb、V、Sb和Li等的含量较高,可能说明了Cu、Zn、Co、Ni、Bi和Ba等元素在水岩反应过程中更容易进入流体当中。石英流体包裹体中∑REE为13825×10~(-12)~149935×10~(-12),LREE/HREE为2.63~50.83,δEu为0.70~0.91,表现为Eu的弱亏损。成矿流体的REE配分型式与火山岩具有相同的Eu亏损和右倾配分曲线,表明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可能继承了早期火山岩的REE特征;但成矿流体的LREE/HREE值比火山岩大,前者的REE配分曲线比后者更加右陡倾斜,这可能与后期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入引起的成矿流体物质组分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4.
浅析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地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关系的学科.在其短短30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了环境地球化学与健康、环境地球化学与污染及环境地球化学与全球环境变化3个阶段的研究.由于它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和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目前还存在着学科交叉深度与广度的不够、化学物质动态监测不及时、与GIS的结合还不够等一些问题.但是,凭借其良好的发展势头,环境地球化学为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入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近日,广西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市召开全区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汇报会,要求今年11月底前完成市级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年底前完成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广西各地都摸清了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精心制定了工作方案,为顺利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以高精度、高效率、大范围的方式全面感知复杂场景,通过专业的数据采集设备和建模软件恢复三维场景,再进行量测。市场上的三维测图软件大部分是基于立面散点正交原理,不能有效地减弱人工立体测图产生的误差。本文提出一种加权最小二乘直线拟合优化倾斜摄影测量模型矢量化精度的方法,选取南昌市桑海管理委员会部分区域进行地形图数据采集和精度评定,试验表明,采用本文方法所建立的立体测图模型精度提高了2 cm。  相似文献   
108.
内蒙古李清地银铅锌矿区成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李清地银铅锌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大青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基底主要出露太古宇集宁岩群中深变质岩系,中生代叠加强烈的火山—岩浆作用,为多期叠加复合成矿作用地区。矿体主要分布在燕山期花岗岩与集宁岩群大理岩的外接触带上,岩浆沿断裂侵位,热液沿裂隙向围岩扩散并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导致铅锌银等沿断裂破碎带富集成有工业意义的矿体。在李清地一带圈出的甲类化探异常是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致异常,异常元素有Ag、Pb、W、As、Au、Bi、Hg、Sb、Zn等,元素组合复杂,具明显的浓度分带和浓集中心。这种多元素异常显示出在该区寻找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的潜力和充分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硼同位素在矿床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硼在自然界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1B和10B,常采用δ(11B)/10-3来表示不同地质体的同位素组成。由于硼同位素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分馏作用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岩浆-热液流体中的高活动性和化学性质稳定等方面的优势,使硼同位素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控制硼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因素是硼源。一般情况下,非海相的硼酸盐矿物和与之相关的电气石的δ(11B)值为负值,而在某些盐湖卤水和与海相环境有关的硼酸盐矿物的δ(11B)值则为正值。目前,硼同位素示踪主要应用于块状硫化物矿床、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矿床以及盐湖矿床的研究。随着硼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其在不同环境地质样品中分布特征的深入研究,硼同位素在解决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三叠纪嘉陵江期华蓥山同沉积断层的沉积、储层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断裂带在地质历史时期活动特点的认识,因多期次、不同活动性质的叠加改造而难以确定。以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为例,通过三叠纪嘉陵江期华蓥山断裂带两侧的沉积、储层的研究发现沉积、储层响应与断面倾向南东、东侧下降的观点矛盾。主要表现为:在非浅滩化的嘉三期,紧邻断裂带西北侧的下降盘地层异常增厚;浅滩化的嘉一晚期—嘉二1期,东南侧的泸州古隆起地区颗粒岩累计厚度较西北侧增厚;另外,断层东南侧的颗粒岩发育早期岩溶型储层,而在西北侧这类储层欠发育。结果表明在三叠纪嘉陵江期华蓥山断裂带的断面倾向北西,为西侧下降的同沉积正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